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749,分50页显示  上一页  5  6  7  8  9  11  12  13  14 下一页
词典(续上)
群口
群鹅
群童
群群
群鹿
群集
群犬
连群
毛群
叫群
群鬼
群机
群噪
下群
掩群
《漢語大詞典》:群口(羣口)
众人的议论。 明 沈德符野获编·科场二·甲辰科首题:“元卷为士子所聚譁,主考有忧之,索性以冠廷对,冀弭羣口。” 清 李渔 《闲情偶寄·词曲上·结构》:“此等词曲,幸而出自 元 人;若出我辈,则羣口訕之,不识置身何地矣!”
分類:众人议论
《韵府拾遗 歌韵》:群鹅(群鹅)
白帖:右军王羲之尝见山阴道士有群鹅求之,邀右军书黄庭经以换,遂与之。
《韵府拾遗 东韵》:群童(群童)
贡奎诗:森布兵戟罗群童,盘回绝顶路杳通。
《漢語大詞典》:群群
群聚貌。引申为随俗沉浮,碌碌无为。 唐 李嘉祐 《送夏侯审参军游江东》诗:“荻花寒漫漫,鸥鸟暮羣羣。” 宋 苏洵 《上欧阳内翰第二书》:“今夫羣羣焉而生,逐逐焉而死者,更千万人不称不书也。” 明 方孝孺 《与郑叔度书》之三:“羣羣然而趋,诺诺然而语,与俗人无异者,而语人曰学道,宜人之不能信。”
《漢語大詞典》:群鹿
喻群雄或众诸侯。文选·扬雄〈解嘲〉:“往昔 周 网解结,羣鹿争逸,离为十二,合为六七,四分五割,并为 战国 。” 李善 注引 服虔 曰:“鹿,喻在爵位者。”参见“ 逐鹿 ”。
《國語辭典》:逐鹿  拼音:zhú lù
语本《史记。卷九二。淮阴侯传》:「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于是高材疾足者先得焉。」鹿为猎取的对象,比喻帝位,逐鹿意指争夺政权。如:「逐鹿中原」、「群雄逐鹿」。也作「争鹿」。
《國語辭典》:群集  拼音:qún jí
1.许多人或动物聚在一处。《诗经。鲁颂。有駜》汉。郑玄。笺:「絜白之士,群集于君之朝。」
2.生物学上指由各种有相互关系族群所组成的环境。
《韵府拾遗 铣韵》:群犬(群犬)
梁书徐勉传:迁侍中,参掌军书,劬劳夙夜,动经数日,乃一还宅。每还,群犬惊吠。
《漢語大詞典》:连群(連羣)
(1).聚众。 汉 张衡 《西京赋》:“轻死重气,结党连羣。寔蕃有徒,其从如云。”宋书·夷蛮传·荆雍州蛮:“蛮无傜役,强者又不供官税,结党连羣,动有数百千人,州郡力弱,则起为盗贼。”
(2).成群。 隋 何妥 《长安道》诗:“五陵多任侠,轻骑自连羣。” 唐 卢纶 《送信州姚使君》诗:“铜铅满穴山能富,鸿雁连羣地亦寒。” 清 宋铣 《敝车行》:“连羣畜肥骡,结队骋长轂。”
分類:成群聚众
《國語辭典》:毛群  拼音:máo qún
地上的走兽。汉。班固西都赋〉:「毛群内阗,飞羽上覆。」《文选。卷四。赋。左思。蜀都赋》:「毛群陆离,羽族纷泊。」唐。李善。注:「毛群,兽也。」
分類:兽类
《分类字锦》:叫群(叫群)
黄庭坚 听宋宗儒摘阮歌 独雁叫群天拍水。
分类:鸿雁
《韵府拾遗 尾韵》:群鬼(群鬼)
李孝光诗:且须养六翮,莫使群鬼愁。
《漢語大詞典》:群机(羣機)
犹万物。 五代 齐己 《答知己自阙下寄书》诗:“羣机喧白昼,陆海涨黄埃。”
分類:万物
《漢語大詞典》:群噪(羣譟)
亦作“群噪”。 聚众骚扰。 唐 皇甫枚 三水小牍·王知古:“ 洛阳 四旁翥者走者,见皆识之,必羣噪长嘷而去。”宋史·郑戬传:“令既下,兵民相扇动,数千人邀走马承受诉……又羣譟州门,守门者拒,不得入。”
见“ 羣譟 ”。
分類:聚众骚扰
《分类字锦》:下群(下群)
释名:裙,下群也,连接裾幅也。
分类:
《漢語大詞典》:掩群(揜羣)
捕取兽群。 汉 刘向 说苑·修文:“取之不围泽,不揜羣。” 汉 刘向 说苑·修文:“天子不合围,诸侯不揜羣。” 明 何景明 《内篇》之十七:“古者之待禽兽草木也,不揜羣,不射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