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荣观(榮觀)
(1).荣盛的景象。旧唐书·德宗纪上:“命宰臣诸将送 晟 ( 李晟 )入新赐第,教坊乐, 京兆府 供帐食饌,鼓吹导从,京城以为荣观。” 宋 司马光 《论上元游幸札子》:“臣等窃惟上元观灯,本非典礼,正以时和年丰,欲与百姓同乐,为太平之荣观而已。” 明 唐顺之 《重修泾县儒学记》:“然祇以为太平之荣观,而当时所谓师弟子者不在也。”
(2).荣幸地观赏。 汉 祢衡 《〈鹦鹉赋〉序》:“愿先生为之赋,使四坐咸共荣观,不亦可乎!”
(3).犹荣名,荣誉。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名实:“立名者,脩身慎行,惧荣观之不显,非所以让名也。”《宋书·王敬弘传》:“臣抱疾东荒,志絶荣观,不悟圣恩,猥復加宠。”
《漢語大詞典》:遗荣(遺榮)
(1).谓抛弃荣华富贵;超脱尘世。 晋 张协 《咏史》:“达人知止足,遗荣忽如无。” 唐 柳宗元 《柳常侍行状》:“味道腴以代膏粱,含德辉而轻紱冕,遗荣养素,恬淡如也。” 清 钱柏龄 《酬朱穆公天台见怀四韵》:“远媿遗荣客,深居 桐柏山 。”
(2).指身后之荣誉。 汉 赵晔 吴越春秋·夫差内传:“ 吴王 不自杀, 越王 復使谓曰:‘何王之忍辱厚耻也。世无万岁之君,死生一也。今子尚有遗荣,何必使吾师众加刃於王。’”《宋书·范晔传》:“恩非望始,没有遗荣,终古以来,未有斯比。” 唐 张说 《赠陈州刺史义阳王神道碑》:“王生不得志,没受遗荣。”
(3).犹残花。 明 刘基 《题钱舜举折枝山茶》诗:“岁暮寒气结,百卉无遗荣。懿此独不凋,方冬燁红英。”
《漢語大詞典》:官荣(官榮)
官爵荣誉。 南朝 陈 徐陵 《答诸求官人书》:“假以官荣,代於钱绢,义在抚绥,无计多少。”北史·崔赜传:“每览史传,尝窃怪之,何乃脱略官荣,栖迟藩邸?以今望古,方知雅志。”《敦煌变文集·秋胡变文》:“阿婆唤言新妇:‘我儿於国不忠,岂得官荣归舍?’” 宋 欧阳修 《镇阳读书》诗:“官荣日已宠,事业闇不彰。”
分類:官爵荣誉
《漢語大詞典》:天元
(1).谓岁时运行之理。史记·历书:“王者易姓受命,必慎始初,改正朔,易服色,推本天元,顺承厥意。” 司马贞 索隐:“言王者易姓而兴,必当推本天之元气行运所在,以定正朔,以承天意,故云承顺厥意。”
(2). 周 历建子,以今农历十一月为正月。后世以 周 历得天之正道,谓之“天元”。后汉书·陈宠传:“夫冬至之节,阳气始萌,故十一月有兰、射干、芸、荔之应。《时令》曰:‘诸生荡,安形体。’天以为正, 周 以为春…… 周 以天元, 殷 以地元, 夏 以人元。”
(3).算法名。本古代九章方程,相当于今代数中的一元方程式。 宋 秦九韶 《数书九章》、 元 李治 测圆海镜益古演段、 朱世杰 《四元玉鉴》,都运用了这种算法。
(4).谓至高无上。后汉书·陈忠传:“臣愿明主严天元之尊,正乾刚之位。”
(5).围棋术语。指棋盘最中心之交叉点。
(6). 日本 最高级围棋手的荣誉称号。现 中国 亦有此称号,始于1987年。
《國語辭典》:光临(光臨)  拼音:guāng lín
1.称宾客来访的敬词。《文选。曹植。七启》:「不远遐路,幸见光临,将敬涤耳,以听玉音。」《初刻拍案惊奇》卷一八:「老丈若肯光临,即此收拾同到寒家便是。」
2.荣誉所及。南朝陈。徐陵 孝义寺碑:「书兹里门,仰述天经,光临父母。」
《漢語大詞典》:褒荣(襃榮)
亦作“褒荣”。 旌表并给予荣誉。《宋书·良吏传·陆徽》:“襃荣未申,不幸夙殞,言念在怀,以为伤恨。” 宋 司马光 《文潞公家庙碑》:“公贵朝廷,褒荣三代,赠官皆至太师、中书令、兼尚书令,爵 燕 、 周 、 魏 三国。” 姚雪垠 《燕辽纪事》:“他想到死后,尽管朝廷会给他褒荣……但他魂归黄泉,地府中一定是凄凉、阴冷。”
《國語辭典》:国光(國光)  拼音:guó guāng
国家的光荣。《易经。观卦》:「观国之光,利用宾于王。」
《國語辭典》:借光  拼音:jiè guāng
1.比喻凭借他人的关系而获沾利益。《儒林外史》第三三回:「久闻世兄才品过人,所以朝廷仿古徵辟大典,我学生要借光,万勿推辞。」《红楼梦》第二二回:「林黛玉冷笑道:『你既这样说,你特叫一班戏,拣我爱的唱给我看,这会子犯不上跐著人借光儿问我。』」
2.请人让路或请求给与指引时的客气话。《儿女英雄传》第一四回:「公子这番不是前番了,下了驴,上前把那人的袖子扯住,道:『借光!东庄儿在那边儿?』」
《國語辭典》:奖励(獎勵)  拼音:jiǎng lì
奖赏勉励。《晋书。卷一一三。苻坚载记上》:「黜陟幽明,躬亲奖励。」也作「奖劝」。
《漢語大詞典》:要誉(要譽)
猎取荣誉。《孟子·公孙丑上》:“今人乍见孺子将入於井,皆有怵惕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於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於乡党朋友也。” 明 文徵明 《顾春潜先生传》:“入覲多行包苴,以要誉当路。” 清 袁枚 《随园诗话补遗》卷七:“余至 吴门 ,四方之士送诗求批者,每逢佳句,必向人称説,非要誉於后进也。”
分類:猎取荣誉
《國語辭典》:勋官(勛官)  拼音:xūn guān
旧时授与有功者的虚衔,没有实际职务。起于南北朝,初名散官,至唐始称为「勋官」。历代沿袭,至清废除。
《漢語大詞典》:延光
(1).留传美名。 汉 扬雄 《长杨赋》:“延光于将来,比荣乎往号。”
(2).谓承袭前人的荣誉。 南朝 梁 江淹 《始安王拜征虏将军丹阳尹章》:“藉以毓采上霄,搏华中汉,饮惠延光,偭爵假息。”
《漢語大詞典》:义荣(義榮)
由于修身立德而自然具有的荣誉。荀子·正论:“有义荣者,有势荣者;有义辱者,有势辱者。志意修、德行厚、知虑明,是荣之由中出者也,夫是之谓义荣。” 宋 曾巩 《继祖母朱氏封阆中郡太夫人制诰》:“夫位以德升,礼以位叙,不失其称,兹为义荣。”
《漢語大詞典》:荣级(榮級)
荣誉爵位。南史·刘瓛传:“近初奉教,便自希得託迹客游之末,而固辞荣级,其故何邪?” 唐 皎然 《哭吴县房耸明府》诗:“恨以荣级浅,嘉猷未及宣。”
分類:荣誉爵位
《漢語大詞典》:游光(遊光)
(1).流传荣誉。参见“ 游光扬声 ”。
(2).传说中的恶鬼名。《文选·张衡〈东京赋〉》:“殪 野仲 而歼 游光 。” 薛综 注:“ 野仲 、 游光 ,恶鬼也。” 汉 马融 《广成颂》:“捎罔两,拂 游光 。”三国志·魏志·夏侯玄传“ 丰 不知而往,即杀之”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魏 鱼豢 《魏略》:“时有谤书曰:‘ 曹爽 之势热如汤,太傅父子冷如浆, 李丰 兄弟如 游光 。’” 清 唐孙华 《逐疫鬼》诗:“ 游光 及 野仲 ,次第行天诛。”一说为火神名。参阅广雅·释天
(1).传说中的火神。意林卷四引 汉 王逸 《正部论》:“《玉符》云:……土精曰羵羊,水精曰罔象,木精曰毕方,火精曰游光。”
(2).闪烁的光。 唐 刘禹锡 《春日退朝》诗:“瑞气卷綃縠,游光泛波澜。” 清 许缵曾 《睢阳行》:“ 禹 鼎销沉老魅骄,野火游光兆形魄。”一本作“ 游光 ”。
《漢語大詞典》:游光扬声(游光揚聲)
流传荣誉,播扬名声。 清 钱谦益 《吴中名贤表扬续议》:“列郡之中,亦有弓旌賁及,著作繁富,游光扬声,倾动海内者矣。” 清 钱谦益 《督漕李石台使君去思记》:“今夫达官能人游光扬声传遽公卿者,生祠堂屋,幡幢刺天,或彝为溲牢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