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韵府拾遗 旱韵》:事缓(事缓)
刘昼新论:猊愿而行慢,性懁而事缓。
《韵府拾遗 支韵》:缓随(缓随)
王安石诗:斜倚水开花有思,缓随风转柳如痴。
《骈字类编》:水缓(水缓)
元史河渠志:大德九年,黄河决徙,逼近汴梁,几至浸没。夲处官司权宜开辟董盆口,分入巴河,以杀其势,遂使正河水缓,并趍支流。缘巴河旧隘,不足吞伏。明年,急遣萧都水等闭塞,而其势愈大,卒无成功。 柳宗元游黄溪记:黄溪拒州治七十里,由东屯南行六百步,至黄神祠。黄神之上揭水八十步,至初潭。南去又行百步,至第二潭。石皆巍然,临峻流,若颏颔断腭。其下大石离列,可坐饮食。有鸟赤首乌翼,大如鹄,方东向立。自是又南数里,地皆一状,树益壮,石益瘦,水鸣皆锵然。又南一里,至大冥之川,山舒水缓,有土田。
分类:水缓
《漢語大詞典》:详缓(詳緩)
和缓。详,通“ 祥 ”。《宋书·张敷传》:“善持音仪,尽详缓之致,与人别,执手曰:‘念相闻。’餘响久之不絶。” 宋 叶适 《龟山杨先生祠堂记》:“异时 景瞻 ( 余景瞻 )明鋭果敢,是非贤否立见。其守 延平 ,乃更详缓曲折。” 明 文徵明 《明故湖广右参议致仕进阶中顺大夫东阳卢君墓碑》:“公性若淑,而遇事详缓,不为激卬暴白之计。”
分類:和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