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肉眼  拼音:ròu yǎn
1.平凡的眼光。《三国演义》第二一回:「玄德曰:『备肉眼安识英雄?』操曰:『休得过谦。』」
2.眼力。唐。王建〈田侍中宴席〉诗:「虽是沂公门下客,争将肉眼看云天。」
《國語辭典》:愚眉肉眼  拼音:yú méi ròu yǎn
形容人愚昧鄙陋,眼光庸俗。元。郑廷玉《忍字记》第一折:「刘均佐,你愚眉肉眼,不识好人,则我是释伽牟尼佛。」元。汪元亨〈沉醉东风。乞骸骨潜归故山〉曲:「傀儡棚中千百番,总瞒过愚眉肉眼。」也作「肉眼愚晦」。
分類:凡俗眼光
《国语辞典》:肉眼泡儿(肉眼泡儿)  拼音:ròu yǎn pāo ér
肉多而凸起的上下眼睑。
《国语辞典》:肉眼愚晦  拼音:ròu yǎn yú huì
形容人眼光浅陋,辨析不明。《刘知远诸宫调。第一二》:「匹夫肉眼愚晦,且伏望尊官宽恕。」也作「愚眉肉眼」。
《国语辞典》:凡夫肉眼  拼音:fán fū ròu yǎn
见识平庸浅薄。如:「看他的言谈举动,就知是个凡夫肉眼的人。」
《漢語大詞典》:凡胎肉眼
凡人的只能看见尘俗世界的眼睛。 明 汪道昆 《洛水悲》:“你每凡胎肉眼,怎得见国色天香?”《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八十回:“这件事自然不是凡胎肉眼所能看得见,我早就算定真命天子已经降世。”《人民文学》1981年第3期:“舅母正坐在炕上,用彩色的纸剪着什么,但对我的进来,却仿佛根本没有看到,头不抬,眼不睁,似乎我就是那来无影去无踪的仙人,凡胎肉眼是看不见的。”
《國語辭典》:肉眼凡夫  拼音:ròu yǎn fán fū
见识平凡的普通人。元。范康《竹叶舟》第一折:「这都是神仙骨,不似你肉眼凡夫。」《二刻拍案惊奇》卷一八:「朱举人肉眼凡夫,那里晓得就里。」
《國語辭典》:肉眼凡胎  拼音:ròu yǎn fán tāi
平常人的眼睛和肉体。形容见识平凡。《西游记》第一五回:「弟子肉眼凡胎,不识尊神尊面,望乞恕罪。」也作「眼肉胎凡」。
《國語辭典》:肉眼凡夫  拼音:ròu yǎn fán fū
见识平凡的普通人。元。范康《竹叶舟》第一折:「这都是神仙骨,不似你肉眼凡夫。」《二刻拍案惊奇》卷一八:「朱举人肉眼凡夫,那里晓得就里。」
《漢語大詞典》:肉眼泡
见“ 肉胞眼 ”。
《漢語大詞典》:肉胞眼
谓眼皮隆起像肿胀似的眼睛。儿女英雄传第七回:“一双肉胞眼,两道扫帚眉;鼻空撩天,包牙外露。”亦作“ 肉眼泡 ”。 杨沫 《青春之歌》第一部第二章:“母亲说着从床上站起来,把两只肉眼泡眯成一条缝。”
《國語辭典》:肉眼愚眉  拼音:ròu yǎn yú méi
讥讽人眼光浅陋愚庸。元。高文秀《黑旋风》第三折:「则他这肉眼愚眉,把一个黑旋风爹爹敢来也认不得。」《二刻拍案惊奇》卷四○:「景色奇,士女齐,满街衢游人如蚁。大多来肉眼愚眉。」
《漢語大詞典》:洞视(洞視)
(1).犹透视。 汉 代以来方士所自称的能看见非肉眼所见事物的特异功能。如传说 扁鹊 能隔墙见人, 由吾道荣 能见万里之外的事物等。《〈海内十洲记〉序》:“﹝臣﹞未若陵虚之子,飞真之官,上下九天,洞视百方。”北史·艺术传上·由吾道荣:“﹝ 由吾道荣 ﹞又善洞视, 萧轨 等之败於 江 南,其日, 道荣 言之如目见。” 唐 薛用弱 集异记·茅安道:“﹝ 茅安道 ﹞曾授二弟子以隐形洞视之术。” 清 唐孙华 《赠南翔医士王灿英》诗:“惟君洞视见癥结, 长桑 祕録经研磨。”
(2).看透,透彻地了解。 宋 苏轼 《与刘宜翁书》:“先生笔端有口,足以形容难言之妙,而 軾 亦眼中无障,必能洞视不传之意也。” 明 宋濂 《深褭先生吴公私谥贞文议》:“ 吴公 天赋絶人,精识迈古,咀嚌六经以求其道,饜飫百家以尽其用,贯穿该博,洞视当世。” 明 徐渭 《为请复新建伯封爵疏》:“人各有心,难可洞视。”
《国语辞典》:生菌  拼音:shēng jùn
活的细菌。体极细微,肉眼无法看到,大部分对人体无害,少部分可导致食品变质、腐败。故其数量可做为食品卫生的指标。
《漢語大詞典》:五眼
佛教语。指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凡夫所见为肉眼,天人禅定所见为天眼,小乘照见真空之理为慧眼,菩萨照见普度众生的一切法门为法眼,佛陀具种种眼而照见中道实相为佛眼。大智度论卷三三:“菩萨摩訶萨欲得五眼者,当学般若波罗蜜。” 南朝 宋 谢灵运 《山居赋》:“藴终古於三季,俟通明於五眼。” 唐 独孤及 《观世音菩萨等身绣像赞》:“五眼周视,四魔怖慑。”
《漢語大詞典》:微孔
很小的孔(不易用肉眼看见的小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