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980,分199页显示 上一页 71 72 73 74 75 77 78 79 80 下一页
晋晖( 弘农郡王 )
朱全昱( 广王 )
刘知俊(字 希贤 大彭郡王 )
王宗夔( 琅琊郡王 )
王建( 高丽王 别称 高丽太祖 字 若天 )
罗绍威(字 端己 邺王、魏博节度使、长沙郡王 贞壮 )
李俨(名 休、播 吴王 字 仲思 )
王宗杰( 信王 )
冯道(字 可道 号 长乐老 燕国公、瀛王、始平郡公 文懿 )
赵在礼(字 干臣 楚国公 )
朱友能( 惠王 )
朱友诲( 邵王 )
朱友谅( 衡王、广王 )
李从温(字 德基 兖王、赵国公 )
其它辞典(续上)
葛从周(字 通美 陈留郡王 )晋晖( 弘农郡王 )
朱全昱( 广王 )
刘知俊(字 希贤 大彭郡王 )
王宗夔( 琅琊郡王 )
王建( 高丽王 别称 高丽太祖 字 若天 )
罗绍威(字 端己 邺王、魏博节度使、长沙郡王 贞壮 )
李俨(名 休、播 吴王 字 仲思 )
王宗杰( 信王 )
冯道(字 可道 号 长乐老 燕国公、瀛王、始平郡公 文懿 )
赵在礼(字 干臣 楚国公 )
朱友能( 惠王 )
朱友诲( 邵王 )
朱友谅( 衡王、广王 )
李从温(字 德基 兖王、赵国公 )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15 【介绍】: 五代时鄄城人,字通美。少从黄巢,后降朱温。从温攻蔡州,温堕马,为从周所救,因用为大将。败朱瑄、朱瑾,表为兖州留后。刘仁恭攻魏,从周随温救魏,败之,以功为泰宁节度使。温建后梁为太祖,拜左金吾卫上将军。后梁末帝初,封陈留郡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16 【介绍】: 唐末五代时许州人。少有胆勇,不务生业。曾与王建于许昌为盗。唐僖宗奔蜀后,晖与王建等各率一都,于中和四年赴行在,僖宗大喜,时号随驾五都。归京后,为神策军使。光启二年,护驾赴兴元,为清道斩斫使。后为杨复恭所挤,出为集州刺史。王建即位建前蜀,晖积功封弘农郡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16 【介绍】: 唐末五代初宋州砀山人。后梁太祖朱温长兄。少与母寄食刘崇家。温受禅建后梁,封广王,领山南西道节度使。不乐在京师,常居砀山。以太师致仕。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五代时徐州沛人,字希贤。少事时溥,后降后梁,以战功累官检校太尉,封大彭郡王。后梁太祖性猜忌,屡杀诸将,知俊遂叛后梁附李茂贞。后又奔前蜀,王建以为武信军节度使。然建亦阴忌其材,遂杀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五代时人。王建假子。初隶建为亲校。唐昭宗乾宁三年,攻拔龙州,杀刺史田昉,有功。前蜀建国后,累官至兼中书令。与王宗弼等同受遗诏辅政。王衍立,封琅琊郡王。
人物简介
简介
即高丽太祖,字若天,新罗松岳郡(今朝鲜开城)人,生逢朝鲜半岛“后三国”乱世,二十岁时投奔弓裔,率水陆军队攻城略地,成为弓裔麾下爱将,官至弓裔泰封政权的广评侍中(首相)。政开五年(918年)受“四骑将”(洪儒、裴玄庆、申崇谦、卜智谦)推戴,取代弓裔,登上王位,国号高丽,年号天授。天授十六年(933年)接受后唐册封为“高丽国王”。清泰二年(935年)合并新罗,清泰三年(936年)灭后百济,统一了朝鲜半岛清川江以南区域。全唐文·卷一千
建字若天。松岳郡人。大顺景福间。新罗政衰。弓裔据高句丽之地。国号泰封。建事裔为侍中。梁贞明四年。逐裔自立。后唐长兴中册为大义军使特进检校太保使持节元菟州都督上柱国高丽王。晋天福六年加授开府仪同三司检校太师。开运二年卒。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五代时魏州贵乡人,字端己。罗弘信子。好学工书。唐末,嗣父为魏博军留后,封邺王。倾心事朱温,赞成其事。后梁开平中拜太师兼中书令。在镇十七年,卒年三十四。谥贞壮。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877—910 字端己,魏州贵乡(今河北大名)人。僖宗文德元年(888),授左散骑常侍,充魏博节度副使。昭宗光化元年(898),其父罗弘信卒,袭位为魏博节度使。次年,加同平章事。天复末,累加至检校太傅、兼侍中,封长沙郡王。天祐元年(904),进封邺王。唐亡,仕后梁,位至守太师、兼中书令。开平四年(910)卒,谥贞壮。生平见新、旧《唐书》及新、旧《五代史》本传、《唐诗纪事》卷六一。绍威下笔成文,晓音律,好招延文士,歌宴赋诗。酷嗜罗隐诗,推其为叔父,且名己诗为《偷江东集》。其诗颇为邺中人士所讽咏。《公燕诗》之“帘前淡泊云头日,座上萧骚雨脚风”句,尤为人所叹服。所作《偷江东集》5卷,已佚。《全唐诗》存诗2首,其中《白菊》1首又作罗隐诗。《全唐诗续拾》补题1则。唐诗汇评
罗绍威(876-909),字端己,魏州贵乡(今河北大名东北)人,光化元年(898),父天雄军节度使罗弘信卒,绍成代为节度,累加检校太尉、守侍中,封邺王。入梁,位至守太师、兼中书令,卒。绍威好儒术,能诗。时罗隐有当世诗名,自号江东生,绍威酷嗜其作,目己所为诗为《偷江东集》,凡五卷,已佚。《全唐诗》存诗二首,残句。
作品评论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18 【介绍】: 五代时人。初名休,又名播。唐宰相张浚少子。昭宗赐姓名,以为江淮宣谕使。天复二年,诏俨拜杨行密为东面行营都统、中书令,封吴王,以讨朱温。已而温杀其父,俨遂留广陵不敢归。行密甚尊崇之。久之贫困无所依,寓居海陵,颇与朱瑾交好。徐温长子徐知训为瑾所杀,温疑俨通谋,遂杀之。全唐文·卷二百一
俨字仲思。陇西人。龙朔中官中台司藩大夫。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18 【介绍】: 五代时前蜀国君王建第八子,一作第七子。封信王。太子元膺死,建以宗杰贤,欲立之,以徐贤妃有宠,乃立少子衍。光天初,宗杰屡陈时政,建贤其才,有废立意。无何暴卒。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882—954 【介绍】: 五代时瀛州景城人,字可道。好学能文。唐末,事刘守光。守光败,事河东监军张承业。承业重其文章,后梁时,荐于李存勖(后唐庄宗),为太原掌书记。后唐建立,充翰林学士,迁中书舍人、户部侍郎。明宗即位,拜端明殿学士,官至宰相。入后晋,仍为宰相。契丹灭后晋,道事契丹为太傅。后汉、后周时均为太师。道历事四朝与契丹,未尝谏诤。自号长乐老,有《长乐老叙》。后唐至后周间,曾主持校定《九经》文字,雕版印书,世称“五代监本”,为我国官府正式刻印书籍之始。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882—954 字可道,自号长乐老,瀛州景城(今河北河间东)人。唐末为刘守光幽州掾。后唐庄宗同光元年(923)为翰林学士,迁中书舍人、户部侍郎。明宗天成元年(926),拜端明殿学士,迁中书侍郎、刑部尚书平章事,改门下侍郎,户部、吏部尚书,集贤殿弘文馆大学士,加尚书左仆射。末帝立,出为同州节度使,入为司空。后晋时,守司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少帝时,进封燕国公。后又历仕契丹、后汉、后周。广顺初,拜太师兼中书令。显德元年(954)卒。追封瀛王,谥文懿。道历事四朝,在相位20余年,生平见新、旧《五代史》本传。道好学能文,暇时唯以披诵吟讽为事。《旧五代史》谓其文“典丽之外,义含古道”。吴处厚称其“诗虽浅近而多谙理”(《青箱杂记》卷七)。《宋史·艺文志七》著录《冯道集》6卷、《河间集》5卷、《诗集》10卷,今皆佚。《全唐诗》存诗5首及断句若干,《全唐诗外编》及《全唐诗续拾》补诗2首、断句1。全唐文·卷八百五十七
道字可道。瀛州景城人。天祐中事刘守光为幽州掾。历晋王从事。后唐同光中充翰林学士。迁中书舍人户部侍郎。明宗入洛。累拜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封始平郡公。末帝嗣位。出为同州节度使。拜司空。晋灭唐。又事晋。守司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加司徒兼侍中。进鲁国公。少帝朝加太尉。进燕国公。罢为匡国节度使。徙镇威胜。契丹灭晋。又事契丹。为太傅。汉祖立。又归汉。以太师奉朝请。周灭汉。又事周。广顺初拜太师中书令。显德元年卒。年七十三。赠尚书令。追封瀛王。谥文懿。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882—947 【介绍】: 五代时涿州人,字干臣。事后唐庄宗为效节指挥使,屯贝州。会军士作乱,胁在礼反,称留后。明宗时历任诸镇,好聚敛。在宋州时,州人颇苦之,已而罢去,州人相贺曰:“眼中钉拔去矣!”寻复职,乃籍管内口率钱一千,号“拔钉钱”。入后晋,封楚国公。契丹入汴,在礼为奚王所勒索,自经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23? 【介绍】: 五代后梁宗室。朱全昱子。封惠王。为宋、滑二州留后、陈州刺史。所至为不法,奸人多依之。后以陈州兵反,兵败,降,末帝废为房陵侯,被幽囚。后梁亡,为后唐兵所杀。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23? 【介绍】: 五代后梁宗室。朱全昱子。封邵王。太祖乾化元年,以检校兵部尚书充控鹤指挥使。后为陕州节度使,欲以州兵为乱,末帝召还京师,被囚禁。后梁亡,为后唐兵所杀。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23? 【介绍】: 五代后梁宗室。朱全昱子。初封衡王。乾化元年为宣武军节度使,多行不法。全昱卒,嗣封广王。坐弟朱友能反,废,囚京师。后梁亡,为后唐兵所杀。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884—946 【介绍】: 五代时代州崞县人,字德基。初为李嗣源(后唐明宗)执仆御役,后被养为己子。后唐初为北京副留守,历安国等五节度使,封兖王。入后晋,以其从妹为石敬瑭(高祖)后,封赵国公,复为忠武军节度使。性贪鄙昏愚,多作天子器服以自僭。后徙河阳三城节度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