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618,分108页显示   2  3  4  5 下一页
词典
红尘
红叶
红颜
红日
红妆
红楼
红树
红云
红袖
花红
残红
红粉
红紫
红豆
落红
《國語辭典》:红尘(紅塵)  拼音:hóng chén
1.俗世、繁华热闹的地方。南朝陈。徐陵 洛阳道诗二首之一:「绿柳三春暗,红尘百戏多。」清。陈澧〈水龙吟。词仙曾驻峰头〉词:「此夜三人对影,倚高寒红尘全洗。」
2.尘埃。《文选。班固。西都赋》:「红尘四合,烟云相连。」唐。刘禹锡〈元和十一年自朗州召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诗:「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
《國語辭典》:红叶(紅葉)  拼音:hóng yè
槭、枫等树叶,秋时变为红色,故称为「红叶」。唐。司空曙 过卢秦卿旧居诗:「黄花寒后难逢蝶,红叶晴来忽有蝉。」唐。白居易〈送王十八归山寄题仙游寺〉诗:「林间暖酒烧红叶,石上题诗扫绿苔。」
《國語辭典》:红叶题诗(紅葉題詩)  拼音:hóng yè tí shī
唐德宗时,奉恩院王才人养女凤儿,曾以红叶题诗,置御沟中流出,为进士贾全虚所得。后全虚怀恋其人以至泣下,帝闻此事,终将凤儿赐给全虚。见宋。王铚《补侍儿小名录》。一说为唐宣宗时,舍人卢渥自御沟中拾得红叶,上题绝句一首,乃收藏于箱底。后宣宗遣放宫女嫁人,卢渥前往择配,事后始知妻子恰为题叶之人。见唐。范摅《云溪友议》卷一○。又一说为僖宗时,宫女韩氏以红叶题诗自御沟流出,为于祐所得,祐再题一诗,投放御沟上流,韩氏得之亦收藏著。后来帝放宫女三千人,于祐娶得韩氏,成亲后,各取红叶相示。见宋。刘斧《青琐高议。流红记》。另一说则作僖宗时,李茵妻韩氏。见五代。宋。孙光宪《北梦琐言》卷九。后比喻姻缘巧合。也作「红叶之题」、「御沟题叶」、「御沟流叶」。
《國語辭典》:红颜(紅顏)  拼音:hóng yán
1.美人。唐。白居易 后宫词:「红颜未老恩先断,斜倚薰笼坐到明。」清。吴伟业〈圆圆曲〉:「恸哭六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
2.少年。唐。李白 赠孟浩然诗:「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唐。杜甫〈暮秋枉斐道州手札率尔遣兴寄近呈苏涣侍御〉诗:「忆子初尉永嘉去,红颜白面花映肉。」
《漢語大詞典》:红日(紅日)
太阳。因其放射出红色光辉,故称。 唐 王建 《宫词》之一:“ 蓬莱 正殿压金鼇,红日初生碧海涛。” 南唐 李煜 《浣溪沙》词:“红日已高三丈透,金鑪次第添香兽。” 宋 晁补之 《迷神引·贬玉溪对江山作》词:“黯黯青山红日暮,浩浩 大江 东注。”
《國語辭典》:红妆(紅妝)  拼音:hóng zhuāng
1.妇女的妆饰多红色,故称为「红妆」。《乐府诗集。卷二五。横吹曲辞五。古辞。木兰诗二首之一》:「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也作「红装」。
2.泛指妇女。唐。李中〈采莲女〉诗:「晚凉含笑上兰舟,波底红妆影欲浮。」也作「红装」。
《國語辭典》:红楼(紅樓)  拼音:hóng lóu
1.女子的居处。唐。白居易〈秦中吟。议婚〉:「红楼富家女,金缕绣罗襦。」也称为「红闺」。
2.朱色的楼台。唐。李白〈侍从宜春苑奉诏赋龙池柳色初青听新莺百转歌〉:「东风已缘瀛洲草,紫殿红楼觉春好。」
3.泛指妓院。清。李天馥〈忆王孙。妒春良夜爱春朝〉词:「花外红楼卷绛绡,极目香尘旧板桥。」
《國語辭典》:红树(紅樹)  拼音:hóng shù
植物名。红树科红树属,常绿乔木。叶对生,厚革质,长椭圆形。花单生或两朵并生于叶腋,萼裂片十至十四枚,暗红色,花瓣与萼片同数。果倒圆锥形,胎生,胚轴圆柱形,长十五至二十五公分。根部有气根,伸入地下为支柱根,乃构成红树林的一种。分布于热带、亚热带海滨。
《國語辭典》:红云(紅雲)  拼音:hóng yún
1.红色的云。杨巨源 送陈判官罢举赴江外诗:「定爱红云燃楚色,应看白雨打江声。」
2.比喻显贵的人。宋。利登〈野农谣〉:「红云一道拥归骑,村村镂榜黏春风。」
《漢語大詞典》:红袖(紅袖)
(1).女子的红色衣袖。 南朝 齐 王俭 《白紵辞》之二:“情发金石媚笙簧,罗袿徐转红袖扬。” 唐 杜牧 《书情》诗:“摘莲红袖湿,窥渌翠蛾频。” 后蜀 欧阳炯 《南乡子》词:“红袖女郎相引去,游南浦,笑倚春风相对语。”
(2).指美女。 唐 元稹 《遭风》诗:“唤上驛亭还酩酊,两行红袖拂尊罍。” 元 关汉卿 《金线池》楔子:“华省芳筵不待终,忙携红袖去匆匆。” 清 孙枝蔚 《记梦》诗:“头上黄金双得胜,眼前红袖百慇懃。” 鲁迅 《且介亭杂文·忆刘半农君》:“几乎有一年多,他没有消失掉从 上海 带来的才子必有‘红袖添香夜读书’的艳福的思想,好容易才给我们骂掉了。”
《國語辭典》:花红(花紅)  拼音:huā hóng
1.旧俗遇有喜庆吉事,喜用插金花、披红绸来表示。元。关汉卿《窦娥冤》第二折:「说甚一家一计,又无羊酒段匹,又无花红财礼。」《二刻拍案惊奇》卷七:「太守分付花红羊酒鼓乐,送到他家。」
2.本指喜庆时赏赐给他人的钱物,后泛指犒赏物及奖金。《平妖传》第二二回:「只要男家财礼多,并望花红谢礼多。」《文明小史》第五三回:「将来见了煤,赚了钱,怎样拆给他花红,怎样谢给他酬劳?」
3.企业团体所分的红利。
《國語辭典》:红利(紅利)  拼音:hóng lì
企业之盈馀分享给经理人或员工的部分。
《國語辭典》:残红(殘紅)  拼音:cán hóng
落花。宋。欧阳修〈采桑子。群芳过后西湖好〉词:「群芳过后西湖好,狼籍残红。」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一折》:「若不是衬残红芳径软,怎显得步香尘底样儿浅。」
分類:凋残落花
《國語辭典》:红粉(紅粉)  拼音:hóng fěn
1.脂粉。唐。杜牧 代吴兴妓春初寄薛军事诗:「雾冷侵红粉,春阴扑翠钿。」元。郑光祖《王粲登楼》第一折:「宝剑赠烈士,红粉赠佳人。」
2.喻指女子。唐。孟浩然 春情诗:「青楼晓日珠帘映,红粉春妆宝镜催。」唐。李商隐 马嵬诗二首之一:「冀马燕犀动地来,自埋红粉自成灰。」
3.比喻落花。唐。岑参 长门怨诗:「绿钱侵履迹,红粉湿啼痕。」宋。辛弃疾〈满江红。家住江南〉词:「流水暗随红粉去,园林渐觉清阴密。」
《漢語大詞典》:红紫(紅紫)
(1).红色与紫色。古代以青、赤、白、黑、黄为正色,红紫则是正色以外的间色。《论语·乡党》:“红紫不以为褻服。” 朱熹 集注:“红紫,閒色不正,且近於妇人女子之服也。褻服,私居服也。” 汉 扬雄 《法言·吾子》:“或问‘苍蝇红紫’。曰:‘明视。’” 李轨 注:“苍蝇间於白黑;红紫,似朱而非朱也。”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情采:“正采耀乎朱蓝,间色屏於红紫。” 清 曹寅 《孔雀》诗:“有时妬红紫,独立愁云天。”
(2).红花与紫花。 唐 韩愈 《晚春》诗:“草树知春久不归,百般红紫鬭芳菲。” 宋 韩维 《送孔先生还山》诗:“东风吹百花,红紫满巖谷。”
《國語辭典》:红豆(紅豆)  拼音:hóng dòu
植物名:(1)豆科菜豆属,一年生草本。三出复叶,顶小叶卵形。总状花序腋生,具二至六花,花冠蝶形,黄色。荚长圆柱形,光滑无毛,含七至十粒暗红色种子。分布于中国大陆、韩国及日本等地。也称为「赤豆」、「赤小豆」。(2)鸡母珠的别名。参见「鸡母珠」条。
《國語辭典》:落红(落紅)  拼音:luò hóng
1.落花。唐。李贺〈兰香神女庙〉诗:「柳渚含日昏,沙砌落红满。」清。龚自珍 己亥杂诗其五:「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2.俗称女性因处女膜破裂产生的出血现象。
分類:落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