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贫蹇(貧蹇)
谓贫穷而行动艰难。 唐 韦应物 《答畅校书当》诗:“贫蹇自成退,岂为高人踪。” 清 焦循 《书王鹭亭事》:“ 乾隆 庚子科,偕友人 沉 应乡试 金陵 。 沉 病喉欲归,时去试期仅五六日,病者贫蹇,势又将死, 王君 独慷慨送之。”
《漢語大詞典》:贱年(賤年)
荒年,艰难的岁月。《中国近代反帝反封建历史歌谣选·等死不如起来造反》:“ 咸丰 年,大贱年, 涡河 两边草吃完。”《东北人民抗日诗词选·农民抗日小唱》:“年景大荒乱,人民过贱年。”
《漢語大詞典》:鲇缘竹(鮎緣竹)
犹言鲇鱼上竹竿。比喻上升艰难。 清 冯桂芬 《五十初度自题小影》诗:“一官 蓬岛 鮎缘竹,五载 枌乡 鼠嚙藤。”参见“ 鮎鱼上竹竿 ”。
分類:上升艰难
《漢語大詞典》:鲇鱼上竹竿(鮎魚上竹竿)
俗说鲇鱼能上竹竿,但鲇鱼黏滑无鳞,爬竿毕竟困难。后因以“鮎鱼上竹竿”比喻上升艰难。 宋 欧阳修 归田录卷二:“ 梅圣俞 以诗知名,三十年终不得一馆职。晚年奉召修唐书,书成未奏而卒,士大夫莫不叹惜。其初受勑修唐书,语其妻 刁 氏曰:‘吾之修书,可谓猢猻入布袋矣。’ 刁氏 对曰:‘君於仕宦,亦何异鮎鱼上竹竿耶!’闻者皆以为善对。” 清 赵翼 《七十自述》诗之七:“寸寸鮎鱼上竹竿,生平一第最艰难。”
《國語辭典》:上刀山  拼音:shàng dāo shān
比喻步上极为艰险的境地。如:「为了朋友,他上刀山、下火海在所不辞。」
《漢語大詞典》:困坷
困苦艰难。 宋 苏轼 《病中大雪》诗:“嗟余独愁寂,空室自困坷。”
《漢語大詞典》:窭艰(窶艱)
亦作“ 窶囏 ”。 贫穷艰难。 清 方苞 《台拱冈墓碣》:“自 棠邑 迁 金陵 ,益窶艰。” 清 冯桂芬 《万母徐太恭人六十寿序》:“矢志守节,窶囏憔悴,殆非人境。”
分類:贫穷艰难
《漢語大詞典》:衔艰(銜艱)
遭受艰难。 晋 陆云 《答兄平原诗》:“衔艰遘愍,困瘁殷忧。”
分類:遭受艰难
《漢語大詞典》:顿困(頓困)
犹困顿。谓生计或境遇艰难窘迫。 宋 文天祥 《〈指南录〉自序》:“天时不齐,人事好乖,一夫顿困不足道,而国事不竞,哀哉!”
《漢語大詞典》:蹀跇
行步艰难貌。 元 杨暹 《西游记》第十一出:“白头蹀跇,似红日西斜。烦恼甚时休,离愁何日彻。”
分類:行步艰难
《漢語大詞典》:凋剧(凋劇)
凋敝而艰难。 明 谢肇淛 《五杂俎·事部二》:“凋剧之地,以政拙招尤;荒僻之乡,以疎逖见弃。”
分類:凋敝艰难
《漢語大詞典》:贫煎(貧煎)
贫穷困迫,生计艰难。 南朝 齐 萧子良 《净住子净行法门·十种惭愧门》:“而终贫煎,无物賑给。”法苑珠林卷一一○引阿育王经:“我今贫煎,当作何计?”
《國語辭典》:讷涩(訥澀)  拼音:nè sè
不善于说话,拙于言辞。《南史。卷五。齐本纪。废帝东昏侯》:「故委任群小,诛诸宰臣,无不如意。性讷涩少言,不与朝士接。」《隋书。卷七六。文学列传。祖君彦》:「容貌短小,言辞讷涩,有才学。」
《漢語大詞典》:阑散(闌散)
(1).消沉;衰减。 唐 元稹 《春游》诗:“酒户年年减,山行渐渐难。欲终心懒慢,转恐兴阑散。”
(2).冷落。 元 马彦良 《一枝花·春雨》套曲:“凄凉也古墓上催春子规,阑散了緑阴中巧舌黄鸝。”
(3).窘困,艰难。 元 关汉卿 《金线池》第二折:“这廝阑散了虽离我眼底,忔憎着又在心头。”
《漢語大詞典》:艰季(艱季)
艰难时世;乱世。南齐书·高帝纪下:“朕以寡昧,属值艰季,推肆勤之诚,藉乐治之数……用获拯溺龕暴,一匡天下。”
《漢語大詞典》:屯弊
艰难衰败。《晋书·贺循传》:“若乃时运屯弊,主危国急,义士救时,驱驰拯世。”
分類:艰难衰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