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黼杀(黼殺)
古代贵族死后小敛前套在下半身、半边不缝合的尸袋,绛色丝质,画有黑白斧形。礼记·丧服大记:“君锦冒,黼杀,缀旁七;大夫玄冒,黼杀,缀旁五。” 孔颖达 疏:“杀者,作两囊,每輒横缝合一头,又缝连一边,餘一边不缝,两囊皆然也;上者曰质,下者曰杀。君质用锦,杀用黼,故云锦冒黼杀也……其用之先以杀韜足而上,后以质韜首而下。” 孙希旦 集解:“黼杀者,皆纁帛而画以黼文也。”
《漢語大詞典》:甲缀(甲綴)
用皮革缝合的战袍。 唐 陆龟蒙 《战秋辞》:“弓弮不刓,甲缀不离,兇渠歌笑,裂地无疑。”
《漢語大詞典》:无缝天衣(無縫天衣)
神话谓仙女穿的天衣,不用针线缝合,没有缝儿。常以比喻诗文等事物没有一点瑕疵。 清 梁章钜 归田琐记·南万柳堂:“次韵之作,能如无缝天衣,自非老手莫办。”参见“ 天衣无缝 ”。
《國語辭典》:天衣无缝(天衣無縫)  拼音:tiān yī wú fèng
古代传说中认为神仙衣裳,非用人间针线缝制,故无缝痕。见《太平广记。卷六八。灵怪录引郭翰事》。后比喻做事精巧,无隙可寻;或指诗文浑然天成,没有斧凿痕迹。宋。周密《浩然斋雅谈。卷中》:「对偶之佳者曰:『数点雨声风约住,一枝花影月移来』……数联皆天衣无缝,妙合自然。」
《国语辞典》:沿边儿(沿边儿)  拼音:yán biān ér
1.以花边镶衣服四周。
2.用线缝合衣服或被褥的边缘。
《国语辞典》:沿条儿(沿条儿)  拼音:yán tiáo ér
缝合衣物边缘所用的条形饰物。
《国语辞典》:显微手术(显微手术)  拼音:xiǎn wéi shǒu shù
一种利用显微科技,进行缝合血管、神经等其他组织的外科手术。此手术多用在接合断肢、断指。
《国语辞典》:袖搭儿(袖搭儿)  拼音:xiù dā ér
衣袖多由两幅布帛缝合而成,称其近袖口的一截为袖搭儿。
《漢語大詞典》:打裥(打襇)
方言。做服装时在需要有伸缩处作折迭而缝合其一端。 清 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解部“襞”:“按:蹙布帛之广而摺叠之, 苏 俗所谓打襇也。”
《漢語大詞典》:桑根线(桑根線)
用桑根皮长纤维制成的线。古时作外科缝合手术用线。 宋 张师正 括异志·赃滥处斩:“ 韩元卿 为 峡州 推官,忽挥刃自剄,喉虽断而未死……﹝ 祖择之 ﹞命取桑根线缝其创, 元卿 以手褫去,遂卒。”
《漢語大詞典》:桑白皮线(桑白皮線)
以桑白皮纤维制成的线。缝合伤口用。 明 陶宗仪 辍耕录·孝行:“邑人 俞浩斋 闻而过其家,视 良吉 胸间疮裂几五寸,气腾出,痛莫能言, 俞 为纳其心,以桑白皮线缝合,未及期月,已无恙矣!”参见“ 桑根线 ”。
《漢語大詞典》:桑根线(桑根線)
用桑根皮长纤维制成的线。古时作外科缝合手术用线。 宋 张师正 括异志·赃滥处斩:“ 韩元卿 为 峡州 推官,忽挥刃自剄,喉虽断而未死……﹝ 祖择之 ﹞命取桑根线缝其创, 元卿 以手褫去,遂卒。”
《國語辭典》:开裆裤(開襠褲)  拼音:kāi dāng kù
儿童所穿的裤子,在两腿连接处有开口,故称为「开裆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