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簪挂
簪花挂彩。科举时代为中式者集体举行的一种仪式。 清 梁章钜 归田琐记·督学屡易:“盖自丁丑至己卯,三年之内,学使者凡四易,是时考试章程凌杂……有未簪挂而先録遗者。”
《骈字类编》:簪梳
岭表录异记:辟尘犀为妇人簪梳,尘埃不著发也。
《韵府拾遗 尤韵》:簪投
蔡襄秋海棠赋:既合簪投,终宜瓶隐。
《骈字类编》:簪稀
唐 杜甫 寄刘峡州伯华使君四十韵 凭久乌皮折,簪稀白帽棱。
《漢語大詞典》:凤犀簪(鳳犀簪)
妇女用的簪子。用犀牛角制成凤形,因称。 五代 和凝 《宫词》之三七:“香鸭烟轻爇水沉,云鬟閒坠凤犀簪。”
《骈字类编》:蝉簪(蝉簪)
王勃上绛州高长史书见鹊印下。
《漢語大詞典》:笔簪(筆簪)
犹簪笔。谓掌皇帝起居注的侍臣插笔于耳旁以备随时记事。 宋 赵抃 《过铁山铺寄交代吴龙图》诗:“三院笔簪曾对直, 两川 兵印復交承。”
《分类字锦》:设簪(设簪)
见上注。
唐书礼乐志:皇帝加元服,太尉前少左跪,设簪结缨。
分类:
《骈字类编》:铁簪(铁簪)
唐书汉阳公主传:时戚近争为奢诩事,主独以俭,常用铁簪画壁,记田租所入。
《分类字锦》:簪叶(簪叶)
高启 竹枝歌 大艑摊钱卖盐去,短钗簪叶负薪归。
分类:
《漢語大詞典》:簪轩(簪軒)
冠簪和轩车。喻显贵。 宋 范仲淹 《酬滕子京同年》诗:“欲歌兰雪归真隐,敢向簪轩竞急流。”
《骈字类编》:簪裘
《分类字锦》:取簪
淮南子:楚将子发好求伎道之士。楚有善为偷者,往见,子发礼之。后无几何,齐兴兵伐楚,子发将师以当之,兵三却。于是市偷夜解齐将军之帱帐而献之。子发因使人归之。明又复往取其枕,明日,又复往取其簪。齐师大骇,乃还师而去。
分类:
《分类字锦》:加簪
北史周高祖纪:宣政元年三月甲戌,初服常冠,以皂纱为之,加簪而不施缨导,其制若今之折角巾也。
《漢語大詞典》:玉簪记
传奇剧本。明代高濂作。取材于《古今女史》。书生潘必正在女贞观遇道姑陈妙常,互生爱情而私自结合。观主发觉,逼必正赴试。后必正得官,迎娶陈妙常。《琴挑》《偷诗》《秋江》等折子戏均出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