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脉诊(脉诊)  拼音:mài zhěn
脉象诊察的方法。检查者以食指、中指及无名指指端切触被检查者桡动脉的寸口部位,探查经脉的变化。也作「把脉」。
《國語辭典》:结脉(結脈)  拼音:jié mài
中医上指慢而间歇的脉搏。常见于疝气或心血管方面的疾病等。
《國語辭典》:喜脉(喜脈)  拼音:xǐ mài
1.喜好替人诊脉。指有心从事医疗济世的工作。《史记。卷一○五。扁鹊仓公传》:「高永侯家丞杜信,喜脉,来学,臣意教以上下经脉五诊,二岁馀。」
2.怀孕妇女的脉象。
《國語辭典》:微脉(微脈)  拼音:wéi mài
中医指人的脉象极细微,若有似无,为久虚血弱的病徵。
《国语辞典》:沉脉(沉脉)  拼音:chén mài
中医上指一种脉象。脉隐伏不显,需重按始能察觉。
《国语辞典》:浮脉(浮脉)  拼音:fú mài
中医指一种脉象。脉来浮取即得,重按反觉减弱。主病在表,浮而有力是表实、浮而无力是表虚,多见于感冒和某些急性热病初期。此外,某些久病阳气虚损也可见浮大无力的脉。
《漢語大詞典》:肝脉(肝脈)
中医指肝脏的脉象。《素问·脉要精微论》:“肝脉搏坚而长,色不青,当病坠。”《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肝脉弦,出左口,故曰欲男子不可得也。”
《漢語大詞典》:脉色(脈色)
亦作“脉色”。 脉象。 宋 李纲 《桂州答吴元中书》:“今以后而罪前,是犹治病不别脉色,不察証候,以后药之失而咎前药之得,岂理也哉?”
分類:脉象
《漢語大詞典》:骛暴(騖暴)
谓脉象突然躁急散乱。《素问·大奇论》:“肝脉小急,癎瘛筋挛;肝脉騖暴,有所惊骇。”
《漢語大詞典》:革脉
中医学名词。脉象之一,外急而中空,常见于亡血失精之症。《医宗金鉴·张仲景〈伤寒论·辨脉法〉》“寒虚相搏,此名为革”注:“浮而且大,举之劲急有力,谓之革。革脉者,以鼓革而得名,外急中空之象也。”《医宗金鉴·张仲景〈伤寒论·四诊心法要诀上〉》“浮极力革”注:“浮而极有力谓之革脉。” 晋 王叔和 《脉经·脉形状指下秘决》:“革脉有似沉伏,实大而长,微絃。”
《漢語大詞典》:缓脉(緩脉)
(1).中医脉象。弛缓松懈之脉。常见于湿邪及脾胃虚弱等症。
(2).中医脉象。和缓均匀之脉。此为平人之脉。
《漢語大詞典》:滑脉(滑脈)
亦作“ 滑脉 ”。 中医学名词。脉象之一。往来流利圆滑。多见于痰食积滞和实热等症。健康人气血旺盛或妇人妊娠时亦可见此脉。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濒湖脉学:“滑脉,往来前郤,流利展转,替替然如珠之应指,漉漉如欲脱。”《医宗金鉴·四诊总结·切脉》:“一息六至平和脉,过则为数减迟传,滑脉如珠多流利,濇脉滞濇往来艰。” 吴谦 注:“滑脉如珠,往来流利。”
《漢語大詞典》:急脉缓灸(急脈緩灸)
原指中医遇急促的脉象时治以缓和的灸法。比喻以和缓的方法对付急事。亦借喻在撰写诗文时,有意放松笔调,以造成顿挫之势。红楼梦第七六回:“对句不好,合掌。下句推开一步,倒还是急脉缓灸法。”亦作“ 急脉缓受 ”。受,通“ 授 ”。 李劼人 《天魔舞》第十三章:“ 白知时 毕竟教书久了……懂得急脉缓受的方法,仍然有条不紊地说。”
《漢語大詞典》:疾脉(疾脈)
中医学名词。脉象之一。指脉搏急速。常见于温病热盛、心气虚弱或劳瘵等症。《医宗金鉴·四诊心法要诀下》:“三至为迟,六至为数。四至为缓,七至疾脉。”原注:“一呼一吸,谓之一息……一息四至谓之缓脉,一息七至谓之疾脉。”
《漢語大詞典》:洪脉(洪脈)
亦作“ 洪脉 ”。 中医学名词。脉象之一。指来盛去衰的脉搏。常见于邪热亢盛之证。 晋 王叔和 《脉经·脉形状指下秘诀》:“洪脉极大在指下。一曰浮而大。”《医宗金鉴·四诊心法要诀下》:“来盛去衰,洪脉名显。”注:“上来应指而盛,下去减力而衰,谓之洪脉。”脉,一本作“ 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