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749,分50页显示  上一页  2  3  4  5  6  8  9  10  11 下一页
词典(续上)
群方
群有
群迷
随群
群魔
逸群
群聚
群司
群祀
绝群
群士
群神
羊群
群枉
群帝
《漢語大詞典》:群方
犹万方。后汉书·逸民传序:“羣方咸遂,志士怀仁。” 唐 卢照邻 《益州至真观主黎君碑》:“ 尧 禹 生而天下火驰, 姬 孔 出而羣方鼎沸。” 宋 范仲淹 《从谏如流赋》:“我后光被羣方,柔怀多士。” 清 钱谦益 《奉神宗遗诏于京口成服哭临恭赋挽词》之三:“在宥羣方理,高居庶物新。”
《漢語大詞典》:群有
佛教语。犹众生或万物。文选·王屮〈头陀寺碑文〉:“行不捨之檀,而施洽羣有。” 李善 注:“羣有,谓有色无色,有想无想,以其不一,故曰羣有。” 刘良 注:“羣有,谓万物。” 唐 高适 《同诸公登慈恩寺塔》诗:“香界泯羣有,浮图岂诸相。” 明 徐复祚《一文钱》:“弘六度,演三乘,破亿万羣有之迷。”
《漢語大詞典》:群迷
佛教语。谓迷失本性的众生。《观经玄义分》:“羣迷性隔,乐欲不同。”《大日经疏》二:“追羣迷,出于火宅。”
《国语辞典》:随群(随群)  拼音:suí qún
从众。如:「服饰不随群。」
分类:从众
《漢語大詞典》:群魔
众魔鬼。 南朝 梁 萧统 《僧正》诗:“能令梵志遣,亦使羣魔惊。”
分類:魔鬼
《國語辭典》:逸群  拼音:yì qún
超群出众。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诏策》:「建安之末,文理代兴,潘勖九锡,典雅逸群。」
分類:超群出众
《國語辭典》:群聚  拼音:qún jù
成群聚集在一起。《隋唐演义》第一二回:「立起擂台来,一个雷声天下响,五湖四海尽皆闻,英雄豪杰群聚于台下。」
《漢語大詞典》:群司
百官。左传·襄公十年:“庀羣司,闭府库。”《楚辞·王逸〈九思·怨上〉》:“令尹兮警謷,羣司兮譨譨。”旧注:“羣司,众僚。”后汉书·明帝纪:“羣司勉修职事,极言无讳。”
分類:百官
《漢語大詞典》:群祀
古代大祀、中祀以下列在祀典的祭祀。左传·襄公十一年:“名山名川,羣神羣祀。” 杜预 注:“羣祀,在祀典者。”后汉书·祭祀志中:“山川百神应祀者未尽,其议增修羣祀宜享祀者。” 清 代有祭群庙、群祠之典。群庙如先医庙、火神庙;群祠如贤良祠、昭忠祠,皆在群祀之列。参阅《清会典·礼部》
《漢語大詞典》:绝群
1.超出同辈。后汉书·隗嚣传:“苍蝇之飞,不过数步,即托驥尾,得以絶羣。” 南朝 梁 江淹 《莲花赋》:“冠百草而絶羣,出异类之众伙。” 宋 苏辙 《祭黄师是龙图文》:“君方少年,出从乡贡,曄然有声,一飞絶羣。”
2.良马名。西京杂记卷二:“ 文帝 自 代 还,有良马九匹,皆天下之骏马也。一名浮云,一名赤电,一名絶羣。” 清 唐甄 潜书·考功:“欲适 燕 而马首南指,虽有絶羣之马,去 燕 愈远。”
《漢語大詞典》:群士
1.百官。《周礼·秋官·乡士》:“羣士司刑皆在,各丽其法,以议狱讼。”后汉书·董卓传:“忍性矫情,擢用羣士。”
2.众士人。 唐 柳宗元 《故殿中侍御史柳公墓表》:“遂冠首科,休有令问,羣士羡慕。”
《漢語大詞典》:群神
指主山川的众神。书·舜典:“望于山川,徧于羣神。” 孔 传:“九州名山大川五岳四瀆之属,皆一时望祭之。羣神谓丘陵坟衍,古之圣贤皆祭之。”国语·鲁语下:“昔 禹 致羣神於 会稽 之山。” 韦昭 注:“羣神谓主山川之君,为羣神之主,故谓之神也。”后汉书·光武帝纪上:“燔燎告天,禋于六宗,望於羣神。” 李贤 注:“山林川谷能兴致云雨者皆曰神。不可徧至,故望而祭之。”
《骈字类编》:羊群(羊群)
诗:谁谓尔无羊,三百维群。笺:三百头为一群。淮南子:目数千羊之群,耳分八调之风。五色线:朝野佥载:张文成曰:选人冗冗,甚于羊群。吏部喧喧,多于蚁聚。
分类:羊群
《漢語大詞典》:群枉
众奸邪。《汉书·刘向传》:“夫执狐疑之心者,来谗贼之口,持不断之意者,开羣枉之门。谗邪进则众贤退,羣枉盛则正士消。” 颜师古 注:“枉,曲也。” 宋 陆游 《贺龚参政启》:“开众正之路,塞羣枉之门。”
分類:奸邪
《漢語大詞典》:群帝
道家谓五方之帝。 唐 杜甫 《玉台观》诗:“宫闕通羣帝,乾坤到十洲。” 仇兆鳌 注:“道书:天有羣帝,而大帝最尊。羣帝,五方之帝也。”
分類:道家五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