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264,分18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5  7  8  9  10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次辅
群众
佐幕
领职
解职
编纂
主判
公推
换马
军职
受事
辞职
分务
二副
纂服
《漢語大詞典》:次辅(次輔)
历代对副宰相或相当于副宰相职务的通称。 明 内阁首席大学士习称首辅或元辅;次辅,指协助首辅而地位仅次于首辅的大学士。 明 张居正 《岭西大捷辞免加恩疏》:“赐元辅银一百两,蟒衣一袭,彩缎四表里;次辅二,各银八十两,四表里。钦此。” 清 梁章钜 称谓录·师傅保:“通典《续会要》: 周 制立三孤之官,乃次辅之任。”
《國語辭典》:群众(群眾)  拼音:qún zhòng
泛指社会上一般人。《荀子。劝学》:「是故权利不能倾也,群众不能移也,天下不能荡也。」《史记。卷二三。礼书》:「洋洋美德乎!宰制万物,役使群众,岂人力也哉。」
《漢語大詞典》:佐幕
(1).指在将帅幕府中担任职务。 唐 李频 《春日鄜州赠裴居言》诗:“虽将身佐幕,出入似閒居。”
(2).泛指作地方官的幕宾。 清 严有禧 《漱华随笔·吴仲缨》:“ 崇禎 间,先高祖筮仕 申阳 ,邀公佐幕。”
《漢語大詞典》:领职(領職)
谓管理所掌之职务。 汉 王充 论衡·书解:“凡作者精思已极,居位不能领职。”后汉书·卢芳传:“ 朔方 太守 田颯 、 云中 太守 桥扈 恐惧,叛 芳 ,举郡降, 光武 令领职如故。” 明 沈德符 野获编补遗·礼部·议革张浚祀:“ 浚 不能声 宏渊 之罪,而领职仍前,反安置 显忠 ,使怀恨而殁。”
《國語辭典》:解职(解職)  拼音:jiě zhí
辞职。《晋书。卷七九。谢安传》:「玄既还,遇疾,上疏解职,诏书不许。」《文选。任昉。王文宪集序》:「又领本州大中正,顷之解职。」
《國語辭典》:编纂(編纂)  拼音:biān zuǎn
编辑。唐。白居易〈河南元公墓志铭〉:「观其述作编纂之旨,岂止于文章刀笔哉?」
《漢語大詞典》:主判
唐 宋 时高级官员兼任较低职务之称。 宋 曾巩 《福州奏乞在京主判闲慢曹局状》:“伏望圣慈悯惻,以臣老母见在京师,与臣一在京主判閒慢曹局差遣,或就移近京一便郡,庶便亲养。” 明 王鏊 震泽长语·官制:“ 宋 初承 五代 ,三省无专职,臺省寺监无定员,类以它官主判。”
《國語辭典》:公推  拼音:gōng tuī
共同推举。如:「我们公推学长为本届校友会会长。」
《漢語大詞典》:换马(换馬)
(1).指爱妾换马。 宋 苏轼 《戏周正孺二绝》之二:“ 相如 虽老犹能赋,换马还应继二生。” 明 梅鼎祚 《玉合记·诇约》:“料我郎君虽无粉黛三千,不少金釵十二,尚堪换马,何况赠君!”
(2).比喻撤换某项职务的任职人员。多含贬义。
《國語辭典》:军职(軍職)  拼音:jūn zhí
1.指军中职级或类别。如:「他的军职是作战训练官。」
2.泛指军事职位。如:「他戎马一生,以担任军职人员为荣。」
《國語辭典》:受事  拼音:shòu shì
接任办事。《国语。鲁语上》:「诸侯祀先王、先公,卿大夫佐之受事焉。」《三国志。卷一九。魏书。任城威王彰传》:「居家为父子,受事为君臣。」
《國語辭典》:辞职(辭職)  拼音:cí zhí
辞去所担任的职务。《汉书。卷八五。谷永传》:「宜深辞职,自陈浅薄,不足以固城门之守。」《三国演义》第七五回:「将军乘此机会,托疾辞职。」
《國語辭典》:分务(分務)  拼音:fēn wù
分发职务。唐。皇甫枚《王知古》:「天子不忍置于法,乃降为昭王府司马,俾分务洛师焉。」
《國語辭典》:分司  拼音:fēn sī
1.职官名。唐时分设在东都洛阳的中央官员。如在东都掌理东都台的御史台侍御史,称为「分司御史」。
2.分别司理其事。南朝齐。王融 永明十一年策秀才文:「必待天爵具修,人纪咸成,然后沿才受职,揆务分司。」
《國語辭典》:二副  拼音:èr fù
1.河海航行中管理全船事务,职位次于大副的人。
2.乐器名。一种胡琴,装两条弦线,比京胡稍长,发出的声音较低沉。
《漢語大詞典》:纂服
继承职务。 唐 刘禹锡 《唐故相国赠司空令狐公集纪》:“ 文宗 纂服,三年冬,上表以大臣未识天子,愿朝正月。制曰:‘可。’”
分類:继承职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