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627,分42页显示  上一页  23  24  25  26  27  29  30  31  32 下一页
词典(续上)
茶麦
茶罗
茶令
茶蒸
痷茶
果茶
孩儿茶
告茶
打茶围
串茶
毛茶
蛮茶
畾茶
柳眼茶
龙湫茶
《骈字类编》:茶麦(茶麦)
唐书循吏传:韦丹为容州刺史,教民耕织。始城州周十三里,屯田二十四所,教种茶麦,仁化大行。
《骈字类编》:茶罗(茶罗)
茶录:茶罗以绝细为佳,罗底用蜀东川鹅溪画绢之密者,投汤中揉洗以羃之。
《漢語大詞典》:茶令
茶会时的游戏。由一人作令官,令在座者如令行事,失误者受罚。 宋 王十朋 《万季梁和诗留别再用前韵》:“搜我肺肠茶著令。”自注:“余归与诸子讲茶令,每会茶,指一物为题,各举故事,不通者罚。”
《骈字类编》:茶蒸
品茶要录:茶蒸不可以逾久,久而过熟,又久则汤乾,而焦釜之气出。茶工有乏新汤以益之,是致蒸损茶黄,试时色多昏黯,气焦味恶者,焦釜之病。
《漢語大詞典》:痷茶
古代饮茶术语。 唐 陆羽 茶经·饮:“有觕茶、散茶、末茶、饼茶者,乃斫、乃熬、乃煬、乃舂,贮于瓶缶之中,以汤沃焉,谓之痷茶。”
分類:饮茶
《漢語大詞典》:果茶
犹茶点。红楼梦第十九回:“此时 袭人 之母接了 袭人 与几个外甥女儿几个侄女儿来家,正吃果茶。”
分類:茶点
《漢語大詞典》:孩儿茶(孩兒茶)
药茶名。又名乌爹泥、乌垒泥。能清上膈热,化痰生津,止血去湿,生肌定痛,疗一切疮疡。见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土·乌爹泥。 明 谢肇淛 《五杂俎·物部三》:“药中有孩儿茶,医者尽用之……俗因治小儿诸疮,故名孩儿茶也。”
《國語辭典》:告茶  拼音:gào chá
奉茶水。《西游记》第四一回:「敖广即率龙子、龙孙、虾兵、蟹卒一齐出门迎接,请里面坐。坐定,礼毕、告茶。」
分類:敬辞
《國語辭典》:打茶围(打茶圍)  拼音:dǎ chá wéi
古时嫖客到妓馆玩乐,只请妓女喝茶聊天。《官话指南。卷二。官商吐属》:「他是到小的家里打茶围去了。」《文明小史》第四七回:「吃完了酒,白趋贤照应小姨子,想叫劳航芥摆酒请他,便约他同到东荟芳去打茶围。」也作「打茶会」。
《漢語大詞典》:串茶
唐 代茶名。近似今之砖茶。 宋 沈括 梦溪笔谈·杂志二:“古人论茶,惟言 阳羡 顾渚 天柱 蒙顶 之类,都未言 建溪 。然 唐 人重串茶黏黑者,则已近乎 建 饼矣。”
分類:近似砖茶
《國語辭典》:毛茶  拼音:máo chá
各种茶叶由茶农初步加工,仅经乾燥处理而未加焙火,其外形较为粗放,枝梗较多,称为「毛茶」。
《漢語大詞典》:蛮茶(蠻茶)
南方地区所产的茶叶。 宋 范成大 《食罢书字》诗:“捫腹蛮茶快,扶头老酒中。”自注:“蛮茶出 修仁 ,大治头风。”按, 修仁 在今 广西 。
《漢語大詞典》:畾茶
古代的一种茶汤。 宋 袁文 《瓮牖闲评》卷六:“余生 汉 东,最喜啜畾茶,閒时常过一二北人,知余喜啜此,则往往煮以相餉,未尝不欣然也。其法以茶芽盏许,入少脂麻,沙盆中烂研,量水多少煮之,其味极甘腴可爱。”
分類:茶汤
《漢語大詞典》:柳眼茶
指新茶。因采嫩茶叶尖制成,故以为喻。 唐 路半千 《赏春》诗:“呼童远取溪心水,待客来煎柳眼茶。”参见“ 柳眼 ”。
《國語辭典》:柳眼  拼音:liǔ yǎn
1.形容初生的柳叶细长柔嫩,如人睡眼初展。唐。元稹 生春诗二○首之九:「何处生春早,春生柳眼中。」唐。李商隐 二月二日诗:「花须柳眼各无赖,紫蝶黄蜂俱有情。」
2.形容美人的眼睛。如:「柳眼桃腮」。
《漢語大詞典》:龙湫茶(龍湫茶)
名茶名。 雁荡山 五珍之一。 清 劳大舆 《瓯江逸志》卷三二:“ 鴈山 五珍:谓龙湫茶、观音竹、金星草、山乐官、香鱼也。茶即明茶,紫色而香者名玄茶,其味皆似 天池 而稍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