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风趋(風趨)
纷纷趋附;纷纷归向。旧唐书·令狐楚传:“求请者诡党风趋,妄动者羣邪云集。”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无名子谤议:“且两京常调,五千餘人,书判之流,亦有硕学之辈,莫不风趋 洛邑 ,雾委 咸京 。” 清 吴敏树 《记钞本震川文后》:“盖世常习於已成,风趋於众慕,而当其人之时,未有不忽且笑者也。”
《国语辞典》:弹雨(弹雨)  拼音:dàn yǔ
炮弹如雨般纷纷落下。形容战争惨烈。如:「国军在枪林弹雨中奋战,终于歼灭敌军,赢得胜利。」
《漢語大詞典》:雪阵(雪陣)
(1).阵雪。 宋 苏辙 《南康阻风游东寺》诗:“霏微雪阵散,颠倒玉山舞。” 宋 范成大 《雪后苦寒》诗:“雪阵搅空风却软,天公知我倚阑干。”
(2).比喻浪花。 唐 皮日休 《太湖石》诗:“雪阵千万战,蘚巖高下刳。” 宋 苏轼 《南歌子·湖州作》词:“苕岸霜花尽,江湖雪阵平。” 宋 李泳 《水调歌头》词:“一笑波翻涛怒,雪阵卷苍烟。”
(3).喻纷纷降落的白色落花。 宋 苏轼 《李氏园》诗:“春光水溶漾,雪阵风翻扑。” 宋 苏轼 《次韵子由柳湖感物》:“风翻雪阵春絮乱,蠹响啄木秋声坚。”
《漢語大詞典》:纷泊(紛泊)
纷纷落下;飞扬。 汉 张衡 《西京赋》:“起彼集此,霍绎纷泊。”文选·左思〈蜀都赋〉:“毛羣陆离,羽族纷泊。” 刘逵 注:“纷泊,飞薄也。” 吕延济 注:“纷泊,飞扬也。” 唐 元稹 《有鸟》诗之十二:“秋鹰掣断架上索,利爪一挥毛血落。可怜鸦鹊慕腥膻,犹向巢边竞纷泊。” 宋 王安石 《白日不照物》诗:“风涛吹黄昏,屋瓦更纷泊。”
《國語辭典》:苏苏(蘇蘇)  拼音:sū sū
畏惧不安的样子。《易经。震卦。象曰》:「震苏苏,位不当也。」
《漢語大詞典》:纷呈
纷纷呈现:色彩~ㄧ戏曲汇演,流派~。
《國語辭典》:蚁集(蟻集)  拼音:yǐ jí
像蚂蚁一样聚集在一起。形容聚集者众多。如:「站在高楼上往下看,只见广场上人群蚁集。」
《國語辭典》:屑涕  拼音:xiè tì
流泪。南朝梁。何逊〈与崔录事别兼叙携手〉诗:「闻离常屑涕,是别尽凄清。」《隋书。卷一三。音乐志上》:「帝潸然屑涕。景兴曰:『陛下何不乐也?』」
《國語辭典》:锋出(鋒出)  拼音:fēng chū
如刀锋四出。比喻混乱复杂。汉。刘向《说苑。卷一六。谈丛》:「百方之事,万变锋出,或欲持虚,或欲持实。」《晋书。卷四三。王戎传》:「澄辞义锋出,算略无方,一坐嗟服。」
分類:纷纷
《漢語大詞典》:纷霏(紛霏)
纷纷飞散。 南朝 宋 谢灵运 《撰征赋》:“冒沉云之晻蔼,迎素雪之纷霏。” 清 王夫之 薑斋诗话卷二:“如钝斧劈櫟柞,皮屑纷霏,何尝动得一丝纹理。”
《漢語大詞典》:轰传(轟傳)
盛传,纷纷传说。《花月痕》第七回:“每人名下各繫一传,传后各缀一诗,即日发刻,数日之间,便轰传起来。” 曼华 《同盟会时代〈民报〉始末记》:“一时民报社之毒茶案,轰传 东京 。” 臧克家 《马耳山》诗:“ 武当山 ,它的名字天下轰传。”
分類:盛传纷纷
《國語辭典》:哄然  拼音:hōng rán
形容众人同时发出声音。《红楼梦》第七○回:「众人拍手哄然一笑,说:『倒有趣!』」
《漢語大詞典》:霏落
纷纷散落。 明 刘若愚 酌中志·内臣职掌纪略:“忽大震一声……自 西安门 一带,皆霏落铁渣如麩如米者,移时方止。”
分類:纷纷散落
《國語辭典》:蚁合(蟻合)  拼音:yǐ hé
像蚂蚁一样成群聚集。形容聚集者众多。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识鉴》:「后诸王骄汰,轻遘祸难,于是寇盗处处蚁合。」也作「蚁聚」。
《漢語大詞典》:蜂动(蜂動)
亦作“蠭动”。 像群蜂飞舞一样纷纷发生。《三国志·蜀志·郤正传》:“於是从横云起,狙诈如星,奇衺蠭动,智故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