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舜蹠之分

相关人物


《孟子注疏》卷十三下〈尽心章句上〉~239~
孟子曰。鸡鸣而起。孳孳为善者。舜之徒也。鸡鸣而起。孳孳为利者。蹠之徒也。欲知舜与蹠之分。无他。利与善之间也。
典故
舜重明

相关人物


《淮南子》卷十九《脩务训》
舜二瞳子,是谓重明,作事成法,出言成章。

例句

黄帝有四目,帝舜重其明。今天只两目,何故许食使偏盲。 韩愈 月蚀诗效玉川子作

典故 
御魑魅
 
投魑

相关人物
梼杌
 
浑敦
 
穷奇
 
 
饕餮


《春秋左传·文公十八年》
「舜臣尧,宾于四门,流四凶族。浑敦、穷奇、梼杌、饕餮,投诸四裔,以禦螭魅。」晋·杜预注:「投,弃也。裔,远也。放之四远,使当螭魅之灾。螭魅,山林异气所生,为人害者。」
《春秋左传·宣公三年》
「螭魅罔两。」晋·杜预注:「螭,山神,兽形。魅,怪物。」

例句

金榜荣名俱失尽,病身为庶更投魑。 刘言史 偶题二首之一

从来御魑魅,多为才名误。 杜甫 有怀台州郑十八司户

禦魅恩犹贷,思贤泪自潸。 柳宗元 酬韶州裴曹长使君寄道州吕八大使因以见示二十韵一首

八族未来谁北拱,四凶犹在莫南巡。 罗隐 湘妃庙

典故
相关人物


《尚书·虞书·尧典》
流共工于幽洲,放驩兜于崇山,?三苖于三危,殛鲧于羽山,四罪而天下咸服。

典故
相关人物
皋陶
 


《尚书·虞书·皋陶谟》
「亡敖佚欲有国,兢兢业业,一日二日万机。」旧题汉·孔安国传:「几,微也。言当戒惧万事之微。」
《汉书》卷八十六《王嘉传》
「臣闻咎繇戒帝舜曰:『亡敖佚欲有国,兢兢业业,一日二日万机。』」唐·颜师古注:「言有国之人不可傲慢逸欲,但当戒慎危惧,以理万事之机也。」

例句

时此万机暇,适与佳节并。 李适 重阳日赐宴曲江亭赋六韵诗用清字

典故
相关人物


《论语注疏·卫灵公》~37~
子曰:「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夫何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

例句

谩倚无为日,还成不偶人。 许棠 陈情献江西李常侍五首

典故
向重华诉

相关人物


《楚辞补注》卷一〈离骚经·王逸序〉~5~
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忳郁邑余侘傺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诟。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脩以为常。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依前圣以节中兮,喟凭心而历玆。济沅湘以南征兮,就重华而陈词。
典故
向耕
 
象鸟
  
鸟耘象耕

相关人物
 


东汉·王充《论衡》卷四《书虚》
传书言:舜葬于苍梧,象为之耕;禹葬会稽,鸟为之田。盖以圣德所致,天使鸟兽报祐之也。世莫不然。如考实之,殆虚言也。夫舜、禹之德,不能过尧。尧葬于冀州,或言葬于崇山。冀州鸟兽不耕,而鸟兽独为舜、禹耕,何天恩之偏駮也?或曰:「舜、禹治水,不得宁处,故舜死于苍梧,禹死于会稽。勤苦有功,故天报之;远离中国,故天痛之。」夫天报舜、禹,使鸟田象耕,何益舜、禹?天欲报舜、禹,宜使苍梧、会稽常祭祀之。使鸟兽田耕,不能使人祭,祭加舜、禹之墓,田施人民之家,天之报祐圣人,何其拙也?且无益哉!由此言之,鸟田象耕,报祐舜、禹,非其实也。实者,苍梧多象之地,会稽众众鸟所居。禹贡曰:「彭蠡既潴,阳鸟攸居。」天地之情,鸟兽之行也。象自蹈土,鸟自食苹(草),土蹶草尽,若耕田状,壤靡泥易,人随种之,世俗则谓为舜、禹田。海陵麋田,若象耕状,何尝帝王葬海陵者耶?
《昭明文选》卷五〈赋丙·京都下·吴都赋〉
其四野,则畛畷无数,膏腴兼倍。原隰殊品,窊隆异等。象耕鸟耘,此之自与。三国吴·刘渊林注引《越绝书》曰:「舜葬苍梧,象为之耕;禹葬会稽;鸟为之耘。」

例句

万方同象鸟,举恸满秋尘。 李商隐 昭肃皇帝挽歌辞三首之三

典故
项羽重瞳

相关人物
 
项羽


《史记》卷七《项羽本纪》
太史公曰:吾闻之周生曰「舜目盖重瞳子」,又闻项羽亦重瞳子。羽岂其苗裔邪?

例句

项岂重瞳圣,夔犹一足𨆪。 陆龟蒙 江南秋怀寄华阳山人

典故
养十六相

相关人物


《春秋左传正义》卷二十〈文公·传七年〉~352~
昔高阳氏有才子八人:苍舒、隤敱、梼戭、大临、尨降、庭坚、仲容、叔达、齐圣广渊,明允笃诚,天下之民,谓之八恺。高辛氏有才子八人:伯奋、仲堪、叔献、季仲、伯虎、仲熊、叔豹、季狸、忠肃共懿,宣慈惠和,天下之民,谓之八元。此十六族也,世济其美,不陨其名。以至于尧,尧不能举,舜臣尧,举八恺,使主后土,以揆百事,莫不时序,地平天成,举八元。使布五教于四方。父义、母慈、兄友、弟共、子孝、内平、外成。昔帝鸿氏有不才子,掩义隐贼,好行凶德,丑类恶物,顽嚚不友,是与比周。天下之民,谓之浑敦,少氏有不才子,毁信废忠,崇饰恶言,靖谮庸回,服谗蒐慝,以诬盛德,天下之民,谓之穷奇。颛顼有不才子,不可教训,不知话言,告之则顽,舍之则嚚,傲很明德,以乱天常,天下之民,谓之梼杌,此三族也。世济其凶,增其恶名,以至于尧,尧不能去。缙云氏有不才子,贪于饮食,冒于货贿,侵欲崇侈,不可盈厌,聚敛积实,不知纪极,不分孤寡,不恤穷匮,天下之民,以比三凶,谓之饕餮。舜臣尧,宾于四门,流四凶族。浑敦、穷奇、梼杌、饕餮。投诸四裔,以禦螭魅,是以尧崩而天下如一,同心戴舜,以为天子,以其举十六相,去四凶也。

例句

舜举能,身尊道何高。 杜甫 述古三首

典故
尧禅舜

相关人物
唐尧
 
虞舜


《史记》卷一《五帝本纪·尧本纪》
「尧立七十年得舜,二十年而老,令舜摄行天子之政,荐之于天。尧辟位凡二十八年而崩。百姓悲哀,如丧父母。三年,四方莫举乐,以思尧。尧知子丹朱之不肖,不足授天下,于是乃权授舜。」

例句

古来尧禅舜,何必罪驩兜。 沈佺期 从驩州廨宅移住山间水亭赠苏使君

典故
相关人物
唐尧
 
虞舜


《礼记·大学》
尧舜率天下以仁,而民从之。桀纣率天下以暴,而民从之。
《礼记·中庸》
仲尼祖述尧舜,宪章文武。
《周易》卷八《系辞下》
神农氏没,黄帝尧舜氏作,通其变,使民不倦。……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
《史记》卷一《五帝本纪·尧本纪》
尧知子丹朱之不肖,不足授天下,于是乃权授舜。

例句

尧舜传天下,同心致太平。 张说 东都酺宴四首

尧舜之事不足惊,自余嚣嚣直可轻。 李白 怀仙歌

典故
相关人物
唐尧
 
 


《尚书·周书·周官》
「唐虞稽古,建官惟百,内有百揆四岳,外有州牧侯伯。」旧题汉·孔安国传:「外置州牧十二,及五国之长。」唐·孔颖达疏:「四岳,内典四时之政,外主太岳之事,立四人也。外有州牧侯伯,牧,一州之长,侯伯,五国之长,各监其所部之国。」
《史记》卷六十一《伯夷列传》
尧将逊位,让于虞舜,舜禹之閒,岳牧咸荐,乃试之于位,典职数十年,功用既兴,然后授政。

例句

幽燕通使者,岳牧用词人。 杜甫 送陵州路使君赴任

典故
致君尧汤
 
致君尧舜

相关人物
伊尹(名挚,又名阿衡)


《孟子注疏》卷九下〈万章章句上〉~70~
伊尹耕于有莘之野,而乐尧舜之道焉。非其义也,非其道也,禄之以天下,弗顾也;系马千驷,弗视也。非其义也,非其道也,一介不以与人,一介不以取诸人,汤使人以币聘之,嚣嚣然曰:『我何以汤之聘币为哉?我岂若处畎亩之中,由是以乐尧舜之道哉?』汤三使往聘之,既而幡然改曰:『与我处畎亩之中,由是以乐尧舜之道,吾岂若使是君为尧舜之君哉?吾岂若使是民为尧舜之民哉?吾岂若于吾身亲见之哉?天之生此民也,使先知觉后知,使先觉觉后觉也。予,天民之先觉者也;予将以斯道觉斯民也。非予觉之,而谁也?』思天下之民匹夫匹妇有不被尧舜之泽者,若己推而内之沟中。其自任以天下之重如此,故就汤而说之以伐夏救民。吾未闻枉己而正人者也,况辱己以正天下者乎?圣人之行不同也,或远或近,或去或不去,归洁其身而已矣。吾闻其以尧舜之道要汤,末闻以割烹也。林氏曰:「以尧舜之道要汤者,非实以是要之也,道在此而汤之聘自来耳。犹子贡言夫子之求之,异乎人之求之也」愚谓此语亦犹前章所论父不得而子之意。伊训曰:『天诛造攻自牧宫,朕载自亳。』

例句

仕宦至公相,致君作尧汤。 杜牧 冬至日寄小侄阿宜诗

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 杜甫 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國語辭典》:四凶  拼音:sì xiōng
相传尧舜时四个凶恶的部族首领。《左传。文公十八年》:「舜臣尧,宾于四门,流四凶族:浑敦、穷奇、梼杌、饕餮,投诸四裔,以禦螭魅。」
《漢語大詞典》:四罪
谓 舜 治 共工 、 驩兜 、 三苗 、 鲧 四凶之罪。《书·舜典》:“流 共工 于 幽州 ,放 驩兜 于 崇山 ,窜 三苗 于 三危 ,殛 鯀 于 羽山 ,四罪而天下咸服。”后汉书·郅恽传:“昔 虞舜 辅 尧 ,四罪咸服。”参见“ 四凶 ”。
《國語辭典》:四凶  拼音:sì xiōng
相传尧舜时四个凶恶的部族首领。《左传。文公十八年》:「舜臣尧,宾于四门,流四凶族:浑敦、穷奇、梼杌、饕餮,投诸四裔,以禦螭魅。」
《國語辭典》:万机(萬機)  拼音:wàn jī
国家元首所治理繁多的政务。《三国志。卷一六。魏书。杜畿传》:「陛下忧劳万机,或亲灯火,而庶事不康。」也作「万几」。
《國語辭典》:无为(無為)  拼音:wú wéi
1.不从事人为干预,而任万物自然生长之意。《老子》第三七章:「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
2.以德化民,不采政刑。《论语。卫灵公》:「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宋。王安石 赠上元宰梁之仪承议诗:「民欺自不忍,县治本无为。」
3.勿、不要、不必。《文选。古诗十九首。今日良宴会》:「无为守穷贱,轗轲长苦辛。」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雅量》:「王丞相主簿欲检校帐下。公语主簿:『欲与主簿周旋,无为知人几案閒事。』」
4.县名。位于安徽省芜湖县西。三国时曹操攻孙权,筑城于此,师老无功,因称无为城。宋置无为县,明时省县入州,清仍之,至民国改州为县。
5.佛教用语。非造作,非条件构成的。如:「虚空是无为法。」
《國語辭典》:无为而治(無為而治)  拼音:wú wéi ér zhì
以德化民,不施加刑罚,而能平治天下。《论语。卫灵公》:「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唐。张谓〈虞帝庙碑铭。序〉:「于斯之时,君明于上,人化于下,山川鬼神,亦莫不宁,鸟兽鱼鳖,众乎咸若,无为而治,其圣也欤。」
《漢語大詞典》:鸟耘(鳥耘)
(1).古代传说 舜 耕 历山 ,群鸟为之耕耘。《文选·左思〈吴都赋〉》:“象耕鸟耘,此之自与。穱秀菰穗,於是乎在。” 李善 注引越绝书:“ 舜 葬 苍梧 ,象为之耕。 禹 葬 会稽 ,鸟为之耘。”
(2).谓如鸟啄食或如鸟爪爬抉似地耘田。形容耘田动作快速。 唐 陆龟蒙 《象耕鸟耘辨》:“耘者去莠,举手务疾而畏晚,鸟之啄食,务疾而畏夺,法其疾畏,故曰鸟耘。” 元 王祯 农书卷十三:“然尝观农人在田,傴僂伸缩以手耘其草泥,无异鸟足之爬抉,岂非鸟耘者耶!”
《國語辭典》:尧舜(堯舜)  拼音:yáo shùn
唐尧与虞舜的合称,二人均为古代的圣君。《礼记。大学》:「尧舜率天下以仁,而民从之。」唐。韩愈〈论今年权停举选状〉:「今者陛下圣明在上,虽尧舜无以加之。」
《國語辭典》:岳牧  拼音:yuè mù
原为四岳十二牧的合称,分掌政务与四方诸侯。《史记。卷六一。伯夷传》:「尧将逊位,让于虞舜,舜禹之閒,岳牧咸荐,乃试之于位,典职数十年。」后用以称疆吏、封疆大臣。《文选。潘岳。閞中诗》:「岳牧虑殊,威怀理二。」南朝宋。傅亮〈为刘毅军败自解表〉:「况可重荷岳牧之任,复当推毂之事。」也称为「岳伯」、「岳牧」。
分類:时四四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