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粗细(粗細)  拼音:cū xì
粗糙、细致的程度。《红楼梦》第七七回:「虽有一枝全的,他们也必截做两三段,镶嵌上芦泡须枝,搀匀了好卖,看不得粗细。」
《漢語大詞典》:粗细十番(粗細十番)
一种锣鼓与丝竹兼用的合奏乐名,起于 明 末,盛行 江 南,今仍流行于 福建 、 江苏 、 浙江 等地。十番即十番鼓,又称十番锣鼓,又有十不闲、十样锦等名称。 清 李斗 《扬州画舫录·虹桥录下》:“﹝十番鼓﹞是乐不用小锣、金锣、鐃鈸、号筒,祇用笛、管、簫、絃、提琴、云锣、汤锣、木鱼、檀板、大鼓十种,故名十番鼓。番者,更番之谓。有《花信风》《双鸳鸯》《风摆荷叶》《雨打梧桐》诸名。后增星鈸器,輒不止十种……若夹用锣、鐃之属,则为粗细十番。”
《漢語大詞典》:粗靡
粗细。韩非子·解老:“凡理者,方圆、短长、麤靡、坚脆之分也。故理定而后可得道也。” 梁启雄 解引《小尔雅·广诂》:“靡,细也。”
分類:粗细
《漢語大詞典》:支数
表示纤维和纱线粗细程度的一种单位。以一定重量的纤维或纱线在公定回潮率时所具有的长度表示。分英制支数和公制支数两种。前者多用于棉纱线;后者多用于毛、麻和化纤混纺纱线。现已统一改用特克斯(简称“特”),支数不再单独使用。
《國語辭典》:大头(大頭)  拼音:dà tóu
1.戏谑别人脑袋大。如:「大头大头,下雨不愁。人家有伞,你有大头。」
2.冤大头。指人遭陷害却不自知。也称为「替死鬼」。
《國語辭典》:仙茅  拼音:xiān máo
植物名。石蒜科仙茅属。多年生草本,叶似茅,茎高四五寸,开黄花,形如栀子,不结实,根有节,色黄多涎,可入药。原产于西域,今四川、浙江、云南、广东等地皆有。梵语为河轮勒陀。
《漢語大詞典》:竹编(竹編)
用竹篾编制的工艺品。将竹子剖削成粗细匀净的篾丝,经加工后编结成各种精巧的生活用具,如竹篮、果盒、屏风、门帘、扇子等。《文汇报》1984.2.5:“ 嵊县 工艺竹编现有十二个大类,三千多个花色品种。”
《漢語大詞典》:卷烟(卷煙)
见“ 捲烟 ”。
亦作“ 捲烟 ”。 烟丝加入各种调料后,用盘纸卷制成的有一定长度、粗细的烟支。也叫烟卷、香烟。 沙汀 《记贺龙》二七:“说着他又重新装起烟来。而那个青年人也把卷烟摸出来了。”
即纸烟。又称“烟卷”或“香烟”。 沙汀 《记贺龙》二七:“说着……那个青年人也把卷烟摸出来了。”
《國語辭典》:捲烟(捲菸)  拼音:juǎn yān
將菸絲加入香料後,用紙捲製成一定粗細、長度的菸支。如:「他嘴上叼著一根捲菸。」也稱為「菸捲」。
《国语辞典》:烟捲(烟捲)  拼音:yān juǎn
将烟丝加入香料后,用纸捲制成有一定粗细、长度的烟支。如:「他点上一支烟捲,慢慢的吸著。」也称为「捲烟」。
《国语辞典》:捲烟(捲烟)  拼音:juǎn yān
将烟丝加入香料后,用纸捲制成一定粗细、长度的烟支。如:「他嘴上叼著一根捲烟。」也称为「烟捲」。
《國語辭典》:小头(小頭)  拼音:xiǎo tóu
1.头部较小。《淮南子。地形》:「其人兑形小头,隆鼻大口。」
2.指数量少或比例小。如:「这次利润你占大头,我占小头。」《新唐书。卷五六。刑法志》:「笞杖,大头二分,小头一分有半。」
《漢語大詞典》:竹筛(竹篩)
竹编用具。底面多小孔,用以分离物的粗细。 明 沈榜 《宛署杂记·经费上》:“竹筛十三个,赁脚价一钱四厘。”
《國語辭典》:钢丝(鋼絲)  拼音:gāng sī
钢制的细丝。可制弹簧、琴弦、钢索等。
《漢語大詞典》:首本
谓砍去木之根梢,使它粗细一致。尚书大传卷四:“其桷,天子斲其材而礱之,加密石焉;大夫达稜;士首本;庶人到加。”礼记·礼器“ 管仲 鏤簋,朱紘,山节,棁藻” 汉 郑玄 注:“宫室之饰:士首本,大夫达稜,诸侯斲而礱之,天子加密石焉。” 孔颖达 疏引《礼纬含文嘉》:“‘士首本’者,士斲去木之首本,令细与尾头相应。”
分類:粗细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