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502,分34页显示  上一页  4  5  6  7  8  10  11  12  13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楚俗
自了
委顺
委蜕
浑成
成材
天极
句子
委心
大数
采真
实践
自直
自服
处顺
《漢語大詞典》:楚俗
(1). 楚 地的社会风俗。 唐 元稹 《赛神》诗:“ 楚 俗不事事,巫风事妖神。” 清 李必恒 《谒浮山禹庙次昌黎石鼓韵作歌》:“ 楚 俗纷纷竞淫祀,蛇神牛鬼争媕婀。”
(2).引申亦指 楚 地的自然风土。 唐 元稹 《玉泉道中作》诗:“ 楚 俗物候晚,孟冬纔有霜。”
《國語辭典》:自了  拼音:zì liǎo
1.自己处理、完成。《红楼梦》第三三回:「我免不得做个罪人,把这几根烦恼鬓毛剃去,寻个乾净去处自了,也免得上辱先人,下生逆子之罪。」
2.自己悟知、明白。《晋书。卷九八。王敦传》:「常人近情,恃恩昧进,独犯龙鳞,迷不自了。」
《漢語大詞典》:委顺(委順)
(1).谓自然所赋予的和顺之气。庄子·知北游:“性命非汝有,是天地之委顺也。”
(2).顺从。 唐 皮日休 《祀疟疠文》:“柔佞之言,惑于君前,委顺未足,国步移焉。”
(3).顺应自然。 唐 白居易 《委顺》诗:“宜怀齐远近,委顺随南北。” 宋 孙光宪 北梦琐言卷十:“﹝ 梁新 ﹞仕至尚医奉御,有一朝士诣之, 梁奉御 曰:‘何不早见示?风疾已深矣,请速归处置家事,委顺而已。’” 明 高攀龙 《语》:“但知委顺,而不知尽道,非知命者也。”
(4).旧指僧人之死。景德传灯录·慧可大师:“﹝ 翟仲侃 ﹞加师以非法,师怡然委顺,识真者谓之偿债。”
《漢語大詞典》:委蜕
(1).谓自然所付与的躯壳。庄子·知北游:“孙子非汝有,是天地之委蜕也。” 金 王若虚 《感秋》诗:“此身委蜕耳,毁弃无足惜。” 明 张居正 《葬地论》:“彼以为此天地之委蜕也,无之而不可藏也。”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章阿端:“惊问,则 端娘 已毙牀上,委蜕犹存。”
(2).羽化。 唐 刘禹锡 《含辉洞述》:“意其尝为食霞御气者之所游息委蜕而去不知其几千百年。”
(3).用为死亡的婉词。 宋 王安石 《游土山示蔡天启秘校》:“委蜕亦何恨,吾皃已长鬣。” 王闿运 《余世松诔》:“将及秋试,遽婴时沴,寝疾兼旬,溘为委蜕。”
《國語辭典》:浑成(渾成)  拼音:hún chéng
1.天然而成。《抱朴子。内篇。畅玄》:「恢恢荡荡,与浑成等其自然;浩浩茫茫,与造化均其符契。」《二刻拍案惊奇》卷一七:「最难得这样浑成,非是高手不能。」
2.一种古时的赌博。以六个或八个铜钱掷地,若都是正面或背面,称为「浑成」。《醒世恒言。卷三四。一文钱小隙造奇冤》:「怎的样攧钱?也有八个六个,攧出或字或背,一色的谓之浑成。」《二刻拍案惊奇》卷一四:「没心没想的抛下去,何止千扑,再扑不成一个浑成来。」也称为「浑纯」。
《國語辭典》:成材  拼音:chéng cái
可以供做成器的材料。比喻可以造就的人。如:「父母总是全心全意栽培子女,希望他们将来能成材。」
《漢語大詞典》:天极(天極)
(1).自然之道。庄子·盗跖:“若枉若直,相而天极;面观四方,与时消息。” 成玄英 疏:“无问枉直,顺自然之道,观照四方,随四时而消息。”
(2).天道的极限。国语·越语下:“无过天极,究数而止。” 韦昭 注:“极,至也。究,穷也。无过天道之所至,穷其数而止也。”
(3).古代指天的南北两极。《楚辞·天问》:“斡维焉繫?天极焉加?” 朱熹 集注:“天极,谓南北极,天之枢纽,常不动处,譬则车之轴也。”
(4).犹天边。北史·高丽传:“ 高丽 係诚天极,累叶纯诚,地产土毛,无愆王贡。” 唐 柳宗元 《唐铙歌鼓吹曲》之十一:“平沙际天极,但见黄云驱。”
(5).星名。即北极星。史记·天官书:“中宫,天极星。” 宋 王禹偁 《补李揆谏改葬杨妃疏》:“臣闻:天极之后,有四星焉,盖后妃之象也。”
《國語辭典》:句子  拼音:jù zi
1.由单词或复词联缀而成,表示完整意义的独立语言单位,必须有代表人、事或物的主语,并有说明主语的谓语,如「鸟飞」、「孔子是圣人」。
2.比喻冷言冷语。《官场现形记》第一八回:「说上去非但不听,而且还要受他们的句子。」
《漢語大詞典》:委心
(1).随心之自然。《淮南子·精神训》:“清目而不以视,静耳而不以听,钳口而不以言,委心而不以虑。” 晋 陶潜 《归去来辞》:“寓形宇内復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 宋 苏轼 《集归去来诗》之五:“矫首独傲世,委心还乐天。” 陈去病 《丁未八月海上藏书楼夜坐杂感》诗:“最是委心任运好,不然积思要成痗。”
(2).犹倾心。史记·淮阴侯列传:“僕委心归计,愿足下勿辞。”新唐书·窦建德传:“不如委心请命,无为涂炭生民也。” 明 李贽 《太子太保尚书王公琼》:“明知 守仁 不以一钱与人,不与一面相识,而故委心用之。”
《國語辭典》:大数(大數)  拼音:dà shù
1.注定的命运气数。亦指寿数。《礼记。月令》:「凡举大事,毋逆大数,必顺其时,慎因其类。」
2.大计。《史记。卷九二。淮阴侯传》:「故知者决之断也,疑者事之害也,审毫离釐之小计,遗天下之大数。」
3.约计的整数。宋。司马光《涑水记闻》卷六:「陈恕为三司使,上命其以中外钱粮大数以闻。」
《漢語大詞典》:采真
道教语。指顺乎天性,放任自然。庄子·天运:“古之至人,假道於仁,託宿於义,以游逍遥之虚,食於苟简之田,立於不贷之圃。逍遥,无为也;苟简,易养也;不贷,无出也。古者谓是采真之游。” 郭象 注:“游而任之,斯真采也。真采则色不伪矣。” 成玄英 疏:“谓是神采真实而无假伪,逍遥任适而随化遨游也。”后多指求仙修道。 明 宋濂 《浩然子序引》:“且赐白玉真仙像二十餘躯以镇山中,龙光赫奕,光动林谷,采真之士,无不歆艷之。” 清 潘陆 《酬李某》诗:“道广新知众,诗成老气横。遥知采真罢,删定在南荣。”
《國語辭典》:实践(實踐)  拼音:shí jiàn
实行、履行。如:「实践诺言」。《宋史。卷四二。理宗本纪二》:「真见实践,深探圣域,千载绝学,始有指归。」
《漢語大詞典》:自直
(1).自然伸直。《荀子·劝学》:“蓬生麻中,不扶自直。” 汉 邯郸淳 《孝女曹娥碑》:“岂况庶贱,露屋草茅,不扶自直,不鏤而雕。” 唐 刘禹锡 《学阮公体》诗之一:“只言绳自直,安知室可欺?”
(2).自行申辩,证明自己的正直。 唐 韩愈 《赠崔复州序》:“虽然,幽远之小民,其足跡未尝至城邑;苟有不得其所,能自直於乡里之吏者鲜矣,况能自辨於县吏乎?”宋史·黄震传:“既至,发 溥 姦赃数十事, 溥 坐废;而 震 亦为 溥 讼,夺一官。罢,畏 谓 权,不敢自直,及 谓 贬,乃復官。”
《漢語大詞典》:自服
(1).亲自服行。书·召诰:“王来绍上帝,自服于土中。” 孔 传:“言王今来居 洛邑 ,继天为治,躬自服行教化於地势正中。”
(2).自然心服。《韩非子·存韩》:“是我一举,二国有亡形,则 荆 魏 又必自服矣。” 汉 王充 论衡·问孔:“使 颜渊 才在己上,已自服之,不须抑也。”《旧唐书·魏徵传》:“偃革兴文,布德施惠,中国既安,远人自服。”资治通鉴·后汉高祖天福十二年:“帝集群臣庭议进取,诸将咸请出师 井陘 ,攻取 镇 魏 ,先定 河 北,则 河 南拱手自服。”
(3).未仕时之服。指退隐以洁身自好。 唐 柳宗元 《吊屈原文》:“食君之禄畏不厚兮,悼得位之不昌;退自服以默默兮,曰吾言之不行。”
《漢語大詞典》:处顺(處順)
顺应变化;顺从自然。庄子·大宗师:“且夫得者时也,失者顺也,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 南朝 宋 谢灵运 《游山》诗:“摄生贵处顺,将为智者説。” 南朝 梁 江淹 《杂体诗·效嵇康〈言志〉》:“处顺故无累,养德乃入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