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28114,分1875页显示  上一页  281  282  283  284  285  287  288  289  290 下一页
其它辞典(续上)
刘砥(履之 荐庵 )
吴俯(益章 棣华 )
唐仲友(与政 说斋、悦斋 )
方耒(耕道 困斋 )
曾震(禹任、伯贡、东老 )
林亦之(学可 月渔、网山、月鱼、网山山人 世称 网山先生 )
沈作哲(明远 寓山 )
王莱(邦基、基仲 龟湖 )
罗愿(端良 存斋 )
舒璘(元质、元宾 广平 文靖 )
赵彦肃(子钦 复斋 世称 复斋先生 )
释元聪(蒙叟 蒙庵 佛智 朱 )
释道枢(懒庵 徐 )
陈琦(择之 克斋 )
章甫(冠之 易足居士、转庵 )
刘砥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福州长乐人,字履之,号荐庵。孝宗乾道二年与弟刘砺俱中童子科。后师学于朱熹,值禁理学,遂不思仕进。卒年四十五。有《论孟解》、《王朝礼编》。
吴俯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徽州休宁人,字益章,号棣华。吴儆兄。孝宗乾道二年进士。与儆齐名,时称“江东二吴”。官终太学录。
全宋文·卷四八六四
吴俯,字益章,号棣华,徽州休宁(今安徽休宁)人,儆之兄。登乾道二年进士第,调淳安主簿。官至太学录。与其弟齐名,著有《棣华杂录》(存)。见《宋史翼》卷一四,《宋元学案补遗》卷七一。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36—1188 【介绍】: 宋婺州金华人,字与政,号说斋。高宗绍兴二十一年进士,为西安主簿。三十年复中博学宏词科。历建康府学教授、秘书省正字。上万言书论时政,孝宗纳之,召除著作佐郎,出知信州、台州。治政理财颇有建树,为学多与朱熹相左。后为朱熹劾罢。归而益肆力于学,著述颇丰。有《六经解》、《诸史精义》、《帝王经世图谱》、《九经发题》、《陆宣公奏议解》、《天文详辨》、《地理详辨》、《愚书》、《说斋文集》等。
全宋诗
唐仲友(一一三六~一一八八),字与政,金华(今属浙江)人。高宗绍兴二十一年(一一五一)进士,调衢州西安簿。三十一年再中弘词科,通判建康府(《景定建康志》卷二八)。孝宗时上书论时政,召除秘书省著作郎,出知信州。淳熙七年(一一八○)移知台州,八年擢江西提刑(《嘉定赤城志》卷九),被劾奉祠。十五年卒,年五十三。有《悦斋文集》四十卷等,大多已佚,今存《悦斋文钞》十卷、补一卷等。《宋元学案》卷六○、《宋史翼》卷一三有传。 唐仲友诗,以民国永康胡氏梦选楼刊《续金华丛书》本为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卷一五九《说斋小集》(简称名贤集)。新辑集外诗编为第二卷。
全宋文·卷五八五六
唐仲友(一一三六——一一八八),字与政,号悦斋,婺州金华(今浙江金华)人,尧封子。绍兴二十一年登进士第,为衢州西安县主簿。三十年再中宏词科,通判建康府。上万言书论时政,召试,除秘书省著作郎。出知信州,淳熙七年移知台州。擢江西提刑,为朱熹所劾罢,益致力于经史学。十五年卒,年五十三。著有《六经解》(残存)、《诸史精义》、《帝王经世图谱》(存)、《孝经解》、《九经发题》(存)、《陆宣公奏议解》、《经史难答》、《乾道秘府群书新录》、《天文详辩》、《地理详辩》、《鲁军制九问》(存)、《愚书》(存)、《悦斋文集》等。见《宋会要辑稿》职官七二之三六、选举一一之三二、选举一二之一四、选举二○之二一、选举三一之二二,《宋元学案》卷六○及周学武《唐仲友年谱》(《台大研究生》第一期)等。
方耒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兴化军莆田人,字耕道,号困斋。方元寀曾孙。孝宗乾道二年进士。任善化尉,与张栻相善,为生死交。栻帅湖北,辟为僚属。官至连江令,有廉直声。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36—1193 【介绍】: 宋吉州吉水人。初名栝,字禹任,一字伯贡,后改今名,字东老。从谢谔学,谔称许之。晚以试集英殿得官,累调广州司户参军。有《群玉集》。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36—1185 【介绍】: 宋福州福清人,字学可,号月渔,一号网山。林光朝高弟,继光朝讲学于莆之红泉。赵汝愚帅闽,荐于朝,命未下而卒。有《论语考工记》、《毛诗庄子解》、《网山集》等。
全宋诗
林亦之(一一三六~一一八五),字学可,号月鱼,学者称网山先生,福清(今属福建)人。从学林光朝于莆之红泉,光朝卒,继其席。与林光朝、陈藻并称城山三先生(《后村大全集》卷九○《城山三先生祠记》)。终身布衣,孝宗淳熙十二年卒,年五十。有《网山集》八卷。事见本集卷首宋刘克庄、林希逸序。 林亦之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网山集》为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网山集》(简称小集本),编为二卷。
全宋文·卷五八三九
林亦之(一一三六——一一八五),字学可,号月渔,又号网山山人,福州福清(今福建福清)人。林光朝高弟,继光朝讲学于莆之红泉。淳熙十二年卒,年五十。景定间赠迪功郎。有《网山集》。刘克庄称:「网山论著,字字句句足以明周公之意,得少陵之髓。其律诗高妙者绝类唐人。」见林希逸、刘克庄《网山集序》。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湖州归安人,字明远,号寓山。沈该侄。高宗绍兴五年进士。孝宗淳熙间,以左奉议郎为江西转运司干办公事。因作《哀扇工歌》,忤漕帅魏良臣,被劾夺三官。有《寓简》等。
全宋诗
沈作哲,字明远,号寓山,归安(今浙江湖州)人。高宗绍兴五年(一一三五)进士。为江南西路转运使属官。曾为岳飞作谢表忤秦桧。有《寓山集》,已佚;《寓简》十卷,传世。事见《南涧甲乙稿》卷一四《送沈明远序》、《嘉泰吴兴志》卷一七。今录诗二首。
全宋文·卷四三八○
沈作哲,字明远,号寓山,湖州归安(今浙江湖州)人。丞相沈该侄。绍兴五年进士。淳熙间以左奉议郎为江西运司管干。尝作诗忤漕帅魏道弼,夺三官,不得志以卒。著有《寓简》十卷(存)、《寓山集》三十卷。见《直斋书录解题》卷二○(今本「作哲」讹作「仲哲」),《吴兴掌故集》卷二、四。

人物简介

全宋诗
王莱,字邦基,又字基仲(《淳熙稿》卷一二《赠王教授基仲》),号龟湖(宋王光溥《自号录》),无为(今属安徽)人。之道子。孝宗乾道二年(一一六六)进士(清乾隆《无为州志》卷一二)。淳熙八年(一一八一)为建康府教授(《景定建康志》卷二八)。光宗绍熙元年(一一九○),知池州贵池县(《宋会要辑稿》职官七三之四)。有《龟湖集》十卷(《宋史·艺文志》),已佚。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36—1184 【介绍】: 宋徽州歙县人,字端良,号存斋。罗汝楫子。早年以荫补承务郎。孝宗乾道二年进士。历知鄱阳县。八年,为赣州通判,摄州事,政清讼简。知南剑州。淳熙十年,知鄂州,有治绩。卒于官。生平博学好古,长于考證。文章法秦汉,高雅精练,醇实谨严,为朱熹、杨万里、楼钥、马廷鸾等人推重。有《尔雅翼》、《新安志》、《鄂州小集》。
全宋诗
罗愿(一一三六~一一八四),字端良,号存斋,歙县(今属安徽)人。颂弟。高宗绍兴二十五年(一一五五),以荫补承务郎,历监新城县、景德镇税。孝宗乾道二年(一一六六)进士(《新安志》卷八)。授知饶州鄱阳县,未上,主管台州崇道观。八年,通判赣州,摄州事。秩满,差知南剑州。淳熙六年(一一七九)陛对,为孝宗赏异,命知鄂州,十一年卒于官,年四十九。有《罗鄂州小集》六卷、《新安志》、《尔雅翼》传世。事见本集附录元曹宏斋《鄂州太守存斋罗公愿传》,《宋史》卷三八○有传。 罗愿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罗鄂州小集》为底本。校以明天启六年罗朗刻本(简称天启本)、清康熙五十二年程哲七略书堂刻本(简称康熙本)、清初《两宋名贤小集》钞本所收《罗鄂州小集》(简称小集本)。另自《咸淳临安志》辑得集外诗一首,附于卷末。
全宋文·卷五八三三
罗愿(一一三六——一一八四),字端良,号存斋,徽州歙县(今安徽歙县)人,汝楫子。早以荫补官,绍兴末调临安府新城县监税,又监饶州景德镇税,寻监南岳庙。乾道二年擢进士第,授饶州鄱阳知县,不乐往,主台州崇道观。八年除赣州通判,摄其守事。淳熙六年知南剑州,陛辞奏疏,深中时弊,孝宗嘉纳,从臣交荐,改知鄂州。淳熙十一年卒于任,年四十九。著有《尔雅翼》、《新安志》、《罗鄂州小集》,均存。见《鄂州太守存斋罗公传》(《新安文献志》卷九四)。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36—1199 【介绍】: 宋庆元府奉化人,字元质,一字元宾,号广平。幼有大志,尝补入太学,从张栻、陆九渊、朱熹、吕祖谦等游,刻苦磨厉,未尝少怠。孝宗乾道八年进士。为江西转运司干办公事,教授徽州,被誉为第一教官。荐知平阳县,秩满,通判宜州。理宗淳祐中追谥文靖。有《舒文靖集》、《诗学发微》等。
全宋诗
舒璘(一一三六~一一九九),字元质,一字元宾,号广平,奉化(今属浙江)人。从张栻、陆九渊游。孝宗乾道八年(一一七二),以上舍赐第。历江西转运司干办公事,徽州教授,知平阳县,通判宜州。宁宗庆元五年卒,年六十四。《宝庆四明志》卷九、《宋史》卷四一○有传。
全宋文·卷五八四七
舒璘(一一三六——一一九九),字元质,一字元宾,号广平,明州奉化(今浙江奉化)人。补入太学。从张栻、陆九渊、朱熹、吕祖谦游。举乾道八年进士。淳熙中为信州教授,继为江西转运司干办公事。绍熙中任徽州州学教授,丞相留正称之为当今第一教官。庆元二年知平阳县。五年,通判宜州,寻卒,年六十四。淳祐中,追谥文靖。所著有《舒文靖集》。见杨简《舒元质墓志铭》(《舒文靖公类稿》附录),《宋史》卷四一○有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严州建德人,字子钦,号复斋。私淑陆九渊。孝宗乾道二年进士。官至宁海军节度推官。有《易说》、《广学杂辩》等。
全宋诗
赵彦肃,字子钦,学者称复斋先生,严州建德(今浙江建德东北)人。孝宗乾道二年(一一六六)进士。仕止宁海军节度推官。著有《易说》、《广学杂辨》等,已佚。事见《景定严州续志》卷三。

人物简介

全宋诗
释元聪(一一三六~一二○九),字蒙叟,号蒙庵,赐号佛智,福州长乐(今属福建)人。俗姓朱。年十九去儒入释,从龟峰僧璘游。璘殁,从晦庵慧光学。慧光殁,往见密庵咸杰于焉居,见且庵守仁于长芦,见瞎堂慧远于灵隐,见水庵宗一于净慈,见谁庵宗演于高亭,见佛照德光于光孝,见复庵可宗于保安,以證其所得。密庵迁径山,元聪为第一座,声名益起。年四十,自光孝开堂,为晦庵嗣。后住庐山云居九年。又历住长芦、雪峰、径山。宁宗嘉定二年卒,年七十四。事见《后乐集》卷一八《径山蒙庵佛智禅师塔铭》。今录诗九首。

人物简介

全宋诗
释道枢(?~一一七六),号懒庵,俗姓徐,吴兴四安(今浙江长兴西南泗安)人。初住何山,次移华藏。孝宗隆兴初,诏居临安灵隐寺。后退居明教永安兰若。淳熙三年卒。为南岳下十六世,道场慧禅师法嗣。《五灯会元》卷一八有传。今录诗四十一首。
大明高僧传·卷第七 习禅篇第三之三
释道枢号懒庵。吴兴四安徐氏子也。尝参道场慧禅师得授心印。道业日隆。初主何山移华藏。隆兴初诏迁灵隐。宋孝宗召入内殿赐坐。问曰。禅道之要可得闻乎。对曰。此事在陛下堂堂日用应机处。本无知见起灭之分圣凡迷悟之别。第护正念则与道相应。亡情却物则业不能系。尽去沈掉二病。自忘问答之意。矧今见在般若光明中。何事不成见也。上为之首肯。后以老乞退居明教之永安。逍遥自适。尝题偈于壁曰。雪里梅花春信息。池中月色夜精神。年来可是无佳趣。莫把家风举似人。淳熙丙申八月示微疾书偈而逝。塔于永安。
高僧摘要·道高僧摘要卷一
吴兴四安徐氏子也。尝参道场慧禅师。得授心印。道业日隆。初主何山移华藏。隆兴初。诏迁灵隐。宋孝宗召入内殿赐坐。问曰。禅道之要。可得闻乎。对曰。此事在陛下堂堂日用应机处。本无知见起灭之分。圣凡迷悟之别。第护正念。则与道相应。亡情却物。则业不能系。尽去沉掉二病。自忘问答之意。矧今见在般若光明中。何事不成见也。上为之首肯。后以老乞退居明教之永安。逍遥自适。尝题偈于壁曰。雪里梅花春信息。池中月色夜精神。年来可是无佳趣。莫把家风举似人。淳熙丙申八月示微疾。书偈而逝。塔于永安。
新续高僧传·习禅篇第三之三
释道枢,字懒庵,吴兴徐氏子也。尝参道场慧禅师,得授心印,道业日隆。初主何山,移华藏。隆兴初,诏迁灵隐。宋孝宗召入内殿,赐坐,问曰:“禅道之要,可得闻乎?”对曰:“此事在陛下堂堂日用应机处,本无知见起灭之分,圣凡迷悟之则,第护正念,则与道相应,亡情郤物,则业不能系,尽去沈掉二病,自忘问答之意,矧今见在般若光明中,何事不成见也。”上为之首肯。后以老乞退,居明教之永安,逍遥自适,尝题偈于壁曰:“雪里梅花春信息,池中月色夜精神。年来可是无佳趣,莫把家风举似人。”淳熙丙申八月,示微疾,书偈而逝,塔于永安。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36—1184 【介绍】: 宋临江军清江人,字择之,号克斋。孝宗乾道二年进士。从张栻游,负用世才,栻甚重之。历赣县丞,政最,知兴国县。留正帅蜀,辟为机宜,革除官吏索贿等弊端。后朝议欲用为郡,会病卒。有《克斋集》。
全宋诗
陈琦(一一三六~一一八四),字择之,号克斋,临江军清江(今江西清江西南)人。孝宗乾道二年(一一六六)进士。从张栻游。历衡阳簿、赣县丞。留正帅蜀,辟掌机宜文字。淳熙十一年卒于官,年四十九。事见《诚斋集》卷一二九《陈择之墓志铭》,《宋史翼》卷二一有传。今录诗二首。
全宋文·卷五八四三
陈琦(一一三六——一一八四),字择之,临江军清江(今江西樟树西南)人。乾道二年进士及第。尝与张栻游,栻甚重之。留正帅蜀,辟为机宜,颇有贤能,蜀人交口赞之。淳熙中,除袁州刑狱参军。朝议欲用为郡,会病卒,时淳熙十一年,年四十九。见《诚斋集》卷一二九《陈择之墓志铭》。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饶州鄱阳人,徙居真州,字冠之,自号易足居士。从张孝祥游,性豪放不羁。有《自鸣集》。
全宋诗
章甫,字冠之,自号转庵、易足居士、饶州鄱阳(今江西鄱阳)人。早年曾应科举,后以诗游士大夫间,与韩元吉、陆游、张孝祥等多有唱和。陆游《入蜀记》乾道二年(一一六六)八月二十八日有“同章冠之秀才甫登石镜亭,访黄鹤楼”、“复与冠之出汉阳门游仙洞”记事,略可知其时代游踪。有《易足居士自鸣集》十五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二○,《贵耳集》作十卷),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六卷。事见本集有关诗作。 章甫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自鸣集》为底本,校以《豫章丛书》所收近人胡思敬刊本(简称豫章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全宋文·卷六五二五
章甫,字冠之,自号易足居士,又号转庵,鄱阳(今江西鄱阳)人,徙居真州(今江苏仪徵)。少从张孝祥游,豪放不羁。著有《易足居士自鸣集》十五卷(张端义《贵耳集》卷中云「文集十卷」)。见《直斋书录解题》卷二○,《四库全书·自鸣集》提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