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302,分21页显示  上一页  1  2  4  5  6  7 下一页
词典(续上)
哲艾
自艾
采艾
针艾
艾服
艾服
蒲艾
少艾
求艾
耋艾
艾绶
悬艾
保艾
艾如张
悔艾
《漢語大詞典》:哲艾
指明达的老人。 宋 孙觌 《李回依旧延康殿学士知洪州制》:“眷予哲艾,惟国老成。”
分類:明达老人
《漢語大詞典》:自艾
悔过自责,除恶修善。孟子·万章上:“三年, 太甲 悔过,自怨自艾,於 桐 ,处仁迁义。” 清 洪升 《长生殿·复召》:“今自艾,愿承鱼贯,敢妒蛾眉。” 清 黄宗羲 《子刘子行状》:“叔母 朱氏 无子,先生迎养於家, 朱氏 欲异居,先生輒自艾曰:‘古人数世同居,今吾一叔母不能安其心,何古今人之不相及耶!’”
分類:修善
《漢語大詞典》:采艾(採艾)
民间习俗。端午节割取艾条悬户避邪。 南朝 梁 宗懔 荆楚岁时记:“五月五日,四民并蹋百草,又有鬭百草之戯,採艾以为人悬门户上,以禳毒气。” 唐 李商隐 《为安平公进贺端午马状》:“伏以浴兰令节,採艾嘉辰,百辟合祝於 尧 年,万方宜修於 禹 贡。” 宋 陈元靓 《事林广记前集·节序·端午》:“今在处有採艾採药之説。”
采摘艾草。古有采艾疗疾禳毒之俗。《诗·王风·采葛》:“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 毛 传:“艾所以疗疾。” 南朝 梁 宗懔 荆楚岁时记:“五月五日,谓之浴兰节。 荆 楚 人并蹋百草,又有鬭百草之戏。采艾以为人形,悬门户上以禳毒气。”一本作“ 採艾 ”。
《漢語大詞典》:针艾(針艾)
亦作“鍼艾”。
(1).中医谓以针刺和以艾灼穴位。 晋 葛洪 抱朴子·至理:“夫愚人乃不肯信汤药鍼艾,况深於此者乎?”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教子:“当以疾病为諭,安得不用汤药鍼艾救之哉?” 章炳麟 《人无我论》:“四肢弦缓,摄养乖方,微加针艾,即知有我。”
(2).喻救治社会弊病的方法。 南朝 宋 袁淑 《吊古文》:“以往古为镜鑑,以未来为鍼艾。”
《國語辭典》:艾服  拼音:ài fú
1.年五十则可做官从政。语本《礼记。曲礼上》:「五十曰艾,服官政。」后指五十岁。北周。王褒〈太保吴武公尉迟纲碑铭〉:「及年踰艾服,任隆台衮。」
2.任事、服劳。《晋书。卷三三。郑冲传》:「艾服王事,六十馀载。」
3.古时罪犯的刑服。南朝梁。任昉〈为王金紫谢齐武帝示皇太子律序启〉:「教清中世,艾服惩刑。」
《漢語大詞典》:艾服
犹艾韠。艾,通“ 刈 ”。 南朝 梁 任昉 《为王金紫谢齐武帝示皇太子律序启》:“化澄上业,草缨垂典,教清中世,艾服惩刑。”
《國語辭典》:蒲艾  拼音:pú ài
菖蒲和艾草。中国民俗端午节悬插在门上,用以避邪驱瘟。因菖蒲的叶子,像一把锋利的宝剑,古人认为可以遏退鬼怪,而艾草从古以来就被用来灸疾治病,所以被认为有驱除瘟疫疾病的功能。《红楼梦》第三一回:「这日正是端阳佳节,蒲艾簪门,虎符系臂。」
分類:菖蒲艾草
《國語辭典》:少艾  拼音:shào ài
艾,美好。「少艾」,年轻貌美之人,多指女子。《孟子。万章上》:「人少,则慕父母;知好色,则慕少艾。」《喻世明言。卷二。陈御史巧勘金钗钿》:「如今田氏少艾,何不就招鲁公子为婿,以续前姻?」《朝鲜王朝实录。纯祖实录。卷一三》:「人情何以恶旧而好新也?非但慕少艾也,例不免有此病,其故何也?侍读官曹凤振曰:『容悦阿谀之臣,易进而难退,忠淡戆直之士,难进而易退之故也。』」
《漢語大詞典》:求艾
孟子·离娄上:“今之欲王者,犹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也。” 赵岐 注:“艾可以为灸人病,乾久益善,故以为喻。”后因以“求艾”泛指寻求治病之药。 元 虞集 《端午节诗》:“南村久病思求艾,北客多情问转蓬。”亦比喻探求治国立业之道。 宋 赵与时 宾退录卷二:“近岁尝见《纪孟》十诗……如:‘争地争城立霸基,焉能一统混华夷;力期行政须求艾,深欲为王愧折枝。’” 清 魏源 《秋夕三章》诗之二:“三年求艾,一月攘鷄,桑榆未晚,尚其企而。”
《漢語大詞典》:耋艾
指高寿的人。 唐 韩愈 《南海神庙碑》:“岁仍大和,耋艾歌咏。”
分類:高寿
《漢語大詞典》:艾绶(艾綬)
系印纽的绿色丝带。 汉 官秩二千石以上者用之。后汉书·冯鲂传:“帝尝幸其府,留饮十许日,赐驳犀具劒、佩刀、紫艾綬、玉玦各一。” 李贤 注:“艾即盭,緑色,其色似艾。”后汉书·酷吏传·董宣:“以 宣 尝为二千石,赐艾綬,葬以大夫礼。”
《分类字锦》:悬艾(悬艾)
荆楚岁时记五月五日采艾以为人悬门户上以禳毒气
分类:端午
《漢語大詞典》:保艾
犹言养育。《诗·小雅·南山有台》:“乐只君子,保艾尔后。” 毛 传:“艾,养;保,安也。”
见“ 保乂 ”。
分類:养育
《漢語大詞典》:保乂
(1).亦作“ 保艾 ”。治理使之安定太平。书·君奭:“率惟兹有陈,保乂 有殷 。” 孔 传:“以安治 有殷 。” 唐 杨炯 《唐同州长史宇文公神道碑》:“对扬天命,保乂王家。” 明 方孝孺 《身修思永堂记》:“近之如圣上之所传,篤志力行,以保艾王家之丕基,私窃有望焉。”
(2).养育安定。 汉 陈琳《檄吴将校部曲文》:“皆宜膺受多福,保乂子孙。”
《国语辞典》:艾如张(艾如张)  拼音:yì rú zhāng
一种汉铙歌。艾为除草;张为布网。艾如张的内容多描述田猎等事。
《國語辭典》:悔艾  拼音:huǐ ài
改过自新。《宋史。卷三八八。李焘传》:「知双流县,仕族张氏子居丧而争产。焘曰:『若忍坠先训乎?盍归思之。』三日复来,迄悔艾无讼。」
分類:悔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