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装憨(装憨)  拼音:zhuāng hān
装傻,故作糊涂。《金瓶梅》第二八回:「贼奴才!还装憨儿!无故只在这屋里,你替我老实寻是的。」《红楼梦》第三四回:「你还装憨呢!人人都知道是你说的,还赖呢。」
《漢語大詞典》:惛恍
糊涂不清。《梁书·文学传下·陆云公》:“行役数年,羈病侵迫,识虑惛怳,久絶人世。”
分類:糊涂不清
《國語辭典》:浑人(渾人)  拼音:hún rén
愚昧、糊涂的人。如:「他呀!浑人一个!」
《國語辭典》:杓徕(杓倈)  拼音:sháo lái
贪色的傻瓜。明。贾仲名《对玉梳》第二折:「没见识的杓徕,知甚死活,无廉耻的乔才,惹场折挫。」
《漢語大詞典》:痴肉脔(癡肉臠)
犹言行尸走肉。比喻徒具形骸、糊涂度日的人。 唐 寒山 《诗》之二三八:“因循过时光,浑是痴肉臠。”
《國語辭典》:傻瓜  拼音:shǎ guā
1.骂人愚笨。元。无名氏《延安府》第三折:「也则为违条犯法,著我来一径勾拿,他扣厅打我一顿,想起来都是傻瓜。」《醒世姻缘传》第二回:「俺公公知道,倒是极欢喜的;说他儿子会顽,会解闷,又会丢钱,不是傻瓜了。」
2.傻瓜相机的简称。如:「这是用小傻瓜拍的相片,想不到效果还不错。」
《漢語大詞典》:瞌睡汉(瞌睡漢)
比喻糊涂的汉子。景德传灯录·师备大师:“满目覷不见,满耳听不闻,此两处不省得,便是瞌睡汉。”
分類:糊涂汉子
《漢語大詞典》:拙惑
笨拙糊涂。 晋 夏侯湛 《抵疑》:“抑非二三公之蔽贤也,寔吾子之拙惑也。”
分類:笨拙糊涂
《国语辞典》:装傻(装傻)  拼音:zhuāng shǎ
故作糊涂。如:「装傻充楞」、「这件事明明是你做的,你还装傻呢!」《红楼梦》第九七回:「看他见了我傻不傻。难道今儿还装傻么!」
《国语辞典》:呆事(呆事)  拼音:dāi shì
糊涂事。《儒林外史》第九回:「先年东家因他为人正气,所以托他管总,后来听见这些呆事,本东自己下店,把帐一盘,却亏空了七百多银子。」
分类:糊涂
《国语辞典》:混球  拼音:hùn qiú
骂人糊涂或卑鄙、可恶的话。如:「他竟然为了金钱出卖朋友,真是个混球!」
《國語辭典》:葫芦提(葫蘆提)  拼音:hú lú tí
糊里糊涂。元。郑廷玉《后庭花》第三折:「三下里葫芦提,把我来傒倖杀。」元。孟汉卿《魔合罗》第三折:「那寄信人怎好不细访,更少这奸夫招状,可怎生葫芦提推拥他上云阳!」也作「胡卢提」。
分類:糊涂
《漢語大詞典》:昏罔
犹愚昧,糊涂。 明 王廷相 慎言·五行:“以道能生气者,虚实颠越, 老 庄 之谬谈也。儒者袭其故智而不察,非昏罔则固蔽,乌足以识道!”
分類:愚昧糊涂
《漢語大詞典》:昏子
昏人,糊涂人。 严复 《〈原富〉按语》:“故天演之道,不以浅夫昏子之利为利矣。”
分類:糊涂涂人
《國語辭典》:惛眊  拼音:hūn mào
神智昏乱,视力不明。形容人年老体衰。唐。上官仪〈为太仆卿刘基请致仕表〉:「风雨之疾,惛眊日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