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貤封  拼音:yí fēng
置官赠爵。清制,文武官员以自己所应得的爵位名号,呈请改授与亲族尊长,称为「貤封」;若其人已死,则称为「貤赠」。《清会典事例。卷一四三。吏部一二七。封赠。貤封汇办》:「谕京员三品以上,例得自行奏请貤封,馀俱由该部查覈汇奏。」
《漢語大詞典》:身尤
自身的过错。 南朝 梁 刘孝威 《蜀道难》诗:“敛轡惧身尤,叱驭奉王猷。”
分類:自身过错
《漢語大詞典》:身图(身圖)
为自身利益谋划。 明 张居正 《遵谕自陈不职疏》:“虽不敢怙权势以便身图,而水旱盗贼之时闻,吏治民风之未善,徒切忧惶。”
《漢語大詞典》:端身
(1).使自身的操行归于正直。《孔子家语·三恕》:“士能明於三恕之本,则可谓端身矣。”
(2).摆正身体。《四游记·猴王得仙赐姓》:“众猴听説,端身礼拜,称‘千岁大王’。”
《國語辭典》:卑末  拼音:bēi mò
1.形容低微卑贱的地位。《后汉书。卷五七。栾巴传》:「虽干吏卑末,皆课令习读,程试殿最,随能升授。」《陈书。卷二○。到仲举传》:「韩子高蕞尔细微,擢自卑末,入参禁卫。」
2.自称的谦词。宋。王楙《野老纪闻》:「子由代兄作中书舍人,启称:『伏念某草茅下士,蓬荜书生。』子瞻以笔圈『伏念某』,用『但卑末』三字。」《董西厢》卷三:「侵晨等到合昏个,不曾汤个水米,便不饿损卑末?」
《漢語大詞典》:完身
保全自身。庄子·让王:“帝王之功,圣人之餘事也,非所以完身养生也。”吕氏春秋·执一:“凡能全国完身者,其唯知长短赢絀之化邪!”
《漢語大詞典》:执生(執生)
犹摄生。谓保护自身。老子:“盖闻善执生者,陵行不辟兕虎,入军不被兵革。” 三国 魏 嵇康 《宅无吉凶摄生论》:“是以善执生者,见性命之所宜,知祸福之所来。”
《漢語大詞典》:要节(要節)
(1).犹言切合礼节。仪礼·士丧礼:“君要节而踊,主人从踊。” 胡培翚 正义:“要节而踊,谓会遇当踊之节而踊也。”
(2).立节。谓自身按照节义的要求去做。荀子·礼论:“孰知夫出死要节之所以养生也;孰知夫出费用之所以养财也。” 王先谦 集解:“要节,自要约以节义,谓立节也。使其孰知出死要节、尽忠於君,是乃所以受禄养生也。若不能然,则乱而不保其生也。”
《漢語大詞典》:躬化
谓以自身的德行感化别人。史记·礼书:“ 孝文 即位,有司议欲定仪礼, 孝文 好道家之学,以为繁礼饰貌,无益於治,躬化谓何耳!故罢去之。” 宋 曾巩 《〈列女传目录〉序》:“世皆知 文王 之所以兴,能得内助;而不知其所以然者,盖本於 文王 之躬化。” 清 方苞 《又书〈礼书〉序后》:“独 文帝 之躬化,可以兴礼。”
《漢語大詞典》:絜己
修洁自身。汉书·平帝纪:“夫赦令者,将与天下更始,诚欲令百姓改行絜己,全其性命也。”后汉书·张奂传:“前有八都尉率好财货,为所患苦,及 奂 正身絜己,感化大行。”
分類:自身
《國語辭典》:敕身  拼音:chì shēn
谨饬自身。《汉书。卷二二。礼乐志》:「敕身斋戒,施教申申。」
《漢語大詞典》:率导(率導)
(1).谓以自身的表率行为对他人进行教导。 汉 刘向 列女传·魏芒慈母:“慈母以礼义之渐,率导八子。”汉书·元后传:“ 谭 等虽与臣至亲,行皆奢僭,无以率导百姓。”《周书·武帝纪下》:“刺史守令,宜亲劝农,百司分番,躬自率导。”
(2).率领。三国志·魏志·裴潜传“ 裴潜 字 文行 ”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魏 鱼豢 《魏略》:“ 建安 初,以奉使率导 关中 诸将讨 李傕 有功。”
《漢語大詞典》:风检(風檢)
(1).指对自身言行方面的检点约束。晋书·江统孙楚传论:“ 江统 风检操行,良有可称, 陈留 多士,斯为其冠。”新唐书·崔日用传:“子 宗之 ,袭封。亦好学,宽博有风检。”新唐书·裴贽传:“帝疑其外风检而暱帷薄,逮问翰林学士 韩偓 。”
(2).犹风纪。世说新语·规箴“ 苏峻 东征 沈充 ,请吏部郎 陆迈 与俱” 刘孝标 注引《陆迈碑》:“ 迈 字 功高 , 吴郡 人。器识清敏,风检澄峻。”
《漢語大詞典》:宝精(寶精)
道教语。谓珍惜自身的精气。 晋 葛洪 抱朴子·释滞:“欲求神仙,唯当得其至要。至要者在於宝精行炁,服一大药便足,亦不用多也。”云笈七籤卷五九:“精者神也,宝精则神明,神明则长久。”
《漢語大詞典》:厉身(厲身)
磨砺自身。《汉书·李寻传》:“如近世 贡禹 ,以言事忠切蒙尊荣,当此之时,士厉身立名者多。”南齐书·竟陵文宣王子良传:“臣见功德有此果报,所以日夜劬懃,厉身奉法,实愿圣躬康御若此。”
分類:磨砺自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