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991,分67页显示 上一页 57 58 59 60 61 63 64 65 66 下一页
王恭(字 安中 号 皆山樵者 )
玉山樵者
郑和(字 肃雍 世称 长者 )
也密力火者
释善坚(号 古庭 丁 善坚 栴檀尊者 )
戴鳌(字 时镇 号 静山 世称 长者 )
王辅(字 良佐 世称 长者 )
李翔(字 举南 号 渔樵适者 )
宗道者(别称 悟空 )
洪富(字 国昌 号 新斋 世称 长者 )
梅月(世称 长者 字 双清 )
凌敷(字 达夫 世称 长者 )
刘锐(号 海村 木者 )
李仲芳(号 款识者 )
其它辞典(续上)
钱鼒(字 德铉 号 云山樵者 )王恭(字 安中 号 皆山樵者 )
玉山樵者
郑和(字 肃雍 世称 长者 )
也密力火者
释善坚(号 古庭 丁 善坚 栴檀尊者 )
戴鳌(字 时镇 号 静山 世称 长者 )
王辅(字 良佐 世称 长者 )
李翔(字 举南 号 渔樵适者 )
宗道者(别称 悟空 )
洪富(字 国昌 号 新斋 世称 长者 )
梅月(世称 长者 字 双清 )
凌敷(字 达夫 世称 长者 )
刘锐(号 海村 木者 )
李仲芳(号 款识者 )
人物简介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德铉,自号云山樵者,云间人。洪武初,举人才授国子学录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福建长乐人,一作闽县人。字安中,自号皆山樵者。少游江海间,中年葛衣草履,归隐于七岩山,凡二十年。永乐四年,以荐待诏翰林。年六十余,与修《永乐大典》,授翰林院典籍。为闽中十才子之一。有《白云樵唱集》、《草泽狂歌》。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安中,自号皆山樵者,闽县人。永乐四年,用荐待诏翰林,授典籍,有《白云樵唱》、《凤台清啸》、《草泽狂歌》诸槁。明诗纪事·甲签·卷十
恭字安中,自号皆山樵者,闽县人。永乐初以儒士荐修《大典》,授翰林典籍。有《白云樵唱》、《凤台清啸》、《草泽狂歌》。(《四库总目》:恭吐言清拔,不染尘俗,得大历十子之遗意。 《闽书》:王安中寓居长乐,采樵行歌,自号皆山樵者。文庙时修《永乐大典》,郑定、高廷礼交荐之,强起至京,年六十馀矣。同郡王称戏谓曰:「君无以会稽章绶故来耶?」恭答曰:「山中斧柯,幸自无恙。」《大典》成,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就归,益徜徉丘壑,足迹殆遍。有诗数十卷。庐陵解缙称其布衣萧然,不慕荣宠,强起决去,若朝阳孤凤。 《国雅》:王安中思多凄怨,托喻颇深。如《塞下》云:「嘶马边尘黑,鸣笳陇日昏。」《昭君》云:「身随胡地远,心是汉宫愁。」 《寒村》云:「古路无行客,闲门有白云。」《鹧鸪》云:「长沙有迁客,莫向雨中啼。」《老马》云:「只今弃掷寒郊路,犹自悲鸣向主人。」读此例数篇,俱堪泪下。 徐渤《闽画记》:赵景哲工水墨山水,师法二米。王恭题其画云:「濡毫不见米南宫,墨客犹传宝晋风。应有离忄罥何处著?尽随残雨上青枫。」可以知其风旨矣。 田按:安中诗亦是唐调,设色选声,妙极镕匠,与王虚舟可抗行,二人品次,在子羽之下,漫士之上。安中以六十出山,旋投牒归,其《咏白头翁》云:「竹下棠梨花渐稀,白头相对语依依。五陵年少多金弹,莫恋残春忘却飞。」可谓善于自喻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初人,佚名。建文逊国后,居金华之东山,终身麻衣戴笠。尝为王姓者题诗曰“宗人”,故疑其姓王。
人物简介
维基
郑和(15世纪—15世纪),字肃雍,福建漳州府龙溪县人。郑和是正统九年(1444年)的举人,十三年(1448年)成进士,获授户部主事,妥善管理天津粮仓出纳;升郎中,参与编修《英宗实录》,外任为云南布政司参议,在当地查察民情,因俗而治,让当地人歌颂,奉表入京时在旅舍去世。郑和个性朴厚,和人言若不出口,自身澹泊如儒生;又孝顺继母,称人善而隐人恶,人称长者。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时吐鲁番王。曾兼并火州、柳城等地,势力日强。景泰三年、天顺三年均遣使入贡。
人物简介
补续高僧传·习禅篇
善坚。姓丁氏。永乐甲午。生于滇城南郭。其夜红光异香。充盈户室。十岁入五华寺。礼宗上人为师。易名善贤。十九参柏岩禅伯。自是习坐不辍。岩异之。勉持观音名号。宣德二年。巡按御史张公善相。谓诸老宿曰。此子。非凡间人。三十后当佩祖印。诸德宜善视之。庚戌走金陵。谒无隐道和尚。示师万法归一话。力究数年。偶阅圆觉经。至身心俱幻。划然自释。云。离此身心。谁当其幻。目前境物。非我之留。死去生来。安可息也。乙卯抵贵州拥萝山。因入蜀。胁不至席者数年。遂大悟。正统间。无际奉诏住隆恩。师袖香见之。获印记。付信衣拂子。更号古庭。天顺间。住浮山。从化者众。师之玄言妙行。不获悉纪。观师所著閒閒歌。则知其槩矣。歌曰。君不见我閒处。我閒閒处閒閒馀。叠嶂重峦锁碧居。松头每夜银蟾晖。放出清光炤我闺。望高巅见远水。千山万山何已矣。环烟四绝境空如。坐卧繇吾心自主。閒中閒谁理会。山中更有深深地。雨过山青色更佳。满岩烟雾多苍翠。禅欲参道欲学。不学不参惟快活。绝无人事与相关。雅有鸟猿声聒聒。这閒翁何所据。年来日去谁相似。聪明知解没些儿。破衲蒙头惟一味。君不知我閒趣。万论千经徙指注。世尊良久落人机。见影追风犹累坠。不无无何有有。一见明星颠倒走。铁牛日午过秦川。木马追风夜半吼。间自在身几几。百年之事一弹指。富贵功名总属空。古今多少皆如此。众生心诸佛性。生生死死何时定。老胡掘地陷人坑。似与钵盂安把柄。閒中閒说向人。但得心安莫虑贫。眼空四海无相识。唯见依依岭畔松。閒散诞忒蹉跎。未尝开口念摩诃。总是閒情閒不过。大平无事且閒歌。又有山云水石集。盛行于世。暮年返滇。建归化禅林。以弘治六年癸丑七月二十日迁化。肉身如生。四众龛而奉之。新续高僧传·习禅篇第三之九
释善坚,字古庭,姓丁氏,滇城南廓人也。诞生之夜,红光盈室,异香弥户,邻里惊叹。甫及龀龄,便乞出家。年当就傅,入五华寺礼慈宗为师,命名善贤。初习禅观,坐持不辍,慈甚异之,勉诵圣号。年十六,走金陵谒无际,示万法归一语,参究精诚,兀兀达旦,胁不至席。一日,看《圆觉经》至身心俱幻处,砉然自释,因太息曰:“离此身心,谁当其幻。”年十九,复礼柏岩,更名善坚。逾年,受具足于古杭戒坛。明正统十年,始造金台,乃恍然曰:“目前境界,非我所留,死去生来,安可息也。”遂尔心地豁明。寻复参无际,證明大事,一见,喜曰:“吾法自子大行于世。”赐号“古庭”,付之法服,为临济二十三世。且命之曰:“先师慧命,勿令断绝。”坚聆其言,如怖惊雷,两手掩耳,頫首而退。后住锡皖桐浮渡山华严寺,大兴法会,道望日崇。已而返滇,建归化寺,滇南禅风由此复振。尝移母柩就葬,拈香遥咒,冀得超登,俄而祥云弥空,冉冉西向,久之方息,见者惊愕,叹为诚感。以明弘治六年癸丑七月二十日,集众说偈,瞑然而逝。年八十馀,腊七十。立塔寺南,滇人敬礼至今不衰,明季谥曰栴檀尊者。今更名法幢寺。所著有语录、名山云水诸集。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72—1559 【介绍】: 明浙江鄞县人,字时镇,号静山。戴槚子。为人孝友慈惠,人称长者。弘治十二年进士。知太和县,调兴化,为吏有政声。升浔甸知府,兴学课士,郡中风气渐变。被论归。甬上耆旧诗·卷十四
字时镇,号静山。七岁能解书义。弱冠举于乡,中进士,出知太和县,改知兴化。适大祲,民至相食。公请粟三万馀石,赈民二万六千有奇,瘗道莩二千三百有奇。收遗弃小儿,官为哺养,病者与药,田者给种,逋者缓其征,荒政为时所法。稍迁刑部,出知寻甸府,罢归。公同母弟鲸、鱀、䲀,皆由甲科起家,兄弟相友爱,海内谈以为盛。公里居,以敦让教宗族,谨祠事,凡先庙祭器俱经重造,人以是重之。卒年八十八。维基
戴鳌(1472年—1559年),字时镇,号静山,浙江宁波府鄞县人,同进士出身。弘治十二年(1499年)登己未科进士。授直隶太和县知县,后调任兴化县知县,均能使盗息民安。升韶州府同知,任南京刑部员外郎、云南寻甸府知府。特别是在云南任上,因当地偏僻穷困,百度未举,戴鳌兴学造市,始筑城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永平府滦州人,字良佐。弘治十二年进士。正德时为河南按察副使。以拒刘瑾横索,瑾怒,中以他事,谪阳城知县,遂以疾乞休。维基
王辅(15世纪—16世纪),字良佐,直隶永平府滦州人,民籍。王辅是弘治十一年(1498年)戊午科举人,联捷十二年(1499年)己未科三甲189名进士。授行人司行人,两次出使藩府。擢升南京监察御史,迁河南副使。正德五年(1510年)正月因邓炳案被降职调外任,谪山西阳城县知县,迁户部主事,历员外、郎中,复升河南副使,以疾乞归,乡人称为长者,祀乡贤。
人物简介
全粤诗·卷二三五
李翔,字举南。新会人。明武宗正德二年(一五○七)举人,世宗嘉靖二年(一五二三)进士。历官衢州府推官、刑部主事、南京吏部文选司主事、兵部员外郎中、邵武府知府。挂冠归,自号渔樵适者,推明性命理气之原,阐所独得,著有《似说》、《閒稿》。清顾嗣协《冈州遗稿》卷三有传。维基
李翔(1479年—1543年),字举南,广东广州府新会县潮连乡人,军籍。治《易经》,行四,正德二年(1507年)广东乡试第二十六名举人,年四十五岁中式嘉靖二年(1523年)癸未科会试第八十三名,第三甲第二百五十名进士。授衢州府推官,擢升主事。官至福建邵武府知府,嘉靖十一年(1532年)正月考察留用。
人物简介
补续高僧传·杂科篇
宗道者。观城人。人以悟空呼之。土木形骸。不识一字。仅能口诵金刚心经。而淳谨敦信。其中莫能测也。事铁佛元明上人为弟子。供薪水之役。惟诵金刚心经。琅琅不辍。二十六七。别元明游方。遍历晋宋荆楚关陕河洛之间。寻师择友。汲汲如渴。中止考城。一住十年。正德辛未。有流寇之变。南北骚然。道者还里。居圆觉寺。既而寓依城北马氏。又徙张太常南园。不住则已。住必十馀年。始行人敬之如佛。在张园时。年已一百有八岁矣。其健旺异尝。望之如古松怪石。行止不携杖。耳目聪明如少壮人。初騃钝。后颇谙事了了。居恒无所为。唯冥然兀坐而已。有叩以所养者。无一言相證。但道不知有人欲事。或讥之曰。此渴睡僧何足重。北山野史解嘲曰。冥然兀坐。不知人欲。此外更有何法门也。后不知所终。 枯木倚寒岩。三冬无煖气。信是死汉机轴。若遇明眼。定遭摈出烧庵。大都道在用处。用处在死处。今之学道者。曾不求死。何处有活。必至自诳自误。若遇明眼。又不知作何遣发。然则死汉。亦大费一番工夫。但心光不发。受人简点。须是婆儿始能勘验尔。我抹杀他不得。
人物简介
维基
洪富(1488年—1560年),字国昌,号新斋,福建晋江人,祖籍江西乐平,进士出身。早年受业于蔡虚斋门人吴铨、林同门下,专心研究《易学》。福建乡试第五十七名举人,嘉靖八年(1529年)登己丑科二甲进士。洪富未登第时,任国子监祭酒的严嵩,曾聘他为儿子严世蕃的老师,后来严嵩官至内阁首辅,大权在揽,洪富却不因私人关系登门拜谒,营谋官职,因此人人都很看重他的为人。授刑部主事,历郎中,出任雷州府知府,宪副吴玭的手下杀了人。洪富按律将其处以死刑。吴玭却偏袒手下,要求洪富放人,洪富不肯。吴玭大怒,另派官员办理此案,洪富坚决表示,如果不依法办案,他也不要头上的这顶乌纱帽了,结果罪犯被依法判了死刑。后升任两浙转运使。任内有巡盐御史唐臣,几次暗示洪富,想索贿赂,洪富却说“我怎么能靠贪污来讨好上司呢?”御史大怒。刚好有个商人的儿子来上诉,说他父亲二十多年前交了一笔盐税,因得病死去没有买盐,要求如数批给购盐的份额,洪富经查明为事实,如数发给商人的儿子购盐的盐引。御史得知此事后,把商人的儿子抓去严打拷问,迫他承认向洪富行贿,那商人的儿子被打得体无完肤。说:“打死我也罢,我怎敢污蔑清官?”后丁内艰,服除补两淮转运使。半年后,擢四川参政。兵部左侍郎张岳总督湖、贵、川、滇四省军务,在四川境内征饷、徵兵,四川巡抚李香不答应,洪富据理力争,导致他与上司两不相容,遂决意辞官归里。洪富回家后,深居简出,以诗书自娱,以诚心笃行教诲乡人,人称长者。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贵州普定卫人。嘉靖五年进士。历官川南道宪副。生平持躬谦让,人称长者。民间有梅月双清之谣。维基
梅月,字双清,贵州普定卫人。嘉靖五年(1526年)丙戌科进士,历官四川按察司川南道副使,民间有「梅月双清」之谣。致仕归,卒于家,入祀乡贤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浙江归安人,字达夫。凌晏如季子。性爽朗尚义,人称长者。郡中屡请乡饮,不赴,舅氏方显达,亦无所请求。
人物简介
槜李诗系·卷十一
锐,字蓄之,号海村。其先关中人,状貌丰伟,慷慨自负。以世胄袭海宁卫指挥使。莅事严毅,人莫敢犯。虽系出勋阀,而学问淹洽,与瀛洲诸老赓和,有春台集。锐有家奴名木者,善射,应弦命中。一日有水鹳集于资胜寺,鸱吻木弋之,贯其左翮,鹳带箭而翔中庭,锐命拔其矢饲之,旬日鸣舞而去。咸谓德感云。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蓄之,海盐人。世袭海宁卫指挥使有春台集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常州府宜兴人。李茂林子。为名陶工时大彬高足弟子。制渐趋文巧,其父督以敦古。仲芳尝手一壶视其父曰:“老兄,这个何如?”俗因呼其所作为“老兄壶”。以后风气终于以文巧相竞。今所传大彬壶,亦有仲芳所作由大彬自署款识者。时人有“李大瓶,时大名”之语。一时与时大彬、徐友泉并称壶家三大妙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