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苍龙阙


《史记》卷八《高祖本纪》
「萧丞相营作未央宫,立东阙、北阙、前殿、武库、太仓。」唐·司马贞《史记索隐》:「索隐东阙名苍龙,北阙名玄武,无西南二阙者,盖萧何以厌胜之法故不立也。」

例句

始随苍梧云,不返苍龙阙。 曹邺 文宗陵

典故
苍马


《乐府诗集》卷十六汉·鼓吹饶歌《君马黄》
「君马黄,臣马苍,二马同逐臣马良。」

典故
苍髯如戟
 
银髯似戟
 

《南史》卷二十八〈褚裕之列传·(褚湛之子)褚彦回〉~749~
景和中,山阴公主淫恣,窥见彦回悦之,以白帝。帝召彦回西上閤宿十日,公主夜就之,备见逼迫,彦回整身而立,从夕至晓,不为移志。公主谓曰:「君须髯如戟,何无丈夫意?」彦回曰:「回虽不敏,何敢首为乱阶。」
典故  
为苍生
 
苍生望
 
谢公起
 
相关人物
谢安


《世说新语》下卷下《排调》
谢公在东山,朝命屡降而不动。后出为桓宣武司马,将发新亭,朝士咸出瞻送。高灵时为中丞,亦往相祖。先时,多少饮酒,因倚如醉,戏曰:「卿屡违朝旨,高卧东山,诸人每相与言:『安石不肯出,将如苍生何?』今亦苍生将如卿何?」谢笑而不答。

简释

东山起:指失势后重新得势、唐杜甫《暮秋枉裴道州手礼率尔遣兴寄近呈苏涣侍御》:“无数将军西第成,早作丞相东山起。”


例句

白屋藩魏主,苍生期谢公。 宋之问 伤王七秘书监

每劳苍生念,不以黄屋尊。 张九龄 奉和圣制赐诸州刺史以题座右

闻道谢安掩口笑,知君不免为苍生。 李欣 送刘十

歌且谣,意方远,东山高卧时起来,欲济苍生未应晚。 李白 梁园吟

谢公终一起,相与济苍生。 李白 送裴十八图南归嵩山二首之二

汉主追韩信,苍生起谢安。 杜甫 宴王使君宅题二首之一

无数将军西第成,早作丞相东山起。 杜甫 暮秋枉裴道州手札率尔遣兴寄近(一作递)呈苏涣侍御

犹有九华知己在,羡君高卧早回头。 杜荀鹤 献钱塘县罗著作判官

东山终为苍生起,南浦虚言白首归。 温庭筠 题裴晋公林亭

毕世唯高卧,无人说是非。 王贞白 忆张处士

既郁苍生望,明时岂陆沉。 蔡希寂 同家兄题渭南王公别业

不遂苍生望,空留封禅文。 钱起 哭常徵君

奈何苍生望,卒为黄绶欺。 陈子昂 同宋参军之问梦赵六赠卢陈二子之作

不将高卧邀刘主,自吐清谈护汉储。 韦庄 寄从兄遵

苍生谢安石,天子富平侯。 高适 古乐府飞龙曲留上陈左相

借问景阳台下客,谢家谁更卧东山。 储嗣宗 春怀寄秣陵知友

天下苍生望不休,东山虽有但时游。 刘禹锡 奉和裴令公夜宴

莫学东山卧,参差老谢安。 李白 送梁四归东平

一卧东山三十春,岂知书剑老风尘。 高适 人日寄杜二拾遗

典故
苍水
  
苍水使者

相关人物
大禹


《吴越春秋》卷六〈越王无余外传〉~46~
禹乃东巡,登衡岳,血白马以祭,不幸所求。禹乃登山仰天而啸,因梦见赤绣衣男子,自称玄夷苍水使者,闻帝使文命于斯,故来候之。「非厥岁月,将告以期,无为戏吟。」故倚歌覆釜之山,东顾谓禹曰:「欲得我山神书者,斋于黄帝岩岳之下三月,庚子登山发石,金简之书存矣。」禹退又斋三月,庚子登宛委山,发金简之书。案金简玉字,得通水之理。

例句

令弟尚为苍水使,名家莫出杜陵人。 杜甫 季夏送乡弟韶陪黄门从叔朝谒

典故

《史记》卷三十二《齐太公世家》
「文王崩,武王即位。九年,欲修文王业,东伐以观诸侯集否。师行,师尚父左杖黄钺,右把白旄以誓,曰:『苍兕苍兕,总尔众庶,与尔舟楫,后至者斩!」』」唐·司马贞《史记索隐》:「马融曰『苍兕,主舟楫官名』。又王充曰『苍兕者,水兽,九头。』今誓众众,令急济,故言苍兕以惧之。」

例句

壮志凌苍兕,精诚贯白虹。 骆宾王 边城落日

典故  
苍梧
 
虞帝魂


《礼记·檀弓上》
「舜葬于苍梧之野。」东汉·郑玄注:「舜征有苗而死,因留葬焉。」
《史记》卷一《五帝本纪·舜本纪》
「践帝位三十九年,南巡狩,崩于苍梧之野。葬于江南九疑,是为零陵。」南朝宋·裴骃《史记集解》引《皇览》:「舜冢在零陵营浦县。其山九溪皆相似,故曰九疑。传曰『舜葬苍梧,象为之耕』。礼记曰:『舜葬苍梧,二妃不从』。山海经曰:『苍梧山,帝舜葬于阳,丹朱葬于阴』。」

例句

愁如湘灵哭湘浦,咽咽哀音隔云雾。九嶷深翠转巍峨,仙骨寒消不知处。 僧鸾 赠李粲秀才

如传我心苦,千里苍梧云。 司马扎 弹琴

始随苍梧云,不返苍龙阙。 曹邺 文宗陵

苍梧九疑在何处,斑斑竹泪连潇湘。 李涉 寄荆娘写真

皆缘不得空门要,舜葬苍梧直至今。 李涉 题武关

渺渺烟波接九疑,几人经此泣江蓠。 水神 霅溪夜宴诗

目伤平楚虞帝魂,情多思远聊开樽。 沈传师 次潭州酬唐侍御姚员外游道林岳麓寺题示

石门迥接苍梧野,愁色阴深二妃寡。 韦蟾 岳麓道林寺

典故 
郅都
 
郅都苍鹰
 
相关人物
郅都


《汉书》卷九十《酷吏传·郅都传》
都迁为中尉,丞相条侯至贵居也,而都揖丞相。是时民朴,畏罪自重,而都独先严酷,致行法不避贵戚,列侯宗室见都侧目而视,号曰「苍鹰」。临江王徵诣中尉府对簿,临江王欲得刀笔为书谢上,而都禁吏弗与。魏其侯使人间予临江王。临江王既得,为书谢上,因自杀。窦太后闻之,怒,以危法中都,都免归家。景帝乃使使即拜都为雁门太守,便道之官,得以便宜从事。匈奴素闻郅都节,举边为引兵去,竟都死不近雁门。
《史记》卷一百二十二〈酷吏列传〉~333~
郅都迁为中尉。丞相条侯至贵倨也,而都揖丞相。是时民朴,畏罪自重,而都独先严酷,致行法不避贵戚,列侯宗室见都侧目而视,号曰「苍鹰」。

简释

苍鹰:指官吏不畏权贵,执法严明。唐骆宾王《幽絷书情通简知己》:“骢马刑章峻,苍鹰狱吏猜。”


例句

日晚鸊鹈泉畔猎,路人遥识郅都鹰。 李商隐 赠别前蔚州契苾使君

塞天万里无飞鸟,可在边城用郅都。 卢纶 宫中乐二首

骢马刑章峻,苍鹰狱吏猜。 骆宾王 幽系书情通简知己

典故
苍蝇惑曙鸡


《诗经·齐风·鸡鸣》
「鸡既鸣矣,朝既盈矣。匪鸡则鸣,苍蝇之声。」

例句

集仙殿与金銮殿,可是苍蝇惑曙鸡。 李商隐 漫成五章之二

典故
童子是苍蝇
 
苍蝇先知
 
相关人物
苻坚


《晋书》卷一一三《苻坚载记》
「坚之将为赦也,与王猛、苻融密议于露堂,悉屏左右。坚亲为赦文,猛、融供进纸墨。有一大苍蝇入自间,鸣声甚大,集于笔端,驱而复来。俄而长安街巷市里人相告曰:『官今大赦。』有司以闻。坚惊谓融、猛曰:『禁中无耳属之理,事何从泄也?』于是敕外穷推之,咸言有一小人衣黑衣,大呼于市曰:『官今大赦。』须臾不见。坚叹曰:『其向苍蝇乎?声状非常,吾固恶之。』」

例句

议赦蝇栖笔,邀歌蚁泛醪。 刘禹 浙西李大夫述梦四十韵并浙东元相公酬和斐然继声

共望汉朝多沛泽,苍蝇早晚得先知。 司空曙 酬崔峒见寄

且闻童子是苍蝇,谁谓庄生异蝴蝶。 李端 杂歌呈郑锡司空文明

典故
入宣室
  
及苍生
 
君王思贾
 
问鬼神
 
夜半前席
 
宣室再见时
 
宣室前席
 
宣室召
 
宣室夜
 
宣室对
 
宣室征还
 
宣室鬼神
 
汉皇前席
 
膝屡前
 
虚前席
 
贾生前席
 
贾谊久不见
 
长沙召贾
 
召贾生

相关人物
贾谊


《史记》卷八十四〈屈原贾生列传·贾生〉~249~
贾生名谊,雒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孝文皇帝初立,闻河南守吴公治平为天下第一,故与李斯同邑而常学事焉,乃徵为廷尉。廷尉乃言贾生年少,颇通诸子百家之书。文帝召以为博士。是时贾生年二十馀,最为少。每诏令议下,诸老先生不能言,贾生尽为之对,人人各如其意所欲出。诸生于是乃以为能,不及也。孝文帝说之,超迁,一岁中至太中大夫。贾生以为汉兴至孝文二十馀年,天下和洽,而固当改正朔,易服色,法制度,定官名,兴礼乐,乃悉草具其事仪法,色尚黄,数用五,为官名,悉更秦之法。孝文帝初即位,谦让未遑也。诸律令所更定,及列侯悉就国,其说皆自贾生发之。于是天子议以为贾生任公卿之位。绛、灌、东阳侯、冯敬之属尽害之,乃短贾生曰:「雒阳之人,年少初学,专欲擅权,纷乱诸事。」于是天子后亦疏之,不用其议,乃以贾生为长沙王太傅。……后岁馀,贾生徵见。孝文帝方受釐,坐宣室。上因感鬼神事,而问鬼神之本。贾生因具道所以然之状。至夜半,文帝前席。既罢,曰:「吾久不见贾生,自以为过之,今不及也。」居顷之,拜贾生为梁怀王太傅。梁怀王,文帝之少子,爱,而好书,故令贾生傅之。

例句

运筹时所贵,前席礼偏深。 包佶 奉和柳相公中书言怀

登楼初有作,前席竟为荣。 杜甫 春日江村五首

归当再前席,适远非历试。 杜甫 送从弟亚赴安西判官

汝翁草明光,天子正前席。 杜甫 送李校书二十六韵

群盗哀王粲,中年召贾生。 杜甫 春日江村五首之五

拜恩稽首纷无已,凝旒前席皇情喜。 权德舆 奉和张仆射朝天行

宣室思前席,行看拜主恩。 章八元 酬刘员外月下见寄

汉主前瑶席,穰侯许凤池。 钱起 喜李待御拜郎官入省

前席命才彦,举朝推令名。 钱起 送蒋尚书居守东都

唯理心无党,怜才膝屡前。 韩偓 感事三十四韵

三接旧承前席遇,一灵今用戒香熏。 韩偓 赠僧

握兰多具美,前席有嘉谋。 高适 奉酬睢阳李太守

典故
乏桂燃
 
尺薪如桂
  
桂玉一炊
 
桂玉粮薪
 
湿薪如桂
 
炊桂薪
   
炊苍玉
 
燃新桂
 
燃桂
 
爨丹桂
   
米如珠
 
米如珠玉
 
薪如桂
 
薪桂粒琼
 
苏鬼难因
 
买桂炊玉
 
相关人物
苏秦


《战国策》卷十六〈楚策三·苏秦之楚三日〉~538~
苏秦之楚,三日乃得见乎王。谈卒,辞而行。楚王曰:「寡人闻先生,若闻古人。今先生乃不远千里而临寡人,曾不肯留,愿闻其说。」对曰:「楚国之食贵于玉,薪贵于桂,谒者难得见如鬼,王难得见如天帝。今令臣食玉炊桂,因鬼见帝。」王曰:「先生就舍,寡人闻命矣。」
《昭明文选》卷二十九〈诗己·杂诗上·杂诗十首〉~383~
〈杂诗十首〉其十:「黑蜧跃重渊,商羊舞野庭。飞廉应南箕,丰隆迎号屏。云根临八极,雨足洒四溟。霖沥过二旬,散漫亚九龄。阶下伏泉涌,堂上水衣生。洪潦浩方割,人怀昏垫情。沈液漱陈根,绿叶腐秋茎。里无曲突烟,路无行轮声。环堵自颓毁,垣闾不隐形。尺烬重寻桂,红粒贵瑶琼。君子守固穷,在约不爽贞。虽荣田方赠,为沟壑名。取志于陵子,比足黔娄生。」

例句

粮薪极桂玉,大道生榛刺。 李群玉 登宜春醉宿景星寺寄郑判官兼简空上人

冰霜想度商于冻,桂玉愁居帝里贫。 李群玉 金塘路中

长安玉桂国,戟带披侯门。 李贺 出城别张又新酬李汉

炊琼爇桂帝关居,卖尽寒衣典尽书。 林宽 献同年孔郎中

尺薪功比桂,寸粒价高琼。 林宽 苦雨

宿雨方然桂,朝饥更摘蔬。 羊士谔 永宁小园即事

公卿红粒爨丹桂,黔首白骨封青苔。 钱起 秋霖曲

典故
东平为善

相关人物
刘苍


《后汉书》卷四十二《光武十王传·东平宪王苍传》
东平宪王苍,建武十五年封东平公,十七年进爵为王。……十一年,苍与诸王朝京师。月馀,还国。帝临送归宫,悽然怀思,乃遣使手诏国中傅曰:「辞别之后,独坐不乐,因就车归,伏轼而吟,瞻望永怀,实劳我心,诵及采菽,以增叹息。日者问东平王处家何等最乐,王言为善最乐,其言甚大,副是要腹矣。今送列侯印十九枚,诸王子年五岁已上能趋拜者,皆令带之。」

例句

东平为善,司马称好。 李瀚 蒙求

典故
五月飞霜
 
含悲系燕狱
  
燕霜感
 
邹生哭
 
邹衍囚燕
 
邹衍感彼苍
 
邹衍系狱
 
相关人物
邹衍


《后汉书》卷五十七〈杜栾刘李刘谢列传·刘瑜〉~856~
「邹衍匹夫,杞氏匹妇,尚有城崩霜陨之异。」唐·李贤注引《淮南子》曰:「邹衍事燕惠王尽忠,左右谮之,王系之,仰天而哭,五月天为之下霜。」
《昭明文选》卷三十九〈上书启·上书·诣建平王上书〉~786~
昔者贱臣叩心,飞霜击于燕地。唐·李善注引《淮南子》曰:「邹衍尽忠于燕惠王,惠王信谮而系之,邹子仰天而哭,正夏而天为之降霜。」
《论衡》卷五《感虚》
邹衍无罪,见拘于燕,当夏五月,仰天而哭,天为陨霜。

简释

燕霜:指冤狱。唐李白《送张秀才谒高中丞》:“我无燕霜感,玉石俱烧焚。”


例句

燕臣昔恸哭,五月飞秋霜。 李白 古风

我无燕霜感,玉石俱烧焚。 李白 送张秀才谒高中丞

于公恸哭三年旱,邹衍含愁五月霜。 王巨仁 愤怨诗

古今何事不思量,尽信邹生感彼苍。 袁郊

邹衍衔悲系燕狱,李斯抱怨拘秦桎。 骆宾王 畴昔篇

典故
计相

相关人物
张苍明


《史记》卷九十六〈张丞相列传〉~2675~
张丞相苍者,阳武人也。好书律历。秦时为御史,主柱下方书。有罪,亡归。及沛公略地过阳武,苍以客从攻南阳。苍坐法当斩,解衣伏质,身长大,肥白如瓠,时王陵见而怪其美士,乃言沛公,赦勿斩。遂从西入武关,至咸阳。沛公立为汉王,入汉中,还定三秦。陈馀击走常山王张耳,耳归汉,汉乃以张苍为常山守。从淮阴侯击赵,苍得陈馀。赵地已平,汉王以苍为代相,备边寇。已而徙为赵相,相赵王耳。耳卒,相赵王敖。复徙相代王。燕王臧荼反,高祖往击之。苍以代相从攻臧荼有功,以六年中封为北平侯,食邑千二百户。迁为计相,一月,更以列侯为主计四岁。是时萧何为相国,而张苍乃自秦时为柱下史,明习天下图书计籍。苍又善用算律历,故令苍以列侯居相府,领主郡国上计者。黥布反亡,汉立皇子长为淮南王,而张苍相之。十四年,迁为御史大夫。

例句

从此几迁为计相,蓬莱三刻奏东巡。 李洞 赠长安毕郎中

《漢語大詞典》:髯戟
谓须髯张开如戟。 元 萨都剌 《终南进士行和李五峰题马麟画锺馗图》:“至今怒气犹未消,髯戟参差努双目。”参见“ 戟髯 ”。
分類:须髯张开
《漢語大詞典》:戟髯
戟形的须髯。 清 曹禾 《顾玉川传》:“深目戟髯,类羽人剑客。”
分類:须髯
《漢語大詞典》:东山起(東山起)
同“ 东山再起 ”。 唐 杜甫 《暮秋枉裴道州手札率尔遣兴寄递呈苏涣侍御》诗:“无数将军西第成,早作丞相 东山 起。”
《國語辭典》:东山高卧(東山高臥)  拼音:dōng shān gāo wò
晋谢安隐居东山,不肯出仕的故事。典出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排调》。后用以比喻隐居不仕。元。郑廷玉《忍字记》第四折:「我赶不上庞居士海内沉舟,晋孙登苏门长啸,我可什么谢安石东山高卧。」也作「高卧东山」。
分類:安然隐居
《國語辭典》:东山(東山)  拼音:dōng shān
1.日观峰的别名。参见「日观峰」条。
2.《诗经。豳风》的篇名。共四章。根据〈诗序〉:「东山,周公东征也。」或亦指东征之士既归而述怀之诗。首章二句为:「我徂东山,慆慆不归。」
《漢語大詞典》:东山卧(東山卧)
见“ 东山高卧 ”。
《國語辭典》:东山高卧(東山高臥)  拼音:dōng shān gāo wò
晋谢安隐居东山,不肯出仕的故事。典出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排调》。后用以比喻隐居不仕。元。郑廷玉《忍字记》第四折:「我赶不上庞居士海内沉舟,晋孙登苏门长啸,我可什么谢安石东山高卧。」也作「高卧东山」。
分類:安然隐居
《漢語大詞典》:苍水使(蒼水使)
传说中仙人的使者。 苍水 ,仙人名。语出 汉 赵晔 吴越春秋·越王无余外传:“﹝ 禹 ﹞登 衡岳 ……梦见赤绣衣男子,自称 玄夷 苍水 使者,闻帝使文命于斯,故来候之。” 唐 杜甫 《季夏送乡弟韶陪黄门从叔朝谒》诗:“令弟尚为 苍水 使,名家莫出 杜陵 人。” 清 吴伟业 《海市》诗之二:“金马衣冠 苍水 使,石鲸风雨濯龙臺。”
《漢語大詞典》:苍兕(蒼兕)
(1).传说中的水兽名。 唐 杜甫 《复阴》诗:“江涛簸岸黄沙走,云雪埋山苍兕吼。” 清 吴伟业 《悲歌赠吴季子》:“前忧猛虎后苍兕,土穴偷生若螻蚁。”
(2).古代掌管舟楫的官。苍兕,善奔突,能覆舟,故以此名官为警。史记·齐太公世家:“ 师尚父 左杖黄鉞,右把白旄以誓,曰:‘苍兕苍兕,总尔众庶,与尔舟楫,后至者斩。’遂至 盟津 。” 司马贞 索隐引 马融 曰:“苍兕,主舟楫官名。” 晋 郭璞 《〈山海经〉序》:“钧天之庭,岂伶人之所躡;无航之津,岂苍兕之所涉。” 清 臧琳 经义杂记·苍兕主舟楫官:“盖苍兕本水兽,善覆舟,故以此名官,欲使居是官者尽其职,常以苍兕为警也。”
(3).借指水军。梁书·武帝纪下:“ 高祖 英武睿哲,义起 樊 邓 ,仗旗建号,濡足救焚,总苍兕之师,翼龙豹之阵。” 南朝 梁简文帝 《南郊颂》序:“尘清世晏,苍兕无用其武功。”
《漢語大詞典》:九嶷
见“ 九疑 ”。
《漢語大詞典》:九疑
亦作“ 九嶷 ”。
(1).山名。在 湖南 宁远县 南。山海经·海内经:“南方 苍梧 之丘, 苍梧 之渊,其中有 九嶷山 , 舜 之所葬,在 长沙 零陵 界中。” 郭璞 注:“其山九谿皆相似,故云‘九疑’。”史记·五帝本纪:“﹝ 舜 ﹞葬於 江 南 九疑 ,是为 零陵 。” 唐 李涉 《寄荆娘写真》诗:“ 苍梧 九疑 在何处,斑斑竹泪连 瀟湘 。” 金 元好问 《湘夫人咏》:“ 九疑山 高猿夜啼,竹枝无声堕残露。” 陈毅 《过太行山书怀》诗:“突围到 章贡 ,埋伏到 九嶷 。”
(2).指 九疑山 之神。《楚辞·离骚》:“百神翳其备降兮,九疑繽其并迎。” 王逸 注:“言 巫咸 得己椒糈,则将百神蔽日来下, 舜 又使 九疑 之神,纷然来迎。”
《漢語大詞典》:九疑
亦作“ 九嶷 ”。
(1).山名。在 湖南 宁远县 南。山海经·海内经:“南方 苍梧 之丘, 苍梧 之渊,其中有 九嶷山 , 舜 之所葬,在 长沙 零陵 界中。” 郭璞 注:“其山九谿皆相似,故云‘九疑’。”史记·五帝本纪:“﹝ 舜 ﹞葬於 江 南 九疑 ,是为 零陵 。” 唐 李涉 《寄荆娘写真》诗:“ 苍梧 九疑 在何处,斑斑竹泪连 瀟湘 。” 金 元好问 《湘夫人咏》:“ 九疑山 高猿夜啼,竹枝无声堕残露。” 陈毅 《过太行山书怀》诗:“突围到 章贡 ,埋伏到 九嶷 。”
(2).指 九疑山 之神。《楚辞·离骚》:“百神翳其备降兮,九疑繽其并迎。” 王逸 注:“言 巫咸 得己椒糈,则将百神蔽日来下, 舜 又使 九疑 之神,纷然来迎。”
《國語辭典》:苍鹰(蒼鷹)  拼音:cāng yīng
1.动物名。鹰科。头黑,背苍灰,腹灰白并有暗灰色横斑。以野兔、野鼠、鹑类为食。幼鸟经驯养可供狩猎,在西伯利亚与中国东北地区繁殖,冬季迁徒至南方。
2.比喻酷吏。《史记。卷一二二。酷吏传。郅都传》:「是时民朴,畏罪自重,而都独先严酷,致行法不避贵戚,列侯宗室见都侧目而视,号曰『苍鹰』。」
《漢語大詞典》:郅都鹰(郅都鷹)
汉 郅都 , 孝景 时为中郎将,敢直谏,面折大臣于朝。后迁为中尉,行法严酷,不避贵戚,列侯宗室见之畏惧,侧目而视,时号为“苍鹰”。见史记·酷吏列传。后因以“郅都鹰”形容威仪慑人。 唐 李商隐 《赠别前蔚州契苾使君》诗:“日晚 鸊鵜泉 畔猎,路人遥识 郅都 鹰。”
《漢語大詞典》:蝇栖笔(蠅棲筆)
前秦 苻坚 将大赦境内,议于 露堂 ,亲为赦文,时有大苍蝇集于笔端。事见《晋书·苻坚载记上》。后因以为议赦之典。 唐 刘禹锡 《浙西李大夫述梦四十韵并浙东元相公酬和斐然继声》:“议赦蝇栖笔,邀歌蚁泛醪。”
《國語辭典》:前席  拼音:qián xí
1.移坐向前以相接近。《史记。卷八四。屈原贾生传》:「至夜半,文帝前席。」
2.位于前面的座位。唐。李商隐 贾生诗:「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分類:接近向前
《漢語大詞典》:桂玉
(1).桂玉之地。指京师。 唐 黄滔 《崔右丞启》:“ 滔 献赋命奇,食贫计尽,难安桂玉,须逐萍蓬。” 唐 罗邺 《东归》诗:“都缘桂玉无门住,不算山川去路非。”参见“ 桂玉之地 ”。
(2).喻昂贵的柴米。 宋 王禹偁 《单州谢上表》:“身叨赴闕,颇更思乡……分俸则桂玉不完,聚族则京师难住。” 元 麻革 《为王德新寿》诗:“数口虀盐忧桂玉,一川风雨独柴荆。” 明 王世贞 《鸣凤记·邹林会试》:“大军之后,继以凶年,家园清素,桂玉关心。”参见“ 桂薪玉粒 ”。
《漢語大詞典》:桂玉之地
指京师。 宋 戴埴 鼠璞·桂玉:“ 马存 字 长游 ,谓子游京师,薪如束桂,米如裹玉,世以桂玉之地为京师。”
分類:京师
《漢語大詞典》:桂薪玉粒
典出战国策·楚策三:“ 苏秦 之 楚 ,三日乃得见乎王。谈卒,辞而行。 楚王 曰:‘寡人闻先生,若闻古人。今先生乃不远千里而临寡人,曾不肯留,愿闻其説。’对曰:‘ 楚国 之食贵於玉,薪贵於桂,謁者难得见如鬼,王难得见如天帝。今令臣食玉炊桂,因鬼见帝。’”后以“桂薪玉粒”指柴米昂贵。 明 陈汝元 《金莲记·惊讹》:“公婆年迈,慈母身孤,兼之室似罄悬,谁办桂薪玉粒。” 明 张居正 《雪中柬刘生》诗:“城南处士索居者,四壁寥然对虚牗。桂薪玉粒乌裘敝,千金卖文復何有。”
分類:柴米昂贵
《漢語大詞典》:炊玉
以昂贵如玉的米、粟做饭。形容物价高、生活困难或饭食珍贵。 北周 庾信 《谢赵王赉米启》:“非丹灶而流珠,异 荆臺 而炊玉。” 宋 苏轼 《和蔡準郎中见邀游西湖》之三:“船头斫鲜细缕缕,船尾炊玉香浮浮。” 宋 黄庭坚 《次韵张仲谋过酺池寺斋》:“梦惊如昨日,炊玉困京华。” 宋 范成大 《江源县张季长正字善颂堂》诗:“回思閔雨时,敢望遽炊玉。”参见“ 炊桂 ”。
《國語辭典》:炊桂  拼音:chuī guì
柴少而难得,其贵重如桂。比喻物价昂贵,生活困难。《战国策。楚策三》:「楚国之食贵于玉,薪贵于桂,……今令臣食玉炊桂。」
《漢語大詞典》:炊琼爇桂(炊瓊爇桂)
煮玉烧桂。比喻物价高昂。 唐 林宽 《献同年孔郎中》诗:“炊琼爇桂帝关居,卖尽寒衣典尽书。”参见“ 炊桂 ”。
《國語辭典》:炊桂  拼音:chuī guì
柴少而难得,其贵重如桂。比喻物价昂贵,生活困难。《战国策。楚策三》:「楚国之食贵于玉,薪贵于桂,……今令臣食玉炊桂。」
《漢語大詞典》:玉桂
(1).米如玉,薪如桂。喻生活费用之高。语出战国策·楚策三:“ 楚国 之食贵於玉,薪贵於桂;謁者难得见如鬼,王难得见如天帝,今令臣食玉炊桂,因鬼见帝。”后转喻生活豪华。 唐 李贺 《出城别张又新酬李汉》诗:“ 长安 玉桂国,戟带披侯门。”
(2).桂树的美称。 宋 杨万里 《中秋与诸子果饮》诗:“酒入银河波底月,笛吹玉桂树梢风。”
《漢語大詞典》:珠桂
谓米如珠,薪如桂,极言物价昂贵,生活困难。 清 顾炎武 《寄次耕》诗:“相对愁珠桂,流民輦下多。”参见“ 米珠薪桂 ”。
《國語辭典》:米珠薪桂  拼音:mǐ zhū xīn guì
米如珍珠,柴如桂木。语本《战国策。楚策三》:「楚国之食贵于玉,薪贵于桂,谒者难得见如鬼,王难得见如天帝。」比喻物价昂贵。《喻世明言。卷五。穷马周遭际卖䭔媪》:「但长安乃米珠薪桂之地也,先生资釜既空,将何存立?」也作「薪桂米珠」。
《國語辭典》:食玉炊桂  拼音:shí yù chuī guì
食物比玉还珍贵,柴薪价钱比桂树更高。形容物价昂贵,生活艰难。《战国策。楚策三》:「楚国之食贵于玉,薪贵于桂;谒者难得见如鬼,王难得见如天帝。今令臣食玉炊桂,因鬼见帝。」《陈书。卷六。后主本纪》:「岂以食玉炊桂,无因自达?将怀宝迷邦,咸思独善?」
《漢語大詞典》:燕霜
初学记卷二引《淮南子》:“ 邹衍 事 燕惠王 ,尽忠。左右譖之,王繫之。仰天而哭,夏五月,天为之下霜。”后以“燕霜”为蒙冤之典。 唐 李白 《送张秀才谒高中丞》诗:“我无 燕 霜感,玉石俱烧焚。” 郭沫若 《李白与杜甫·李白在长流夜郎前后》:“由于内战,使得‘玉石俱焚’, 李白 本人正被囚在狱中等待处分。说‘我无 燕 霜感’,其实正是我有弥天的 燕 霜之感。”
分類:蒙冤
《國語辭典》:飞霜(飛霜)  拼音:fēi shuāng
1.降霜。《文选。张协。七命》:「飞霜迎节,高风送秋。」
2.白色的盐。宋。柳永〈煮海歌〉:「自从潴卤至飞霜,无非假贷充糇粮。」
《國語辭典》:飞白(飛白)  拼音:fēi bái
1.飞白书的简称。参见「飞白书」条。
2.白,白字、别字。飞白指将语言中的方言、俗语、吃涩、错别,故意加以记录或援用的修辞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