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节俭(節儉)  拼音:jié jiǎn
节省俭约,用财有度。如:「节俭是一种传统美德。」《书经。无逸》「即康功田功」句下汉。孔安国。传:「文王节俭,卑其衣服,以就其安人之功。」
《国语辞典》:躬行节俭(躬行节俭)  拼音:gōng xíng jié jiǎn
亲自实践节省俭约。《明史。卷一八一。刘健传》:「望陛下绝无益之费,躬行节俭,为中外倡。」
《国语辞典》:节俭躬行(节俭躬行)  拼音:jié jiǎn gōng xíng
生活俭约,做事努力。清。顾炎武〈骊山行〉:「贤妃助内咏鸡鸣,节俭躬行迈往古。」也作「节俭力行」。
《国语辞典》:节俭力行(节俭力行)  拼音:jié jiǎn lì xíng
生活节约,做事努力。《史记。卷六二。管晏传》:「事齐灵公、庄公、景公,以节俭力行重于齐。」也作「节俭躬行」。
《分类字锦》:葛覃节俭(葛覃节俭)
诗序葛覃后妃之本也后妃在父母家则志在女功之事躬俭节用服浣濯之衣尊敬师傅则可以归安父母化天下以妇道也
分类:德范
《國語辭典》:作家  拼音:zuò jiā
1.对文学、艺术创作有成就的人。《太平广记。卷二五五。王维》:「唐宰相王玙好与人作碑志,有送润毫者,误扣右丞王维门。维曰:『大作家在那边。』」清。张遗〈读画录序〉:「然则得先生之意以读画,当不堕作家云雾中。」今多指以写作为业的人。如:「畅销书作家」。
2.治家,过日子。《晋书。卷二六。食货志》:「帝出自侯门,居贫即位,常曰:『桓帝不能作家,曾无私蓄。』」《警世通言。卷五。吕大郎还金完骨肉》:「恨自家者,恨肚皮不会作家,一日不吃饭,就饿将起来。」
3.行家。《二刻拍案惊奇》卷四:「兴哥出来接见,果然老成丰韵,是个作家体段。」《野叟曝言》第九回:「文字不相上下,神完气足,俱是作家。」
《國語辭典》:刻削  拼音:kè xuè
1.苛刻、严酷。《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事皆决于法,刻削毋仁恩和义。」《旧唐书。卷八五。唐临传》:「叙勋必须刻削,论罪务从重科。」
2.剥削、剥夺。《史记。卷一一。孝景本纪》:「至孝景,不复忧异姓,而晁错刻削诸侯。」《南史。卷七七。恩倖传。沈客卿传》:「客卿每立异端,唯以刻削百姓为事。」
3.生活检朴。唐。韩愈 唐故中散大夫少府监胡良公墓神道碑:「乐为俭勤,自刻削不干人,以矫时弊。」
4.雕刻、雕琢。汉。王充《论衡。量知》:「雕琢刻削,乃成为器用。」
5.形容文笔深刻峻拔。元。陶宗仪《南村辍耕录。卷九。文章宗旨》:「唐之文,韩之雅健,柳之刻削,为大家。」
6.形容山势或楼台高峻峭拔。《魏书。卷九八。岛夷萧衍传》:「垂珠衔璧,峥嵘刻削。」
《國語辭典》:简约(簡約)  拼音:jiǎn yuē
节俭。《文选。何敬祖。赠张华诗》:「镇俗在简约,树塞焉足摹。」
《國語辭典》:节省(節省)  拼音:jié shěng
节约俭省。《儒林外史》第二七回:「我把历年节省的几两银子,拿出来弄一所房子,将来把你嫂子也从京里接到南京来,和兄弟一家一计的过日子。」
《國語辭典》:俭啬(儉嗇)  拼音:jiǎn sè
俭省吝啬。《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四:「原来徽州人心性俭啬,却肯好胜喜名,又崇信佛事。」
分類:吝啬节俭
《漢語大詞典》:约省(約省)
(1).节俭。《后汉书·光武帝纪》:“朕无益百姓,皆如 孝文皇帝 制度,务从约省。” 宋 苏轼 《乞赐度牒修廨宇状》:“深欲减节以就约省,而上件屋宇,皆 钱氏 所构,规摹高大,无由裁撙。”
(2).减省;简约。汉书·刑法志:“其与中二千石、二千石、博士及明习律令者议减死刑及可鹢除约省者,令较然易知,条奏。” 汉 王充 论衡·正说:“夫论语者,弟子共纪 孔子 之言行,敕记之时甚多,数十百篇,以八寸为尺,纪之约省,怀持之便也。”
《漢語大詞典》:撙约(撙約)
节俭。 明 唐顺之 《王冢妇唐孺人墓志铭》:“孺人能淡泊撙约於既贵之后。”
分類:节俭
《漢語大詞典》:约节(約節)
简约;节俭。《后汉书·翟酺传》:“夫俭德之恭,政存约节。故 文帝 爱百金於露臺,饰帷帐於皁囊。”三国志·魏志·高堂隆传:“宫室之制,务从约节。”
分類:简约节俭
《漢語大詞典》:节啬(節嗇)
节省;节俭。 明 高攀龙 《薛孝子传》:“﹝孝子﹞每日不再食,即一钱必节嗇,以餉 少泉君 。” 清 魏源 《军储篇四》:“岂谓八旗之不善节嗇,亦其食指浩繁矣哉!”
分類:节省节俭
《漢語大詞典》:刻损(刻損)
犹节俭。 宋 苏轼 《谏买浙灯状》:“惟当痛自刻损,以身先之,使知人主且犹如此,而况於吾徒哉。”
分類:节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