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给孤独园(給孤獨園)
佛教圣地名。 给孤独长者 在 王舍城 听 释迦佛 说法,遂归依之,因请佛至 舍卫城 ,出巨金购 祇陀太子 之园林,为佛说法地,故称。也称 祇树给孤独园 。省称 祇园 、 给孤园 、 给园 。
《漢語大詞典》:给孤园(給孤園)
“ 给孤独园 ”的省称。亦用作佛寺的代称。 唐 杜甫 《望兜率寺》诗:“时应清盥罢,随喜 给孤园 。” 明 唐寅 《承沉徵德顾翰学置酌禅寺见招作此奉谢》诗:“今日 给孤园 共醉,古来文学士皆贫。”
《漢語大詞典》:给园(給園)
“给孤独园”之省称。亦泛指佛寺。 明 唐寅 《游金山》诗:“春日客途悲白髮, 给园 兵燹废黄金。”
《漢語大詞典》:独园(獨園)
佛教语。 给孤独园 的省称。亦泛指寺院。 唐 杜甫 《题忠州龙兴寺所居院壁》诗:“淹泊仍愁虎,深居赖独园。” 仇兆鳌 注:“居独园,在寺院也。”
《漢語大詞典》:祇园(祇園)
“祇树给孤独园”的简称。梵文的意译。 印度 佛教圣地之一。相传 释迦牟尼 成道后, 憍萨罗国 的 给孤独长者 用大量黄金购置 舍卫城 南 祇陀太子 园地,建筑精舍,请 释迦 说法。 祇陀太子 也奉献了园内的树木,故以二人名字命名。 玄奘 去 印度 时, 祇园 已毁。后用为佛寺的代称。 唐 王勃 《益州德阳县善寂寺碑》:“祇园兴板荡之悲,沙界积沦胥之痛。” 唐 白居易 《题东武丘寺六韵》:“香刹看非远,祇园入始深。” 王闿运 《衡州西禅寺碑》:“游则王国,还则祇园。”
《国语辞典》:祇树有缘(祇树有缘)  拼音:qí shù yǒu yuán
祇树,为祇树给孤独园的省称,此园是释迦牟尼佛在舍卫国说法时的住处。祇树有缘指和佛法有缘,暗示适合出家修行。明。陈汝元《金莲记》第四出:「漫言祇树有缘,落得浮萍无定。」
《漢語大詞典》:祇园精舍(祇園精舍)
亦作“ 祇洹精舍 ”。
(1).“祇树给孤独园”的简称。 印度 佛教圣地之一。 晋 法显 佛国记:“池流清浄,林木尚茂,众华异色,蔚然可观,即所谓 祇洹精舍 也。” 北周 庾信 《五张寺经藏碑》“ 舍卫 之国,祇洹之园” 倪璠 注引《浮屠经》:“ 临儿国王 隐屠太子 ,父曰 屠头邪 ,母曰 莫邪屠 ,生处名 祇洹精舍 ,在 舍卫国 南四里。”
(2).泛指修行精舍。宋书·范泰传:“暮年事佛甚精,於宅西立祇洹精舍。” 北魏 杨衒之 洛阳伽蓝记·景林寺:“中有禪房一所,内置祇洹精舍,形製虽小,巧构难比。”参见“ 祇园 ”。
《漢語大詞典》:祇园(祇園)
“祇树给孤独园”的简称。梵文的意译。 印度 佛教圣地之一。相传 释迦牟尼 成道后, 憍萨罗国 的 给孤独长者 用大量黄金购置 舍卫城 南 祇陀太子 园地,建筑精舍,请 释迦 说法。 祇陀太子 也奉献了园内的树木,故以二人名字命名。 玄奘 去 印度 时, 祇园 已毁。后用为佛寺的代称。 唐 王勃 《益州德阳县善寂寺碑》:“祇园兴板荡之悲,沙界积沦胥之痛。” 唐 白居易 《题东武丘寺六韵》:“香刹看非远,祇园入始深。” 王闿运 《衡州西禅寺碑》:“游则王国,还则祇园。”
祇树给孤独园
【佛学大辞典】
(地名)舍卫城有长者哀恤孤危。世人呼曰给孤独Ana%tapindika,佛在摩揭陀国时,来闻法三归为优婆塞。后乞佛来舍卫城度国人,以园林献佛。佛许之。长者归国选园林以太子誓多之园林Jetavana为第一。弥勒上生经疏上,慈恩以二人之名载园林名之因缘。曰:「地唯挟垲,泉林繁郁,壁方五里,可设伽蓝。善施请买,太子不许。因戏言曰:布金满地,厚敷五寸,时即卖之。善施许诺。(中略)太子知其情邈,自发胜心。人之所贵,莫过金宝。而彼当能倾库买地以造僧园,我何所乏而无修建?请悔先地,长者不从。太子云:许地取金,未论林树。地随汝主,林属我身。其助成功,但陈供养。佛后游此,告阿难曰:园地善施所买,树林誓多所施。二人同心,共崇功德。自今已后,应谓此地为誓多林给孤独园。」
【佛学常见辞汇】
祇陀太子的树林,给孤独长者的园地,此园在古印度舍卫国,佛陀常在那里讲经说法。
给孤独园
【佛学大辞典】
(地名)给孤独长者买得祇陀太子之园林施与僧众,故名给孤独园。(参见:祇园)
【佛学常见辞汇】
给孤独长者买祇陀太子的园林给佛讲经说法,故其园名为给孤独园。
【三藏法数】
给孤独,长者之名,以其仁而聪敏,积而能散,赈乏济贫,哀孤恤独,时美其德,号给孤独。尝侧金布地,以买祇陀太子园,遂名给孤独园。因建精舍奉佛,佛于其中说法也。(梵语祇陀,华言战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