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大詞典》:群口(羣口)
众人的议论。 明 沈德符《野获编·科场二·甲辰科首题》:“元卷为士子所聚譁,主考有忧之,索性以冠廷对,冀弭羣口。” 清 李渔 《闲情偶寄·词曲上·结构》:“此等词曲,幸而出自 元 人;若出我辈,则羣口訕之,不识置身何地矣!”
《韵府拾遗 歌韵》:群鹅(群鹅)
白帖:右军王羲之尝见山阴道士有群鹅求之,邀右军书黄庭经以换,遂与之。
《韵府拾遗 东韵》:群童(群童)
贡奎诗:森布兵戟罗群童,盘回绝顶路杳通。
《漢語大詞典》:群群
群聚貌。引申为随俗沉浮,碌碌无为。 唐 李嘉祐 《送夏侯审参军游江东》诗:“荻花寒漫漫,鸥鸟暮羣羣。” 宋 苏洵 《上欧阳内翰第二书》:“今夫羣羣焉而生,逐逐焉而死者,更千万人不称不书也。” 明 方孝孺 《与郑叔度书》之三:“羣羣然而趋,诺诺然而语,与俗人无异者,而语人曰学道,宜人之不能信。”
《漢語大詞典》:群鹿
喻群雄或众诸侯。《文选·扬雄〈解嘲〉》:“往昔 周 网解结,羣鹿争逸,离为十二,合为六七,四分五割,并为 战国 。” 李善 注引 服虔 曰:“鹿,喻在爵位者。”参见“ 逐鹿 ”。
《韵府拾遗 铣韵》:群犬(群犬)
梁书徐勉传:迁侍中,参掌军书,劬劳夙夜,动经数日,乃一还宅。每还,群犬惊吠。
《韵府拾遗 尾韵》:群鬼(群鬼)
李孝光诗:且须养六翮,莫使群鬼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