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露台(露臺)  拼音:lù tái
1.天子观测天文气象的地方。《汉书。卷四。文帝纪。赞曰》:「尝欲作露台,召匠计之,直百金。上曰:『百金,中人十家之产也。吾奉先帝宫室,常恐羞之,何以台为!』」
2.露天搭盖的戏台。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六。元宵》:「楼下用枋木垒成露台一所,䌽结栏槛,两边皆禁卫排立,锦袍,幞头簪赐花,执骨朵子,面此乐棚。」
3.露天的高台,可供赏景、休息等用途。元。赵雍〈七夕〉诗:「初月纤纤照露台,枉将瓜果闹婴孩。今宵自有经年约,何暇闲情送巧来。」
《國語辭典》:坛场(壇場)  拼音:tán cháng
1.古代设坛举行祭祀、盟会、拜将的场所。《史记。卷二八。封禅书》:「及诸祠,各增广坛场,圭币俎豆以差加之。」《汉书。卷一。高帝纪上》:「于是汉王斋戒设坛场,拜信为大将军。」唐。颜师古。注:「筑土而高曰坛,除地为场。」
2.讲经修法的地方。唐。柳宗元〈南岳般舟和尚第二碑。序〉:「佛法至于衡山及津大师,始修起律教,由其坛场而出者,为得正法。」《红楼梦》第六九回:「两边搭棚,安坛场,做佛事。」
《國語辭典》:内景(內景)  拼音:nèi jǐng
1.在摄影棚内,供电视、电影拍摄所使用的室内布景。
2.道家指内神。
《漢語大詞典》:内神
(1).宗庙所祭之神,因其为一族祖先,故称内神。礼记·曲礼下“践作临祭祀,内事曰孝王某,外事曰嗣王某” 孙希旦 集解引 元 吴澄 曰:“宗庙所祭者,一家之神,内神也,故曰内事。郊社山川之属,天下一国之神,皆外神也,故曰外事。”
(2).道教语。指主司人体五臟六腑七窍之神。因其在人体之内,故谓之内神。黄庭内景经·中池:“中池内神服赤珠,丹锦云袍带虎符。”
《國語辭典》:开幕(開幕)  拼音:kāi mù
1.开建幕府。唐。元稹〈授郑仁弼检校祠部员外充横海判官等制〉:「近制二千石以上,乘轺车者则开幕选才。」唐。李频 送姚评事诗:「使君开幕日,天子偃戈年。」
2.指戏剧或节目开演时拉开戏台前的布幕。如:「戏剧一开幕,进入观众眼帘的是一片漆黑的景象。」清。徐珂《清稗类钞。戏剧类。今剧之始》:「盖院本始于金、元,唱者在内,演者在外,与日本之演旧戏者相仿。今开幕之跳加官,即其遗意。」
3.事情的开始。如:「会议开幕」、「商店开幕」。清。徐珂《清稗类钞。棍骗类。商店奖券之作伪》:「某省某街有一西式门面之大商店,其所陈设者,药品居多数,香皂、香水次之,玻璃器具以及零星玩物又次之。开幕数日,往购物者争先恐后,途为之塞。」
《國語辭典》:守旧(守舊)  拼音:shǒu jiù
1.因袭旧法而不变通。《宋史。卷三一九。列传。欧阳脩》:「锼刻骈偶,淟涊弗振,士因陋守旧,论卑气弱。」《文明小史》第一八回:「人家都说中立守旧,其实他维新地方多著哩!」
2.旧时戏曲演出时挂在舞台上的底幕。幕上绣有各种装饰性的图案,可以区隔舞台,左右各有门帘,可供演员上下场。
《國語辭典》:天幕  拼音:tiān mù
1.以天为帐幕,指天空。唐。李商隐 假日诗:「谁向刘灵天幕内,更当陶令北窗风。」宋。柳永〈思归乐。天幕清和堪宴聚〉词:「天幕清和堪宴聚。想得尽、高阳俦侣。」
2.舞台后面所悬挂的大布幔,演戏时,配合灯光,用来表现天空的景象。
《國語辭典》:前景  拼音:qián jǐng
1.眼前或最接近观赏者的景物。《红楼梦》第一七回:「贾政又命他作题。宝玉只顾细思前景,全无心于此了。」
2.未来的景况。如:「这个行业的前景一片光明。」
《國語辭典》:下台(下臺)  拼音:xià tái
1.从台上走下来。如:「下台一鞠躬。」
2.比喻解除职务。如:「他干了一年部长,就下台了。」
《國語辭典》:后台(後臺)  拼音:hòu tái
1.戏台后部,供未演出人员化妆、准备等活动的地方。如:「戏快开演了,他还在后台磨时间!」《老残游记》第二回:「后台里又出来了一位姑娘,年纪约十八九岁,装束与前一个毫无分别。」
2.比喻在背后支持或操纵情势演变的人或集团。如:「听说他的后台很硬,你还是少惹他为妙!」
《國語辭典》:前台(前臺)  拼音:qián tái
舞台、戏台的前面。如:「谢幕时演员在前台一字排开,接受观众热情的掌声及欢呼。」
《國語辭典》:布景  拼音:bù jǐng
1.为了配合演出或加强戏剧效果,在舞台上所装饰的景物。如:「工作人员正为下一幕戏的布景忙著呢!」
2.画家按照画幅大小安排画中景物。《宣和画谱。卷二○。墨竹叙论》:「至于布景致思,不盈咫尺,而万里可论,岂俗工所能到哉?」
《國語辭典》:出场(出場)  拼音:chū cháng
1.演戏的人在舞台上出现。如:「当主角出场时,观众报以热烈的掌声。」
2.运动员到运动会场参加比赛。如:「出场比赛」。
3.出面干预。《水浒传》第四四回:「戴宗道:『我弟兄两个也是外乡人,因见壮士仗义之心,只恐一时拳手太重,误伤人命,特地做这个出场,请壮士酌三杯,到此相会结义则个。』」
《國語辭典》:戏台(戲臺)  拼音:xì tái
供戏剧演出的舞台。《儒林外史》第四回:「来到南海县前一个关帝庙前戏台底下,和尚同妇人拴做一处。」《红楼梦》第一一回:「现叫奴才们找了一班小戏儿并一档子打十番的,都在园子里戏台上预备著呢。」
《国语辞典》:幕前  拼音:mù qián
舞台帐幕的前面。如:「她们都是这一出戏的幕前表演者。」
《國語辭典》:乐池(樂池)  拼音:yuè chí
舞台前方乐队演奏音乐的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