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8118,分1875页显示 上一页 398 399 400 401 402 404 405 406 407 下一页
王吉才(字 伯谦 号 益斋 )
王国器(字 德琏 号 云庵 )
薛汉(字 宗海 号 鸿识 )
释法林(号 了幻 字 竹泉 黄 )
僧昙噩(号 梦堂、酉庵 王 字 无梦 昙噩 佛真文懿禅师 )
张起岩(字 梦臣 号 华峰、华峰真逸 文穆 )
李孝光(字 季和 号 五峰、五峰狂客 )
杨景行(字 贤可 号 十虎 )
杨瑀(字 元诚 号 山居道人 )
梁宜(字 彦中 号 赜斋 )
王士元(字 拙庵 号 具川道人 )
王士毅(字 子英 号 东皋处士 )
贯云石(世称 小云石海涯 号 酸斋、芦花道人 文靖 京兆郡公 )
陶煜(字 明元 号 逍奥山人、白云漫士 )
其它辞典(续上)
彭南起(号 九万 )王吉才(字 伯谦 号 益斋 )
王国器(字 德琏 号 云庵 )
薛汉(字 宗海 号 鸿识 )
释法林(号 了幻 字 竹泉 黄 )
僧昙噩(号 梦堂、酉庵 王 字 无梦 昙噩 佛真文懿禅师 )
张起岩(字 梦臣 号 华峰、华峰真逸 文穆 )
李孝光(字 季和 号 五峰、五峰狂客 )
杨景行(字 贤可 号 十虎 )
杨瑀(字 元诚 号 山居道人 )
梁宜(字 彦中 号 赜斋 )
王士元(字 拙庵 号 具川道人 )
王士毅(字 子英 号 东皋处士 )
贯云石(世称 小云石海涯 号 酸斋、芦花道人 文靖 京兆郡公 )
陶煜(字 明元 号 逍奥山人、白云漫士 )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84—1335 【介绍】: 元吉安路庐陵人,号九万。年十二为道士,长游湖湘。有文名,尤工诗,甚受吴澄知遇。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84—1353 【介绍】: 元漳州路龙溪人,字伯谦,号益斋。笃志古学,尤明典礼。历宁德、安溪二县教谕,升庐峰山长,后迁泉州路学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84—? 【介绍】: 元湖州人,字德琏,号云庵。王蒙父,赵孟頫婿。工诗词。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324 【介绍】: 元温州永嘉人,字宗海。幼力学,有令誉。以青田教谕,迁诸暨州学正。泰定帝时选充国子助教卒。工诗文,尤善于鉴辨古物。有《宗海集》。元诗选
汉字宗海,永嘉人。幼力学有令誉,以青田教谕迁诸暨州学正。始拟北郊制宫悬于杭,众推汉董务,乐成,驿传上之,大臣以太祝荐。延祐五年,待铨京国,辟功德使,授休宁县主簿。将行,祭酒邓文原荐之,遂留止。泰定元年春二月,选国子助教,四月,大驾北幸,用故事赴教上都。八月还,九月三日卒居贤坊寓舍。宗海于古今制度名物创作变易,年考月究,无或有爽。赵文敏公号为鸿识,得古遗器书画,必宗海辨之乃定。与司业虞伯生、博士柳道传友善。其卒也,二君哭之甚哀。鲁子翚志其墓,称其诗律书楷严缜有法,而慎悫不矜,非雅交莫克知也。
人物简介
补续高僧传·习禅篇
法林。别号了幻。台宁海黄氏子。依太虚同公出家。看睦州语有省。参元叟于中竺。洞彻底蕴。东屿在净慈。招分半座。谈说耸震。有古大老之风。竺原在浮山。得师提唱语。称誉不置。寻美以偈。有五百众中居上首。妙解堪作天人师之句。居蒙堂不出户者九年。行省脱欢公。请主万素。迁中竺。至元四年。主灵隐。顺帝锡以金襕法衣。时寂炤在径山。父子同时唱道。五山人以为盛事。大能翔席虚。行院致币焉。师固辞。使者往返不已。师避于会稽山中。行院知不可强。仍请领灵隐。无何退居了幻庵。至正十五年春。感疾。集诸徒叙平生本末。且诫之曰。佛法下衰。无甚于今。宜各努力。吾世缘止于斯矣。书偈曰。七十二年。虚空打橛。末后一句。不说不说。奄然而化。龛留十日。颜色不变。窆全身于松源塔西。塔前古桂。当春吐花。清香满路。见者叹异。侍讲学士黄晋卿。目见其事。书塔铭中。新续高僧传·习禅篇第三之七
释法林,字竹泉,别号了幻,姓黄氏,宁海人也。依法庵太虚出家。因看睦州语有省,白太虚曰:“从生至死,祗是者个,不由别人也。”时东屿海在净慈,招分半座,居蒙堂不出户者九年。行省左丞相脱欢请主万寿,还中竺。元至元间,复迁灵隐,宗风大振。顺帝闻之,赐以金襕法衣。时龙翔虚席,累召不赴,遂避会稽山中。至正十五年二月二日,索笔书偈云:”七十二年,虚空打撅。末后一句,不说不说。”遂奄然而逝。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1285~1373)元末临济宗僧。浙江慈溪人,俗姓王。字梦堂,号酉庵。六岁丧父,奉母命习儒。及长志求出世间法,礼奉化广法院良公为师。二十三岁,礼谒长芦之雪庭传公,剃发受具足戒。后闻元叟行端自中天竺寺移住灵隐寺,前往参谒,大悟,嗣其法,司内记,任径山之书记。至元五年(1339)驻锡于四明咸圣寺,后移住慈溪开寿寺。帝赐号“佛真文懿”。至正十七年(1357),师为瑞光院之开山。八十二岁,编集六学僧传三十卷。洪武二年(1369),以高僧敕住国清,奉号“佛真文懿大师”。洪武三年(1370),帝召见众僧时,师为众僧之首,住天界寺。洪武六年示寂于国清寺,世寿八十九。(六学僧传序、南宋元明僧宝传卷十、增续传灯录卷四、佛祖纲目卷四十一、五灯严统卷二十二、宋学士集卷三十三)p6239。《元无见睹和尚塔铭》:“天台山景德国清禅寺住持佛真文懿大师昙噩撰文”。补续高僧传·习禅篇
昙噩。字无梦。自号酉庵。慈溪王氏子。祖申。举进士于宋。父禄。任于元。母周夫人。师生六岁而丧父。夫人命从乡校。师游气岸高。骞有一日千里之意。无书不探。学文于胡长孺。藻思浚发。纵横逆顺。随意之所欲言。声名顿出诸老生上。已而心有所感。叹曰。攻书修辞。此世间相尔。曷若求出世法乎。遂别夫人。走长芦礼雪庭传公。薙发为僧。春秋二十有三矣。具戒后。游心于教。复弃教而即禅。及雪庭迁灵隐。师往侍焉。雪庭示寂。元叟端公。来补其处。元叟。风规严峻。非宿学之士。莫敢闯其门。师直前咨叩。了无畏惧。机锋交触。情想路绝。自一转至于六七。语愈朗烈。元叟欣然颔之。延佑初。诏建水陆大会于金山。名浮屠贤士大夫毕集。师佐元叟。敷陈法要。及与群公辩论。义趣英发。莫不推敬。镇南王闻之。延至广陵。尊礼备至。弥年方遣重纪。至元五年。浙东帅阃。合府公邑令。请师出世庆元之保圣。再迁慈溪之开寿。三转于国清。师所至。皆以荷担大法为己任。煅炼学徒。孳孳如不及。多有开悟之者。瑞龙院。易甲乙住持为禅刹。师为开山。院因赖以增重。直与名伽蓝相齐。海上飓风发。骤雨如注。层楼修廊俱仆。师所居亦就压。人意师齑粉矣。亟撤其覆索之。一钜木横支榻上。师危坐其下。若神物为之护者。师凡四坐道场。去留信缘。皆略无凝滞。不久引退。丛林慕其名德之高。每辟室以居之。师教戒诸徒曰。吾与尔等。研究空宗。当外形骸忘寝食。以消累劫宿习。然后心地光明耳。自是日唯一食。终夜凝坐。以达于旦。洪武二年。就有道徵。馆于天界寺。既奏对。上悯其年耄。放令还山。越四年。无疾而终。年八十有九矣。遗言云。三界空华。如风捲烟。六尘幻影。如汤浇雪。亘古亘今。唯一性独存。吾之幻躯。今将入灭。灭后阇维。煅骨为尘。不可建塔以累后世。师修身广颡。昂然如鹤峙鸡群。文思泉涌。有持卷轴求诗文者。积如束笋。当风日晴美。从容就席。纵笔疾挥。须臾皆尽。长短精觕。无不合作。袁文清公。尝指师谓人曰。此阿罗汉中人也。观其为文。骎骎逼古作者。渡江以来。诸贤蹈袭苏李。以雄快直致为誇。相帅成风。积弊几二百年。不意山林枯槁之士。乃能自奋至于斯也。翰林学士张公翥曰。噩师。仪观伟而重。戒行严而洁。文章简而古。禅海尊宿。今一人耳。其为缙绅所推许。类若此。师平生著作甚富。悉不存稿。晚年重修历代高僧传。笔力遒劲。识者谓。有得于太史迁。日本国王。虽僻在东夷。亦慕师道行。屡发疏迎致之。师坚不往。王与左右谋。欲劫以归。浙江宣慰使完者都。藏之获免。自是厥后。凡遇师手迹。必重购之而去。且诧其能放异光云。其为海外所钦重如此。南宋元明禅林僧宝传·卷十
禅师梦堂。名昙噩。与楚石琦。同籍明州。琦出象山朱氏。噩出慈溪王氏。同出元叟之门。同赴明君之诏。噩之祖父。以仕显家。贵且富。罗绮交错。噩生其间。为童时。喜衣布裘。喜餐蔬食。喜坐静舍。目不遍眨。如在定僧伽。然与世交。谈吐风云。变幻莫状也。于诸子史。一阅不再。因游郡城延庆讲堂。见六祖坛经。遂窃怀归翻读。连日夕不释手。乃至忘餐寝。竟辞脱发。父兄莫能阻之。具戒。遍历禅丛。乃罢参于径山。噩事径山既久。名知林下。深圣禅寺请噩。噩则欣然肯来。居无何迁开寿。谙熟典故。师僧皆从之。噩画一规曰。僧堂内外有阅经书者。罚油若干。一僧每逢朔望。纳油库司。读梵网经。一僧纳油。读传灯录。一僧纳油读易。噩笑而怜之曰。立法之弊。宁至此乎。及移居天台国清寺。年垂七十矣。耳聪目察。敷扬宗旨。有道衲子趋焉。元顺帝赐号佛真文懿禅师。年八十有八。赴明天子之诏。馆南都天界。天界金白庵。名驰当世。学冠诸老。与噩夜话。词气尽索。退而雅称曰。此翁齿牙带戟。不可与争衡也。噩南归。虚其名位。而规训门人。复说偈曰。吾有一物。无头无尾。要得分明。涅槃后看。泊然示化。时洪武辛亥。其年八十九矣。 赞曰。楚石愚庵梦堂行道。际遇于离乱之秋。俱持风采。称为狂澜砥柱。暮年感有国者与交游。光鲜元叟家声。虽三公一时之方便。于法门则有力焉。经云。但以假名字而引导之。此之谓也。新续高僧传·灵感篇第六之二
释昙噩,字无梦,亦号梦堂,晚题所居曰“西庵”。姓王氏,慈溪人也。依净慈雪庭传薙发受具。台衡贤首慈恩诸文,昼夜研磨,不知有饥渴寒暑。及雪庭迁灵隐,仍侍左右。雪庭寂后,元叟端来补其处。风规严峻,非宿学莫故闯其门。噩值前咨叩,自一转至于六七转语,机锋交触无畏,端颔之,命掌内记。与群侣辩论,莫不推敬。元至元初,出主庆元宝圣,迁鄞之开寿、台之国清,后居瑞龙。一日飓风骤雨,殿宇俱仆,噩所居亦就压。人意其齑粉矣,掘覆索之,一巨木横支榻上,噩危坐其下,若有神物为之呵护者。噩凡四坐道场,不久即退。尝游越中,诗人刘梦熙、唐处敬辈集曹娥祠。噩敝衣坐船尾,众方分韵赋诗,殊不相顾。俄而作礼曰:“有剩韵乞布施一字。”拈蕉字与之。噩即应声赋诗云:“平明饭罢促高梢,撑出五云门外桥。离越王城一百里,到曹娥渡十分潮。白翻睛雪浪花舞,绿弄晚风蒲叶摇。西北阴沈天欲雨,卧听篷韵学芭蕉。”众惊曰:“公非噩梦堂乎?”遂邀入社。明洪武三年,诏徵奏封,闵其年耄,敕令还山。日本国王慕其道行,屡发疏请,欲迎致之,噩坚不往。凡遇噩手写经论,必重购之而去,且诧其放异光云。越四年,谓其徒曰:“吾有一物,无头无面。要得分明,涅槃后看。”言讫歛目,趺坐而终。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85—1353 【介绍】: 元济南人,字梦臣,号华峰。博学能文,尤工篆隶。初以察举为福山县学教谕,一度摄县事,听断明允。仁宗延祐二年进士第一,除同知登州事。改集贤修撰,历国子监丞、监察御史。丞相倒刺沙诬陷御史台臣,力争于泰定帝前,事乃得释。历侍御史、燕南廉访使,搏击豪强,不少容贷。顺帝时诏修辽、金、宋三史,入翰林为承旨,充总裁官。以熟于金代掌故及宋儒道学原委,于史稿多所改正。史成致仕。有《华峰漫稿》、《华峰类稿》、《金陵集》元诗选
起岩,字梦臣,其先章丘人,徙家济南。中延祐乙卯进士,除同知登州事,改集贤修撰,转国子博士,升监丞,进翰林侍制,兼国史院编修官。丁内艰,服除。拜监察御史,迁中书右司员外郎,进左司郎中,拜太子右赞善。丁外艰,服除,改燕王府司马,拜礼部尚书,知制诰兼修国史,知经筵事。擢江南行台侍御史,入为中台侍御史,转燕南廉访使,升江南行台御史中丞,拜翰林学士承旨。俄拜御史中丞,诏修辽、金、宋三史。复入翰林为承旨,充总裁官,积阶至荣禄大夫。史成,上疏乞骸骨归,卒年六十九,谥文穆。梦臣面如紫琼,美髯方颐,而眉目清扬可观。博学有文,熟于金源典故,史官立言未当,梦臣据理窜定,深厚醇雅,理致自足。善篆、隶,自号华峰真逸,有《华峰漫稿》、《类稿》、《金陵集》若干卷。先是至元乙酉三月乙亥,太史奏文昌星明,文运将兴。时元世祖行幸上京,明日,仁宗降生于儒州,是夜梦臣亦生。其后仁宗践祚,始诏设科取士。及廷试,梦臣遂为第一人。论者以为非偶然也。维基
张起岩(1285年—1353年),字梦臣,号华峰。元朝历城(今山东济南)人。祖先为章丘人,五世祖时迁至禹城(今山东省禹城县),高祖张迪徙至历城。起岩为延佑二年(1315年)左榜进士第一名。历官侍御史。泰定时,为监察御史,与丞相倒剌沙不合。文宗时,拜礼部尚书,再转中书参议。至元年间,担任南台御史,后入中台,再转为燕南廉访使。至正十三年(1353年)卒。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元温州乐清人,字季和,号五峰。少博学,笃志复古,隐居雁荡山五峰下,从学者众。顺帝至正初,以秘书监著作郎召,进《孝经图说》,升秘书监丞。以文名,法古人而不趋世尚,非先秦两汉语弗道。卒年五十二。有《五峰集》。元诗选
孝光,字季和,温州乐清人。少博学,笃志复古,隐居教授,白野泰不华常师事之。行台御史屡荐居馆阁,至正七年,诏徵隐士,以秘书监著作郎召,与完者图、执礼哈琅、董立同应诏赴京。召见于宣文阁,进《孝经图说》,顺帝大悦,赐上尊。明年,升文林郎秘书监丞,卒于官,年五十二。所著诗文曰《五峰集》。季和为人,美髯伟干,茅山张伯雨赠诗,有:「孰与言诗李髯叟,载闻新作过黄初」之句。居雁荡山五峰下,自号五峰狂客。尝曰:余家距雁山五里近,四方客游者,或舍止吾家,岁率三四至山中。一日与张子约、陈叔夏从家僮两,持衾绸杖屦,时落日射山,归鸟相呼,殆不类人世,灯下相顾,苍然无语。夜半,取酒沾醉,设榻对卧,不知岩下宿也。有《雁山十记》。词学图录
李孝光(1285-1350) 字季和,号五峰。温州乐清人。时人语云:"前有虞(集)范(椁),后有李(孝光)杨(维桢)。"维桢举本朝作者四人,亦以孝光与姚燧。吴澄、虞集并称。有《五峰集》、《五峰词》。御选元诗姓名爵里
字季和,温州乐清人。至正中以隐士徵授秘书监著作郎迁文林郎秘书监丞有五峰集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元吉安太和人,字贤可。仁宗延祐二年进士,授赣州路会昌州判官。教民穿井以饮,筑瓦屋代茅舍,民始免于疾疠火灾。豪民十人,号十虎,干政害民,悉捕置之法。创学礼士,文教大兴。调永新州判官,升抚州路总管府推官,转湖州路归安县尹,皆有惠政。以翰林待制致仕。卒年七十四。维基
杨景行,字贤可,元朝吉安太和州(今江西泰和县)人。元仁宗延祐二年(1315年)登进士第,为赣州路会昌州判官。他教百姓凿井作为饮水,烧制陶瓦作屋取代茅舍,当地百姓免于疾疠火灾。有豪民十人,号称十虎,干政害民,他全都捉拿法办。创学礼士,文教大兴。调为永新州判官,转任抚州路宜黄县尹,平反冤狱数十件。升为抚州路总管府推官,揭发隐藏罪行。担任湖州路归安县尹,清理荒田赋税。以翰林待制、朝列大夫致仕。七十四岁去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85—1361 【介绍】: 元杭州人,字元诚。文宗天历间擢中瑞司典簿,改广州路清远县尹,以廉慎,超授太史院判官。累迁建德路总管。至郡,视之如家,民亦视之如父母。升浙东道都元帅。有《山居新话》。御选元诗姓名爵里
字元诚,钱唐人。以篆学召见累官建德总管晚号山居道人
人物简介
御选元诗姓名爵里
字彦中,号赜斋,茌平人。延祐二年赐进士,及第,累迁国子助教,出知峄州,移顺州,历儒学提举。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元临汾人,字拙庵,号具川道人。仁宗延祐二年进士,知吉州。历官风宪,迁国子司业,以崇文少监致仕。有《拙庵集》。元诗选
士元,字拙庵,临汾人。登延祐二年张起岩榜进士第,知吉州,历官风宪,迁国子司业,以崇文少监致仕。自号具川道人,所著有《拙庵集》。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85—1356 【介绍】: 元绍兴馀姚人,字子英,号东皋处士。尝任芦花场典史,后弃去。从黄叔英游,益知道德性命之奥,自是学愈粹,而行愈高。居家不仕,行游湖山间。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86—1324 【介绍】: 元畏兀儿人,本名小云石海涯,父名贯只哥,遂以贯为氏,号酸斋,别号芦花道人。膂力绝人,能持槊跃上疾驰之马,越二跨三,运槊生风。又好读书,为文不蹈袭故常,善草、隶书。尤工散曲。初袭父职为两淮万户府达鲁花赤,后以官职让其弟。仁宗即位,上疏条六事。拜翰林侍读学士、知制诰同修国史。不久,辞官归江南,寓钱塘,变诡姓名,易服色,卖药市中,人无有识之者。卒谥文靖。有《贯酸斋诗集》、《直解孝经》及与徐再思同撰之《酸甜乐府》。元诗选
小云石海涯,畏兀儿人,阿里海涯之孙。父名贯只哥,云石遂以贯为氏,号酸斋。年十三,膂力绝人,使健儿驱三恶马疾驰,持槊立而待,马至腾上之,越二而跨三。运槊生风,观者辟易。或挽彊射生,逐猛兽,上下峻阪如飞,诸将咸服其趫捷。稍长,折节读书。初袭父官为两淮万户府达鲁花赤,镇永州,一日,解所绾黄金虎符,让弟忽都海涯佩之。北从姚燧学,燧见其古文峭厉有法,及歌行、古乐府慷慨激烈,大奇之。俄选为英宗潜邸说书秀才。仁宗践祚,拜翰林侍读学士、中奉大夫、知制诰,同修国史。乃称疾辞还江南,泰定元年五月八日卒,年三十九,赠集贤学士、中奉大夫、护军,追封京兆郡公,谥文靖。酸斋晚年为文日邃,诗亦冲澹,草隶等书,变化古人,自成一家。其视死生若昼夜,绝不入念虑。临终有辞世诗云:「洞花幽草结良缘,被我瞒他四十年。今日不留生死相,海天秋月一般圆。」洞花、幽草,盖二妾名也。酸斋休官辞禄后,或隐屠沽,或侣樵牧,常于临安市中立碑额「货卖第一人间快活丸」,人有买者,展两手,一大笑示之,领其意者,亦笑而去。一日,钱唐数衣冠士人游虎跑泉,饮间赋诗,以「泉」字为韵,中一人但哦「泉、泉、泉」,久不能就,忽一叟曳杖而至,应声曰:「泉泉泉,乱迸珍珠个个圆。玉斧斫开顽石髓,金钩搭出老龙涎。」众惊问曰:「公非贯酸斋乎?」曰:「然、然、然。」遂邀同饮,尽醉而去。其依隐玩世多类此。词学图录
贯云石(1286-1324), 原名小云石海涯。父名贯只哥,遂以贯为氏,初号疏仙,后改号酸斋,又号芦花道人。畏吾(今维吾尔族)人。卒,追封京兆郡公,谥文靖。能诗善书,尤工散曲。有《酸斋集》。存词二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86—1358 【介绍】: 元台州路黄岩人,字明元,号逍奥山人,又号白云漫士。陶宗仪父。从周仁荣学,历归安县典史,改上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