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大心
(1).志向大,有抱负。荀子·不苟:“君子大心则敬天而道,小心则畏义而节。”
(2).谓傲慢自大。韩非子·亡徵:“大心而无悔,国乱而自多,不料境内之资而易其邻敌者,可亡也。”
(3).复姓。
《漢語大詞典》:满假(滿假)
自满自大。《书·大禹谟》:“克勤于邦,克俭于家,不自满假。” 孔 传:“满,谓盈实;假,大也。” 孔颖达 疏:“言己无所不知,是为自满;言己无所不能,是为自大。” 唐 元稹 《招讨镇州制》:“逮我长理,何其远哉!岂朕之满假荒寧,自圣而不可教耶?” 宋 司马光 涑水记闻卷六:“封禪,帝王之盛事,然愿陛下慎于盈成,不可遂自满假。” 清 王晫 今世说·品藻:“ 陆丽京 年德转升,往往领袖羣彦,然虚怀冲挹,不自满假。”
分類:自满自大
《國語辭典》:坐大  拼音:zuò dà
势力扩张,大了起来。三国蜀。诸葛亮〈闻孙权破曹休魏兵东下关中虚弱上言〉:「使孙策坐大,遂并江东。」
《漢語大詞典》:矜骄(矜驕)
自大倨傲。 晋 潘岳 《河阳县作》诗:“福谦在纯约,害盈犹矜骄。”周书·萧詧传:“ 纘 恃其才望,志气矜骄。” 郭沫若 《楚霸王自杀》:“对岸的 牛渚山 、 白壁山 一带,也含着矜骄的意气,在反抗着新生的清早的太阳。”
分類:自大倨傲
《漢語大詞典》:矜高
高傲自大。三国志·蜀志·魏延传:“性矜高,当时皆避下之,唯 杨仪 不假借 延 , 延 以为至忿,有如水火。”北齐书·崔昂传:“意色矜高,以此不为名流所服。” 郭沫若 《女神·凤凰涅槃》:“昂头我问天,天徒矜高,莫有点儿知识。”
分類:高傲自大
《漢語大詞典》:侈然
(1).骄纵貌;自大貌。《东周列国志》第一回:“ 齐侯 勇悍残忍,嗣守大国,侈然有图伯之心。” 清 褚人穫 《坚瓠补集·李桢像赞》:“彼贪浊位都显荣,受若直,怠若事,瘠其民,肥其躬,虽曰侈然蒞于上,得不赧尔愧于其中耶?”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二:“间有习字作诗者,诗必读 苏 ,字必学 米 ,侈然自足,而不知考究诗与字之源流。” 陈天华 《论中国宜改创民主政体》:“特因四旁皆蛮夷,无相竞争之族,侈然自大,流于安逸,渐致腐败。”
(2).夸诞貌。 清 俞正燮 癸巳类稿·左山考:“ 左山 下多 左 姓,故名。其时 左 姓人亦无言 邱明 者。 明 人当徙治后,疑于 左山 名义……遂侈然以 左山 为 左邱明 墓。” 清 吴雷发 《说诗菅蒯》:“人皆惑於虚声之士,以名士自命,閲人一首一句,即侈然评论,并欲概其生平,於是随声附和,茫无定见矣。”
《漢語大詞典》:矜尚
(1).夸耀。吕氏春秋·节丧:“今世俗大乱之主,愈侈其葬,则心非为死者虑也,生者以相矜尚也。” 高诱 注:“以厚葬奢侈相高大。” 唐 刘知几 史通·二体:“盖 荀悦 张璠 , 丘明 之党也; 班固 华嶠 , 子长 之流也。惟二家各相矜尚。” 清 吴汝纶 《〈天演论〉序》:“士大夫相矜尚以为学者,时文耳,公牘耳,説部耳,舍此三者,几无所为书。”
(2).骄矜自大。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文学“或问 顾长康 ” 刘孝标 注引《中兴书》:“ 愷之 博学有才气,为人迟钝而自矜尚,为时所笑。” 北魏 杨衒之 洛阳伽蓝记·追光寺:“ 江 东朝贵,侈於矜尚,见 略 入朝,莫不惮其进止。”
《國語辭典》:怏然  拼音:yàng rán
1.不快乐、不满意的样子。《战国策。赵策三》:「辛垣衍怏然不悦,曰:『嘻,亦太甚矣,先生之言也!』」
2.自大的样子。如:「怏然自足」。
《漢語大詞典》:海冰
出现在海上的冰。包括来自大陆的淡水冰(冰川和河冰)和由海水直接冻结而成的咸水冰。一般多指后者。海冰与海岸或海底冻结在一起的称为“固定冰”;能随风、海流漂移的称为“浮冰”。海冰在冻结和融化过程中,会引起海况的变化;流冰会影响船舰航行和危害海上建筑物。
《國語辭典》:蛇蛇  拼音:yí yí
浅薄、自大誇张。《诗经。小雅。巧言》:「蛇蛇硕言,出自口矣。」
分類:浅薄自大
《漢語大詞典》:卑谦(卑謙)
谦虚,不高傲自大。 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通国身:“谦尊自卑者,仁贤之所事也。故治身者务执虚静以致精,治国者务尽卑谦以致贤。” 晋 袁宏 后汉纪·章帝纪:“虎賁将军 竇宪 椒房之亲,出入省闥,年盛志美,卑谦乐善,此其好士之风也。” 茅盾 《动摇》三:“ 方太太 微笑着对 胡国光 点头,让他上面坐,但 胡国光 很卑谦地挨着 陆慕游 的肩下坐了。”
《國語辭典》:大样(大樣)  拼音:dà yàng
1.大方、慷慨。《斩鬼传》第五回:「丢谎鬼有那百两嫖成毛球的笑话儿,只两个姐儿见他二人出手大样,枕头上就百般奉承。」
2.骄傲,目中无人。《红楼梦》第七七回:「况且又深恨他们素日大样,如今那里有工夫听他的话。」
3.报纸整个版面的清样。
4.工程上的细部图。
《國語辭典》:小样(小樣)  拼音:xiǎo yàng
1.气度小,不气派。《喻世明言。卷一。蒋兴哥重会珍珠衫》:「这金银你只管受用,终不然我又来取讨,日后再没相会的时节了?我陈商不是恁般小样的人。」
2.小作为。《水浒传》第七三回:「你原正是酒色之徒。杀了阎婆惜便是小样,去东京养李师师便是大样。」
3.报纸的一条新闻或一篇文章的校样,用以区别于大样。
《國語辭典》:僩然  拼音:xiàn rán
极忿怒的样子。《旧唐书。卷一三五。王叔文传》:「凡其党僩然自得,谓天下无人。」
分類:狂妄自大
《國語辭典》:炕阳(炕陽)  拼音:kàng yáng
1.枯涸。比喻对于臣下百姓毫无恩泽。《汉书。卷二七。五行志中之上》:「君炕阳而暴虐,臣畏刑而柑口。」
2.张皇自大的样子。《汉书。卷二七。五行志中之上》:「比年晋使荀吴、齐使庆封来聘,是夏邾子来朝。襄有炕阳自大之应。」
《漢語大詞典》:矜忤
骄矜违忤,自大而不顺从。 三国 魏 嵇康 《释私论》:“惟惧隐之不微,惟患匿之不密。故有矜忤之容,以观常人;矫饰之言,以要俗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