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2980,分199页显示  上一页  80  81  82  83  84  86  87  88  89 下一页
其它辞典(续上)
刘继文( 彭城郡王 )
高琼(宝臣 )
宋白(太素、素臣 文安 )
李景逖(宣远 仁寿 保宁王、信王、江王 昭顺 )
李煜(重光 别称 南唐后主、李后主、钟山隐士、莲峰居士 从嘉、重嘉 钟隐 吴王、违命侯、陇西公、安定郡公、郑王、陇西郡公 )
孟玄哲(遵圣 秦王、滕国公 )
张去华(信臣 )
高勋(鼎臣 秦王 )
耶律隆先(团隐 平王 )
赵炅(庙号 太宗 至仁应道神功圣德文武睿烈大明广孝皇帝、至仁应道神功圣德文武睿烈大明广孝帝、宋至仁应道神功圣德文武睿烈大明广孝帝 别称 赵光义、宋太宗 匡乂、匡义、赵匡义 晋王 廷宜 )
李从善(子师 世称 韩王从善 郑王、南楚国公、韩王 )
耶律隆运(别称 韩德让 晋王 文忠 )
韩匡嗣( 燕王、秦王 )
李从益(行第 二十 别称 邓王二十弟从益 从镒 舒国公、蒋国公、邓王 )
耶律喜隐(完德 赵王、宋王 )
刘继文 朝代:北汉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五代时北汉国君刘旻嫡孙。有气局,沈毅寡言。历官侍卫亲军使。天会时契丹来问罪,继文奉命出使契丹,被留,未几遣归,且移书令以继文同平章事,秉国政。后以被谮,出为代州刺史,迁雁门节度使。国亡,复奔契丹,封彭城郡王。卒于契丹。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35—1006 【介绍】: 宋亳州蒙城人,字宝臣。少勇鸷无赖,为盗,将磔于市,乘隙而遁。事王审琦。宋太宗为京尹时,召置帐下。太宗即位,擢御龙直指挥使。至道中,累官保大军节度。真宗咸平三年,为殿前都指挥使。从征澶渊,力劝帝亲临营垒,以督其成。以久疾求解兵柄,授检校太尉、忠武军节度。曾屡立战功,不识字而晓达军政。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36—1012 【介绍】: 宋大名人,字太素。太祖建隆二年进士。乾德初,试拔萃高等。为著作佐郎。太宗即位,迁左拾遗,权知兖州,岁余召还。历仕集贤殿直学士、翰林学士、礼部侍郎,终吏部尚书。学问宏博,属文敏赡。尝三掌贡举,极意称奖,苏易简、王禹偁等皆出其门。雍熙中,与李昉等同编《文苑英华》。卒谥文安。有集。
全宋诗
宋白(九三六~一○一二),字太素,一作素臣(《东都事略》卷三八),大名(今属河北)人。太祖建隆二年(九六一)进士。乾德三年(九六五),授玉津县令。开宝中,连知蒲城、卫南二县。太宗即位,擢左拾遗,拜中书舍人。太平兴国五年(九八○),知贡举。八年,改集贤殿直学士。未几,召为翰林学士。至道初,为翰林学士承旨。二年(九九六),拜刑部尚书、集贤院学士判院事。四年,以工部尚书致仕(《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六七)。真宗大中祥符五年正月卒,年七十七。谥文安。《宋史》卷四三九有传。 宋白诗,有《宋文安公宫词》百首。今以清初毛氏汲古阁据宋书棚本景钞《十家宫词》为底本,另从《古今岁时杂咏》(北京大学图书馆藏钞本)、《舆地纪胜》等书辑得诗三十首,合编为一卷。
全宋文·卷五九
宋白(九三六——一○一二),字太素,大名(治今河北大名东)人。建隆二年举进士甲科,乾德初解褐授著作佐郎。曾任翰林学士,仕终吏部尚书。白尝三典贡士,称奖后进,如苏易简、王禹偁等皆出其门。学问宏博,太宗时,预修《太祖实录》、《文苑英华》。喜聚书,至数万卷。尝类故事千馀门,号《建章集》。有文集百卷,又与李宗谔同纂《续通典》二百卷。大中祥符五年卒,年七十七,谥文安。《宋史》卷四三九有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37—968 【介绍】: 五代时徐州人,字宣远,小名仁寿。南唐国君李昪子。李璟嗣位,封保宁王,徙封信王。出为百胜军节度使,简易节俭,虔民安之。不信佛,专以六经、名教为事。李煜立,进封江王,拜侍中。在虔州十一年。卒谥昭顺。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37—978 【介绍】: 五代时南唐国主。初名从嘉,字重光,号钟隐,世称李后主。李璟第六子。自太子冀以上五子皆早亡,煜以次封吴王。宋太祖建隆二年,立为太子,旋嗣位,奉宋正朔,称江南国主。常怏怏以国蹙为忧,日与臣下酣宴,愁思悲歌不已。在位十五年。国亡后被俘至汴京,封违命侯。后为宋太宗鸩杀。煜为人仁孝,颇有慧性,善属文,工书画,能音乐,尤以词名。其词前期多写宫廷生活,风格绮靡;后期因遭亡国之痛,多故国之思,风格为之一变。后人辑其词与其父璟词合刻为《南唐二主词》。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937—978 字重光,初名重嘉,号钟隐,徐州(今属江苏)人,一说湖州(今属浙江)人。南唐中主李璟第六子,宋太祖建隆二年(961)继位,世称李后主。开宝八年(975),国亡,为宋所俘,封违命侯。宋太宗太平兴国三年(978)被毒死。有集30卷,已佚。生平见徐铉《大宋左千牛卫将军追封英王陇西公墓志铭》、《新五代史》、《宋史》及马令、陆游二《南唐书》本传。近人夏承焘有《南唐二主年谱》。善诗文、音乐、绘画,尤工词。抒写离别之思,家国之痛,情真语挚。《全唐诗》存诗18首。《全唐诗续拾》补断句10。
唐诗汇评
李煜(937—978),初名从嘉,字重光,号钟隐,又自称钟山隐士、莲峰居士等,徐州(今属江苏)人。南唐中主李璟第六子。宋建隆二年(961)嗣位。开宝八年(975),宋军陷金陵,煜被俘,次年至汴京,封违命侯,改封陇西公。太宗太平兴国三年(978)七夕被毒死。追封吴王。李煜有多方面文学艺术才能,兼擅诗、词、文。善书,工画,知音律。其遭罹多故,好为凄苦之词。有文集三十卷,已佚。《全唐诗》存诗十八首。
词学图录
李煜(937-978) 南唐后主,李璟第六子,初名从嘉,字重光,号钟隐。后人将其词与其父李璟词合刻为《南唐二主词》。
全唐文·卷一百二十八
煜字重光。初名从嘉。嗣主景第六子。封安定郡公。进封郑王。徙吴王。以尚书令知政事。宋建隆二年。嗣主南迁。立为太子监国。嗣主殂。袭位。更今名。开宝七年。宋师南征。八年。金陵陷。肉袒降于军门。封违命侯。太平兴国初改封陇西郡公。三年七月薨。年四十二。赠太师。封吴王。

作品评论

宣和书谱
江南伪后主李煜,字重光。早慧精敏,审音律,善书画。其作大字,不事笔,卷帛而书之,皆能如意,世谓撮襟书。复喜作颤掣势,人又目其状为金错刀。尤喜作行书,落笔瘦硬,而风神溢出,然殊乏姿媚,如穷谷道人、酸寒书生,鹑衣而鸢肩,略无富贵之气。要是当我祖宗应运之初,揭云汉奎壁,昭回在上,彼窃据方郡者皆奄奄无气,不复英伟,故见于书画者如此。方煜归本朝,我艺祖尝曰:“煜虽有文字,一翰林学士才耳!”乃知笔力纵或可尚,方之雄才大略之君,亦几何哉!
石林燕语
江南李煜既降,太祖尝因曲燕,问:“闻卿在国中好作诗”,因使举其得意者一联。煜沉吟久之,诵其咏扇云:“揖让巧在手,动摇风满怀。”上曰:“满怀之风,却有多少?”他日复燕煜,顾近臣曰;“好一个翰林学士!”
瀛奎律髓
李后主号能诗,偶承先业,据有江南,亦僭称帝,数十州之主也。集中多有病诗,五言律云:“风威侵病骨,雨气咽愁肠。夜鼎唯煎药,朝髭半染霜。”真所谓衰飒憔悴,岂“大风”、“横汾”之比乎?宜其亡也。或谓此乃已至大兴之后,即不然矣。七言有云:“衰颜一病难牵复,晓殿君临颇自羞”,又云:“冷笑秦皇经远略,静怜姬满苦时巡”,盖君临之时也,
孟玄哲 朝代:五代至宋初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38—992 【介绍】: 五代宋初邢州龙冈人,字遵圣。孟昶子。幼善隶书。年十四,封秦王,判六军诸卫事。广政二十五年,立为皇太子,领武德军节度,加兼侍中。归宋,拜检校太尉,为泰宁军节度,移镇贝州,有治迹。太宗太平兴国四年,从平太原,征幽州。以破契丹功封滕国公,入为左龙武军统军。寻出知滑州,移知滁州。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38—1006 【介绍】: 宋开封襄邑人,字信臣。张谊子。以荫补太庙斋郎。后周世宗平淮南,献《南征赋》、《治民论》,召试授御史台主簿,弃官而归。宋太祖建隆二年进士第一。历右补阙、中书舍人。从太宗征太原,历任京东、江南转运使。雍熙三年上《大政要录》,为开封府推官。坐事贬安州司马,历知晋、许、杭、苏等州。景德初以工部侍郎致仕。善谈论,尚气节。尝献《元元论》,大旨以养民务穑为急,深得真宗嘉赏。
全宋诗
张去华(九三八~一○○六),字信臣,开封襄邑(今河南睢县)人。太祖建隆二年(九六一)进士,拜秘书郎,直史馆,擢为右补阙,后知磁、乾二州,选为益州通判,迁起居舍人,知凤翔府。太宗朝为京东转运使,历礼部郎中。真宗朝复拜右谏议大夫,迁给事中,历知杭州、苏州。景德元年(一○○四),改工部侍郎致仕。三年卒,年六十九。有集十五卷,已佚。《宋史》卷三○六有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78 【介绍】: 辽河南人,字鼎臣。仕晋为閤门使。太宗入汴时降辽,授四方馆使。好结权贵,以此多得推誉。世宗时,为枢密使,总汉军事。景宗立,以定策功,封秦王。后以毒药馈萧啜里,流铜州。又谋害萧思温,被杀。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辽皇族,字团隐。耶律倍子。博学能诗。景宗立,封平王,兼政事令,留守东京。薄赋税,省刑狱,恤鳏寡,数荐贤能之士。后与攻高丽有功,还卒。有《阆苑集》。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39—997 【介绍】: 即宋太宗。宋太祖弟。初名匡义,后改光义,即位后改名炅。太祖开宝六年封晋王。九年即位,改元太平兴国。对割据政权继续各个击破。三年,平海军陈洪进、吴越王钱俶相继纳土。四年,亲征,平北汉。乘胜攻辽,于高梁河大败而归。雍熙三年,再命将三路攻辽,大败,遂行守内虚外政策。在位二十二年,加强中央集权,收节度使所领支郡,扩大科举取士,建崇文院,编纂《太平御览》等书,加强“重文”风气。淳化中,镇压王小波、李顺起义。
黄鹤楼志·人物篇
赵光义(939—997) 即宋太宗。字廷宜,本名赵匡义,即位后又改名赵炅,是宋朝的第二位皇帝(公元976—997年在位),宋太祖赵匡胤弟。执政21年,励精图治,重视文化,史家称其为一代明君。赵光义好读书、喜词赋、善书法,《宋史艺文志》著录有《太宗御集》120卷(已佚)。世存其草书作品《登黄鹤楼》诗碑帖,论者评为“草法娴熟,笔势婉转,疾徐缓冲,提按顿挫,恰到好处,尤其是气壮力强,宽博圆融,有帝王之气概”。
全宋文·卷六三
宋太宗(九三九——九九七),太祖弟。初名匡义,后改光义,即位后改名炅。仕周,至供奉官都知。建隆元年,辅太祖创业有功,拜殿前都虞候,领睦州防御使,寻领泰宁军节度使。征李重进,为大内都部署,加同平章事。行开封尹,再加兼中书令。封晋王。开宝九年十月,太祖崩,即帝位,改元太平兴国。绍太祖混一海宇之志,迫陈洪进纳土,钱俶入朝。未几,灭北汉。乘胜攻辽,欲取幽冀地,败归。雍熙三年再攻,又败。此后行守内虚外之策。罢节镇领支郡以强化朝廷之权,置审刑院以统司法之权,设考课院、审官院以清吏治,去考场积弊、增科举名额以广取士,建崇文院、敕编《太平御览》诸书以抑武右文。在位二十二年,纪元五:太平兴国、雍熙、端拱、淳化、至道。著有《御制逍遥咏》十一卷、《御制莲华心轮回文偈颂》二十五卷、《御制秘藏诠》三十卷、《御制缘识》五卷(均存)。详《宋史》卷四、五《太宗本纪》。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40—987 【介绍】: 宋海州人,字子师。李煜弟。在南唐封郑王,官太尉、中书令。煜改南唐为江南,遂降封南楚国公。太祖开宝四年,奉方物至开封进贡,授泰宁军节度、兖、海、沂等州观察等使,留京师。南唐平,改右神武大将军。太宗雍熙初,迁右千牛卫上将军,出为通许监军。
全宋诗
李从善(九四○~九八七),字子师,陇西成纪(今甘肃天水)人。南唐封郑王(一作韩王),累迁太尉、中书令。归宋,封南楚国公。出为通许监军。太宗雍熙四年卒,年四十八。事见《徐公文集》卷二九《大宋右千牛卫上将军陇西郡李公墓志铭》,《宋史》卷四七八有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41—1011 【介绍】: 即韩德让。辽蓟州玉田人。韩知古孙,韩匡嗣子。圣宗统和间赐现姓名。有智略,侍景宗以谨饬闻。保宁十年,代父为南京留守。次年,守城败宋太宗北伐之师,征为南院枢密使。圣宗即位,萧太后称制,加开府仪同三司,总宿卫事,兼政事令。统和十九年,拜大丞相,以齐王总二枢府事。二十二年,与太后、圣宗攻宋,缔澶渊之盟。军还,赐姓,封晋王。次年,命隶横帐季父房,位在亲王之上。威权之盛,无与伦比。卒谥文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81 【介绍】: 辽蓟州玉田人。韩知古子。以医术侍阿保机与述律后。穆守时为太祖庙详稳。景宗即位,拜南京留守摄枢密使,封燕王。保宁十一年,为宋军所围,因耶律休哥等来援,解围。攻宋至满城,败还。几为景宗所杀,皇后徐为开解,乃杖而免之。降封秦王。官至西南面招讨使。
李从益 朝代:五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名或作从镒。五代时徐州人。南唐国主李璟第八子。能文章。初封舒国公,改蒋国公。璟末年,曾奉命诣宋。李煜嗣位,封邓王,留守南都。宋太祖开宝初,出镇宣州,煜与近臣赋诗送之。贬损制度,降江国公。宋讨南唐时,煜遣其奉金帛入贡,遂留汴京。旋遣归金陵,传谕令煜归附,煜不从。国亡入宋,授左领军卫大将军。未几病卒。
耶律喜隐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82 【介绍】: 辽皇族,字完德。耶律洪古子。封赵王。穆宗时谋反,帝以亲释之。景宗即位,封宋王。授西南招讨使。乾亨二年,又以谋反被囚。次年,上京汉军欲劫立喜隐,不得,乃拥立其子留礼寿。事败。四年,乃赐喜隐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