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经说(經説)
(1).经书的解说。墨子经说上下篇。汉书·艺文志《老子傅氏经说》三十七篇、《老子徐氏经说》六篇。 清 恽敬 《〈大云山房文稿二集〉序》:“ 熙宁 、 宝庆 之会,时师破坏经説,其失也凿;陋儒襞积经文,其失也肤。” 金松岑 《文学观》:“爰举其説,盖有六焉,作者之林,视此可矣。一曰传注,经説是也。”
(2).指佛经的言论。 南朝 梁武帝 《断酒肉文》:“如此皆是经説,不可不信。”
《国语辞典》:谈经说法(谈经说法)  拼音:tán jīng shuō fǎ
讲说佛经佛法。《喻世明言。卷三○。明悟禅师赶五戒》:「任凭佛印谈经说法,只得悉心听受;若不听受时,佛印就发恼起来。」
《國語辭典》:讲经说法(講經說法)  拼音:jiǎng jīng shuō fǎ
讲述讨论宗教经典,宣扬教义。元。郑廷玉《忍字记。楔子》:「我佛在于灵山会上,聚众罗汉,讲经说法。」《四游记。南游记。第一回》:「到今日来,灵山兴旺,今十大弟子,讲经说法。」
《國語辭典》:狮子吼(獅子吼)  拼音:shī zi hǒu
1.狮子的吼声。
2.比喻佛说法时发出很大的声音,震动世界。《维摩诘经。卷一。佛国品》:「狮子吼无畏音也,凡所言说不畏群邪异学,谕狮子吼众兽下之。」宋。苏轼〈闻潮阳吴子野出家诗〉:「当为狮子吼,佛法无南北。」也作「师子吼」。
3.比喻悍妻骂人的声音。宋。苏轼〈寄吴德仁兼𥳑陈季常〉诗:「忽闻河东狮子吼,拄杖落手心茫然。」
《漢語大詞典》:师子吼(師子吼)
(1).狮子吼。佛教语。谓佛祖在大众中讲决定之说而无所畏惧,如狮子大吼。《维摩经·佛国品》:“演法无畏,犹如师子吼。” 唐 白居易 《三教论衡》:“窃以释门 义林法师 明大小乘,通内外学,灵山岭岫,苦海津梁,於大众中能师子吼。” 宋 黄庭坚 《赠王环中》:“囊中收得劫初铃,夜静月明师子吼。” 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一四六:“ 龙树 马鸣 齐现身,我闻大地师子吼。”
(2). 宋 陈慥 自称 龙丘先生 ,好宾客,然其妻 柳氏 极凶妒, 苏东坡 因有诗云:“ 龙丘居士 亦可怜,谈空説有夜不眠,忽闻 河东 师子吼,拄杖落手心茫然。”事见 宋 洪迈 《容斋三笔·陈季常》。后即以“师子吼”比喻悍妇的怒骂声。参见“ 河东狮吼 ”。
《國語辭典》:河东狮吼(河東獅吼)  拼音:hé dōng shī hǒu
本为宋代陈慥之妻柳氏凶悍善妒,常使其夫惧怕的故事。用以讥嘲妻子凶悍,使丈夫畏惧。语本宋。苏轼〈寄吴德仁兼简陈季常〉诗:「忽闻河东狮子吼,拄杖落手心茫然。」后用以比喻太太凶悍发威。明。无名氏《四贤记》第一七出:「鹭鸶行状黄昏后,也曾闻河东狮吼,爹行千休万休,休将那皮鞭紧抽。」
《國語辭典》:异文(異文)  拼音:yì wén
通假字和异体字的统称。相对于正字而言。如「迹」是「迹」的异文。
《國語辭典》:补述(補述)  拼音:bǔ shù
补充说明。如:「他在论文的致谢词中,补述了对问卷受访者的感谢。」
《国语辞典》:提过(提过)  拼音:tí guò
曾经说起、提及。如:「他曾跟我提过此事,只是我当时事忙,没有加以留意。」
《國語辭典》:燃灯佛(燃燈佛)  拼音:rán dēng fó
为释迦牟尼佛之前的佛。因其出生时身边一切光明如灯,故称为「燃灯佛」。传说释迦牟尼过去世曾以五茎莲花供养燃灯佛,而被预言,将在九十一劫后的贤劫成佛。在佛经中所记载的许多佛、菩萨都曾是他座下的弟子。也称为「锭光佛」。
《國語辭典》:阿难陀(阿難陀)  拼音:ā nán tuó
人名。(?~西元前463)为梵语Ananda的音译。原是释迦牟尼佛的堂弟,后跟随佛陀出家,当佛的侍者二十五年。因为他专注地服侍佛陀,谨记无误佛的一言一语,因此被称为「多闻第一」。为佛的十大弟子之一。
《漢語大詞典》:无量塔(無量塔)
佛教语。指 阿育王 塔。佛经说 阿育王 大兴佛事,到处建立寺塔,曾为佛舍利造八万四千塔,布于各地,以推广佛教。宋书·夷蛮传·闍婆婆达国:“﹝国王﹞遣使奉表曰:‘……教化已周,入於涅槃,舍利流布,起无量塔。’”参阅魏书·释老志经律异相卷六。
《国语辞典》:二程全书(二程全书)  拼音:èr chéng quán shū
书名。北宋程颢、程颐著作的合编。包括遗书二十五卷、附录一卷、外书十二卷、文集十二卷、遗文一卷、周易传四卷、经说八卷、粹言二卷。由后人合定而成,为理学的重要著述。
《漢語大詞典》:公羊学派(公羊學派)
清 代的今文经学派。根据今文《公羊》经说,发挥其伦理思想或政治主张。其创始人 庄存与 、 刘逢禄 均为 常州 人,故又称“常州学派”。因今文经学特别重视公羊家的春秋学,故亦以泛指今文经学。
《國語辭典》:地藏菩萨(地藏菩薩)  拼音:dì zàng pú sà
佛教菩萨。四大菩萨之一。根据《地藏菩萨本愿经》的说法,他原是婆罗门子,曾祈求释迦牟尼帮他邪恶的母亲脱离地狱。后誓度尽地狱中一切众生。他被认为是菩萨大愿的代表。虽然《地藏菩萨本愿经》可能是中国人撰写的,但不会因此影响中国佛教徒对他的信仰。传说他曾化身投生新罗国王族,姓金名乔觉,出家来华,入九华山,居数十年圆寂,肉身不坏,因此九华山被认为是地藏菩萨的道场。地藏菩萨的像多作比丘相,有光环,两眉间蓄发一簇,手持法杖。也作「地藏」、「地藏王」、「地藏王菩萨」。
金刚顶超胜三界经说文殊师利菩萨秘密心真言
【佛学大辞典】
(经名)一卷,唐不空译。说五字文殊之法。
法华经说三昧耶
【佛学大辞典】
(术语)经中说三种之三昧耶,自三部三身之三昧耶也,莲华即莲华部口业之应身三昧耶,宝塔为佛部身业之法身三昧耶,宝珠为金刚部意业之报身三昧耶。案宝塔为佛部,一地为金刚部,宝珠为宝部,莲华为莲华部,长者为羯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