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502,分34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6  7  8  9 下一页
词典(续上)
耕渔
废耕
耕道
耕地
朝耕
杂耕
牛耕
耕战
火耕
耕莘
岩耕
返耕
耕叟
耕植
耕籍
《漢語大詞典》:耕渔(耕漁)
耕种与捕鱼。吕氏春秋·慎人:“ 舜 之耕渔,其贤不肖与为天子同。”后汉书·周燮传:“常肆勤以自给。非身所耕渔,则不食也。”
分類:耕种捕鱼
《国语辞典》:废耕(废耕)  拼音:fèi gēng
废弃耕田和种植。
《漢語大詞典》:耕道
(1).耕作的方法。吕氏春秋·审时:“是以人稼之容足,耨之容耨,据之容手,此之谓耕道。” 毕沅 校注:“《亢仓子》作‘耨之容耰,耘之容手’。”
(2).谓致力于研求道之真谛。 汉 扬雄 《法言·学行》:“耕道而得道,猎德而得德,是穫饗已。”
《國語辭典》:耕地  拼音:gēng dì
1.可种植农作物的土地。如:「他家的耕地相当肥沃。」
2.耕种田地。唐。王建〈原上新居〉诗一三首之五:「借牛耕地晚,卖树纳钱迟。」
《骈字类编》:朝耕
元 袁介 踏灾行 延祐七年三月初,卖衣买得犁与锄;朝耕暮耘受辛苦,要还私债输官租。
《漢語大詞典》:杂耕(雜耕)
谓屯田之兵与居民杂居。 唐 杜甫 《谒先主庙》诗:“杂耕心未已,欧血事酸辛。” 仇兆鳌 注引蜀志:“ 亮 与 司马懿 对於 渭南 ,每患粮不继,分兵屯田,为久驻之基,耕者杂於 渭 滨居民之间,百姓安堵,军无私焉。” 宋 杨万里 《望楚州新城》诗:“全盛向来无孔道,杂耕今是一雄藩。” 清 钱谦益 《寄赠下邳李条侯》诗之二:“按部风声餘草木,杂耕心血长桑麻。”
《漢語大詞典》:牛耕
以牛耕地。山海经·海内经:“ 稷 之孙曰 叔均 ,始作牛耕。” 郭璞 注:“始用牛犂。”后汉书·循吏传·任廷:“ 九真 俗以射猎为业,不知牛耕。” 李贤 注引汉书:“搜粟都尉 赵过 教人牛耕。” 郭沫若 《中国史稿》第二编第四章第二节:“这时候,牛耕也进一步推广了。 孔丘 弟子 冉伯牛 名 耕 、 司马耕 字 子牛 , 晋国 有力士名 牛子耕 ;牛与耕相连,用作人名,说明以牛耕田已经是人们所习见的事物了。”
分類:耕地郭璞
《漢語大詞典》:耕战(耕戰)
指农耕与战争。古代重视农耕和战争,并主张两者相结合。《商君书·慎法》:“故吾教令:民之欲利者非耕不得,避害者非战不免。境内之民,莫不先务耕战,而后得其所乐。”史记·范雎蔡泽列传:“ 吴起 为 楚悼王 立法……禁游客之民,精耕战之士。” 汉 王充 论衡·非韩:“夫儒生礼义也,耕战饮食也,贵耕战而贱儒生,是弃礼义求饮食也。”
《國語辭典》:火耕  拼音:huǒ gēng
在热带地区,有些居民砍伐草木,并开辟耕地。俟草木枯萎后烧成灰烬,以灰烬为肥料,种植作物的耕作方式。也称为「游耕」。
《國語辭典》:火耕水耨  拼音:huǒ gēng shuǐ nòu
一种流行于江南一带的耕种方式。先将杂草烧去,然后引水灌溉,种植水稻,待杂草与稻长至七、八寸高时,全部芟除杂草,再灌水入田,草死而稻长。见《史记。卷三○。平准书》。也称为「火耕流种」、「火耕水种」。
《漢語大詞典》:耕莘
相传 伊尹 未遇 汤 时耕于 莘 野,隐居乐道。见《孟子·万章上》。后用为典实。 宋 魏了翁 《送从子令宪西归》诗:“须知陋巷忧中乐,又识耕 莘 乐处忧。” 明 吴骐 《汉昭烈》诗:“金甌付托耕 莘 佐,玉几弥留《顾命》篇。” 清 洪楝园 《后南柯·檀谋》:“这係耕 莘 圣,当年记下,诗书所载总无差。”
《漢語大詞典》:岩耕(巖耕)
耕种于山中。借指隐居。语本 汉 扬雄 《法言·问神》:“ 谷口 郑子真 ,不屈其志而耕乎巖石之下,名震于京师。” 南朝 宋 颜延之 《车驾幸京口侍游蒜山作》诗:“空食疲廊肆,反税事巖耕。” 唐 宋之问 《陆浑山庄》诗:“归来物外情,负杖閲巖耕。” 宋 朱熹 《六月十五日诣水公庵雨作》诗:“归路緑泱漭,因之想巖耕。”
《漢語大詞典》:返耕
(1).指屯田耕种。古代军人来自务耕之农,令其耕种,故曰“返耕”。晋书·秃发傉檀载记:“ 蒙逊 怒,筑室返耕,为持久之计。”
(2).归耕,归隐。 宋 叶适 《毛积夫墓志铭》:“年过五十矣,气惰将衰,血燥将臞,宜返耕筑室,以顺天命。”
《漢語大詞典》:耕叟
老农。 宋 周密 齐东野语·薰风联句:“征夫耕叟方奔驰作劳,低垂喘汗於黄尘赤日之中,虽有此风,安知所谓凉哉?” 明 张宁 《方洲杂言》:“ 文帝 初耕藉田时,借牛于田家,既终亩,二耕叟互错认牛。”
分類:老农
《漢語大詞典》:耕植
耕田种植。史记·律书:“牛者,耕植种万物也。” 晋 陶潜 《归去来兮辞》序:“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新五代史·杂传二·韩建:“ 建 少贱,习农事,乃披荆棘,督民耕植,出入閭里,问其疾苦。”
分類:耕田种植
《漢語大詞典》:耕籍
见“ 耕藉 ”。
《漢語大詞典》:耕藉
亦作“ 耕籍 ”。亦作“ 耕耤 ”。 古时每年春耕前,天子、诸侯举行仪式,亲耕藉田,种植供祭祀用的谷物,并以示劝农。历代皆有此制,称为耕藉礼或籍田礼。据礼记·月令,其礼为天子三推,三公五推,卿、诸侯九推。至 清 末始废。礼记·祭义:“耕藉,所以教诸侯之养也。”宋书·礼志一:“ 晋 武帝 末,有司奏:‘古诸侯耕籍百亩,躬秉耒耜,以奉社稷宗庙,以劝率农功。今诸侯治国,宜修耕籍之义。’”旧唐书·礼仪志四:“ 玄宗 欲重劝耕藉,遂进耕五十餘步,尽壠乃止。”清史稿·礼志二:“ 乾隆 三年,帝初行耕耤礼,先期六日,幸 丰泽园 演耕,届日饗先农,行四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