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种众(種衆)
同一种族的群众。 汉 蔡邕 《难夏育上言鲜卑仍犯诸郡》:“ 鲜卑 种众新盛。”后汉书·鲜卑传:“ 鲜卑 乃率种众三万人诣 辽东 乞降。”
分類:种族群众
《國語辭典》:汇报(匯報)  拼音:huì bào
1.综合资料,向上级呈报。如:「这次意外事故对公司造成的影响,我将在下次周会时,统筹汇报。」也作「汇报」。
2.综合资料做成的报告。如:「他正著手准备下年度的预算汇报。」也作「汇报」。
《國語辭典》:汇报(彙報)  拼音:huì bào
1.综合资料,向上级呈报。《清会典事例。卷二三七。户部。关税。考覈一》:「及一年期满,汇报税银赢亏数目。」也作「汇报」。
2.综合资料做成的报告。如:「财税汇报」。也作「汇报」。
《漢語大詞典》:宣报(宣報)
通告;向群众报告。 唐 白居易 《奏所闻状》:“德音中停罢进奉,最是大节。昨者 裴均 所进银器,发在德音之前;犹四方不知,将谓容其违越,特令送出外库,宣报所司,远近传呼,闻於道路。” 莫伸 《人民歌手》:“女报幕员声音清脆地宣报节目,掌声雷鸣般震荡着大厅。”
《漢語大詞典》:新姊妹
太平天囯 时指新参加太平军或太平军新占领区中的女性群众。 清 张汉 《〈鄂城纪事诗〉注》:“女子先从贼者谓之老姊妹,后降者谓之新姊妹,不问名姓。”
《國語辭典》:一言堂  拼音:yī yán táng
原为商店挂的匾额,表示买卖公平、不二价。后比喻领导作风不民主,不能听取他人的意见,一个人说了就定案。如:「如果老是搞一言堂,那么开会还有什么意义呢?」
《國語辭典》:义和拳(義和拳)  拼音:yì hé quán
清廷中叶后的秘密组织。义和拳源于咸丰、同治年间的乡团,本来是乡民为抵禦外来侵略而习拳,后来逐渐演变为抵禦洋枪洋炮,诈言可以刀枪不入,原称为「义和拳」。后改称为「义和团」。参见「义和团」条。
《國語辭典》:义和团(義和團)  拼音:yì hé tuán
清朝中叶后的秘密会党。义和团运动的特点之一是分散性的,在各地方有不同的名称,有大刀会、义和拳、红灯照、梅花拳、金钟罩、铁布衫,长期蔓衍于山东、直隶一带,他们利用设立神坛、画符请神等迷信方法秘密聚众,教授信众修炼一种据称可以令人刀枪不入的拳法,称为「义和拳」。后来转而支持清朝极力排外,改喊「扶清灭洋」。因清廷守旧派袒护,藉以驱除外人,到处焚杀教士、教民,劫掠教堂,横行京、津间,导致八国联军之祸。
《國語辭典》:标兵(標兵)  拼音:biāo bīng
1.阅兵时,正立于阅兵台两侧,用以标示界线,规整队伍行进速度及方向的士兵。也称为「基准兵」。
2.比喻可以作为榜样的人。如:「老师期勉全班以他为标兵,努力用功,争取更好的成绩。」
《國語辭典》:青年会(青年會)  拼音:qīng nián huì
基督教青年会的简称。参见「基督教青年会」条。
《國語辭典》:社团(社團)  拼音:shè tuán
二人以上为一定目的而集合的团体。
《漢語大詞典》:俗众(俗衆)
群众,普通人。 鲁迅 《花边文学·略论梅兰芳及其他(上)》:“他们将他从俗众中提出,罩上玻璃罩,做起紫檀架子来。”
《國語辭典》:恶霸(惡霸)  拼音:è bà
在地方上为非作歹,欺压民众的人。如:「周处未除三害前,原是乡里中人人憎恨的恶霸。」
《漢語大詞典》:歌墟
广西 壮族 农村中一种传统的群众性歌唱活动。又称歌圩。这种活动多在节日或农闲时举行,一般有数百人至上千人参加。届时男女青年从四处汇集,进行对唱,歌词多是临时编的,主要内容是表述爱情、庆贺丰收、祝福平安、增进友谊等。
《漢語大詞典》:民校
为普及群众教育而设置的业余文化学校。亦指群众自办的学校。
《國語辭典》:口头语(口頭語)  拼音:kǒu tóu yǔ
说话时的惯用语。如:「『哎哟!』是他的口头语之一。」也作「口头禅」。
《漢語大詞典》:中国中学生体育协会
群众性体育组织。1973年成立。次年加入国际中学生体育联合会。主要活动有:组织全国性中学生的体育竞赛,参与国际中学生的体育竞赛,进行体育科学研究等。会址设在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