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低度发展国家(低度发展国家)  拼音:dī dù fā zhǎn guó jiā
经济发展程度较低的国家。依联合国经济事务部于西元一九七三年修正的标准来看,凡国民平均所得在五百美元以下者,为低度发展国家。
《国语辞典》:国际民航组织(国际民航组织)  拼音:guó jì mín háng zǔ zhī
联合国专责机构之一。于西元一九四七年成立于加拿大蒙特娄。其目的在维护民航的安全与有秩序的成长,以保护各缔约国在国际航空运输上的权利。
《国语辞典》:国际人权公约(国际人权公约)  拼音:guó jì rén quán gōng yuē
联合国于西元一九六六年十二月十六日,由大会通过的国际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公约。当时联合国会员国为当然缔约国。
《国语辞典》:儿童人权公约(儿童人权公约)  拼音:ér tóng rén quán gōng yuē
原为联合国于西元一九五九年制定的「儿童人权宣言」,后为唤醒全世界对儿童权益的重视,于一九九○年九月起实施「儿童人权公约」。除保留儿童享有的十项权利,并明定五十四条款项。旨在保障所有儿童自出生前至出生后所应享有的各种权利,如生存权、受教育权、优先受保护或救济之权等。
《国语辞典》:联合国粮农组织(联合国粮农组织)  拼音:lián hé guó liáng nóng zǔ zhī
联合国附属机构之一。西元一九四五年十月十日成立,总部设于罗马。创立主旨为杜绝饥饿、减少贫穷、提高营养水准、保障食品安全,并增进全人类的经济社会福祉,为世世代代有效而永续地经营自然资源,包括土地、水、空气、气候与生物基因等。英文简称为FAO。
《漢語大詞典》:最不发达国家
按照联合国发展计划委员会规定的标准所作的一种国家划分。其标准为(1994年):(1)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低于699美元;(2)扩大的实际生活质量指数不超过47点;(3)经济多种经营指数不超过26点;(4)人口不超过7500万。
《国语辞典》:第四世界  拼音:dì sì shì jiè
1.符合联合国评断的「最低度开发之国家」。为英语Fourth World的意译。评断的标准为:一、国民平均所得未达三百美元;二、制造业占国家生长毛额百分之十以下;三、十五岁以上之国民,识字率未达百分之二十。如亚洲的孟加拉,非洲的衣索比亚、索马利亚等,都是第四世界的成员。
2.指世界所有原有疆土与财富,已被部分或全部剥夺了的原住民。为英语The Fourth World的意译。包括北美洲与南美洲的印第安人、爱斯基摩人、北欧土著、澳洲土著,及其他洲的原住民等。由国际原住民事务工作团所定义。
《国语辞典》:紧追权(紧追权)  拼音:jǐn zhuī quán
根据联合国国际海洋法公约一百一十一条,沿海国主管当局有充分理由认为外国船舶违反该国法律或规章时,可对该船舶进行追逐,即为紧追权。被追逐的船舶进入其本国或第三国领海时,紧追权立即终止。
《国语辞典》:托管地(托管地)  拼音:tuō guǎn dì
联合国委托一个或几个会员国管理的地区。包括国际联盟时期之委任统治地,与二次大战自战败国割离之领土,以及负管理责任之国家自愿置于该制度下之领土。
《国语辞典》:青年期  拼音:qīng nián qí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世界各地多将十五至二十四岁称为青年期,相当于由义务教育结束至就业的过渡期。在这段期间,由儿童期的依赖逐渐转变为成人期的自立,并觉知自身为社群的一分子。
《國語辭典》:会员国(會員國)  拼音:huì yuán guó
参加各种国际组织的会员国家。如:「联合国会员国」、「欧盟会员国」。
《國語辭典》:国际法院(國際法院)  拼音:guó jì fǎ yuàn
联合国主要司法机关。于西元一九四六年于荷兰的海牙成立,以法官十五人组成,依国际法解决国家之间的法律争端,以及对联合国各机关和专门机构所提出的法律问题发表咨询意见。也作「国际法庭」。
《國語辭典》:安全理事会(安全理事會)  拼音:ān quán lǐ shì huì
联合国安全理事会的简称。参见「联合国安全理事会」条。
《漢語大詞典》:全球环境监测系统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所属的全球和地区环境监测协调中心。1974年成立。设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负责协调国际上有关的监测活动。开展气候观测、可更新资源监测、污染物远程迁移监测、海洋污染状况监测和人体健康检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