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续齐谐记》
京兆田真兄弟三人共议分财,生赀平均,唯堂前一株紫荆树,共议欲破三片,明日就截之。其树即枯死,状如火然。真往见之大惊,谓诸弟曰:「树本同株,闻将分斫,所以憔悴,是人不如木也。」因悲不自胜,不复解树,树应声荣茂。兄弟相感,合财宝。遂为孝门。真仕至太中大夫。

例句

田氏仓卒骨肉分,青天白日摧紫荆。交柯之木本同形,东枝憔悴西枝荣。 李白 上留田行

风吹紫荆树,色与春庭暮。花落辞故枝,风回返无处。 杜甫 得舍弟消息

庭前紫荆树,何日再芬芳。 窦蒙 题弟暨述书赋后

《國語辭典》:紫荆(紫荊)  拼音:zǐ jīng
植物名。豆科紫荆属,落叶乔木或大灌木。高达十五公尺,树干中部以下不分枝。叶近圆形或三角状圆形,花于三至五月时开放,花瓣五枚,不等大,近蝶形,红紫色,长约二公分。荚果红紫色,圆锥状扁平,十月成熟,种子扁圆形,平滑有光泽,暗褐色,直径四至五毫米。一般作观赏用,原产中国大陆。
《国语辞典》:紫荆花(紫荆花)  拼音:zǐ jīng huā
1.京兆田真三兄弟,共议分产,惟堂前一株紫荆树,无法均分,于是决定破为三份。待明日就截时,其树已枯死。三兄弟见而大惊,方醒悟,树不欲分斫宁愿自枯,兄弟竟争分产,乃人不如树,于是兄弟合财不复解树,树亦应声而荣茂。兄弟相感终为孝门的故事。见南朝梁。吴均《续齐谐记》。后人则以紫荆花称誉兄弟和睦,同居而不分家。
2.豆科苏木亚科「紫荆」所开的花。参见「紫荆」条。
《国语辞典》:紫荆关(紫荆关)  拼音:zǐ jīng guān
位于河北省易县西紫荆岭上的关隘。由此可通山西省大同县。是河北省西部的要隘。也称为「子庄关」。
《漢語大詞典》:紫荆山
山名。在 广西壮族自治区 桂平县 北。1844年 冯云山 在此进行反 清 宣传工作,1851年 洪秀全 在山前 金田村 领导群众起义,建号太平天囯。
《國語辭典》:蚍蜉  拼音:pí fú
动物名。一种大蚁。节肢动物门昆虫纲。色灰,头大,触角很大。有营社会化的集团生活,也有单独生活的。
《漢語大詞典》:蚍蜉援
喻微小的援助。语本 唐 韩愈 《〈张中丞传〉后序》:“当其围守时,外无蚍蜉蚁子之援,所欲忠者,国与主耳。” 清 赵翼 《漳州木棉庵怀古》诗:“围城久絶蚍蜉援,相府方酣蟋蟀鬭。” 清 唐孙华 《永嘉令马公赐谥索诗》之一:“蚍蜉援絶当流矢,雀鼠粮空自结缨。”
分類:微小援助
《漢語大詞典》:内消
(1).中医治疗痈疽的一种方法。即运用消散的药物,使初起尚未化脓的肿疡得到消散。《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内消治法歌》:“内消表散有奇功,脉证俱实用最灵。”
(2).紫荆的别名。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木三·紫荆:“其木似黄荆而色紫,故名。其皮色红而消肿,故疡科呼为肉红,又曰内消,与何首乌同名。”
《國語辭典》:肉红(肉紅)  拼音:ròu hóng
像肤色一般的浅红色。
《漢語大詞典》:田荆
据 南朝 梁 吴均 续齐谐记·紫荆树载, 京兆 田真 兄弟三人析产,拟破堂前一紫荆树而三分之,明日,树即枯死。 真 大惊,谓诸弟曰:“树本同株,闻将分斫,所以顦顇,是人不如木也。”兄弟感悟,遂合产和好。树亦复茂。后因以“田荆”为兄弟和好之典实。 前蜀 贯休 《上留田》诗:“我欲使诸凡鸟雀,尽变为鶺鴒;我欲使诸凡草木,尽变为 田 荆。” 明 陈所闻 《念奴娇序·云住阁为欧阳平林青林长林题》套曲:“身在白云层,惟愿取披云载酒,同醉 田 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