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327,分22页显示  上一页  1  2  4  5  6  7 下一页
词典(续上)
福荫
奏荫
竹荫
云荫
凉荫
午荫
补荫
荫庇
荫翳
荫翳
荫庥
荫密
繁荫
林荫
上荫
《國語辭典》:福荫(福蔭)  拼音:fú yìn
福分庇护。《三国演义》第四八回:「愿得早奏凯歌。我等终身皆赖丞相福荫。」也作「福荫」。
《國語辭典》:福荫(福廕)  拼音:fú yìn
福分庇护。《五代史平话。梁史。卷上》:「小人从相公行军,仰荷福荫,战无不胜,攻无不服。」也作「福荫」。
分類:福荫福庇
《漢語大詞典》:奏荫(奏蔭)
亦作“ 奏廕 ”。 宋 代父祖为高官,可以上奏请求授予儿孙官职,称为“奏荫”。 宋 袁文 《瓮牖闲评》卷三:“《三文正公遗事》云:‘公自践两禁,岁有奏荫。’则知此事亦是逐岁有也。” 明 丘浚 大学衍义补·正百官·公铨选之法:“ 宋 制,凡入试有贡举、奏廕、摄署、流外、从军五等。” 清 梁章钜 称谓录·荫生:“ 洪皓 鄱阳集:‘ 金 国以进士为上,奏荫次之,军功与他出身最下。’”
《分类字锦》:竹荫(竹荫)
张恊七命寻竹竦茎荫其壑百籁群鸣聋其山聋一作笼
分类:
《漢語大詞典》:云荫(雲蔭)
(1).云的遮阴。文选·左思〈吴都赋〉:“冠盖云荫,閭阎闐噎。” 吕向 注:“冠盖如云之荫。”
(2).荫庇;庇覆。 晋 陆云 《晋故豫章内史夏府君诔》:“庆辉云阴,埿润川渐。”
分類:荫庇庇覆
《漢語大詞典》:凉荫(涼蔭)
亦作“凉荫”。
(1).荫凉的居处。晋书·潘岳传:“冬有温庐,夏有凉荫,芻秣成行,器用取给。”
(2).指成荫的树。 臧克家 《六机匠》诗:“有凉荫撑伞,有风摇轻扇,有蝉声催眠。”
《韵府拾遗 沁韵》:午荫(午荫)
戴炳诗密林宜午荫啼鸟尚春声
《漢語大詞典》:补荫(補廕)
对因故而被取消的荫封予以补封。 明 沈德符 野获编补遗·勋戚·陆炳恤典:“时 新郑 於 王俊民 补廕、 唐枢 復官事,抗疏力争,谓初年用事之臣,凡先帝所斥者,尽褒显之,几同 武王 反 商 。”
《國語辭典》:荫庇(蔭庇)  拼音:yìn bì
保佑、庇荫。《儒林外史》第三回:「还有那些破落户,两口子来投身为仆,图荫庇的。」也作「荫庇」。
《國語辭典》:荫庇(廕庇)  拼音:yìn bì
保佑、庇荫。如:「今天家道能够昌盛,多亏祖先荫庇。」也作「荫庇」。
《漢語大詞典》:荫翳(蔭翳)
枝叶茂密貌。文选·左思〈魏都赋〉:“薑芋充茂,桃李荫翳。” 刘良 注:“荫翳,繁盛貌。”
分類:枝叶茂密
《國語辭典》:荫翳(蔭翳)  拼音:yìn yì
1.繁盛的样子。如:「缓步徜徉在绿林荫翳的人行道,舒爽无比。」晋。左思〈魏都赋〉:「姜芋充茂,桃李荫翳。」
2.遮蔽。唐。李亢《独异志》卷中:「路傍有五松树,荫翳数亩。」
分類:遮蔽
《漢語大詞典》:荫庥(蔭庥,廕庥)
庇护;荫佑。 唐 储光羲 《效古》诗:“野老泣相逢,无地可荫庥。” 唐 韩愈 《衢州徐偃王庙碑》:“州之羣支,不获荫庥。”
廕庥:荫庇。《左传·文公七年》“葛藟犹能庇其本根” 晋 杜预 注:“葛之能藟蔓繁滋者,以本枝廕庥之多。” 唐 于邵 《为薛岌谢赐宅状》:“锡以廕庥之地,永为子孙之业。”
分類:庇护荫庇
《韵府拾遗 质韵》:荫密(荫密)
谢薖诗径迷人不到荫密鸟还知
《漢語大詞典》:繁荫(繁蔭)
亦作“ 繁阴 ”。 浓密的树荫;树荫浓密。 南朝 梁 沈约 《咏檐前竹》:“繁荫上蓊茸,促节下离离。” 唐 柳中庸 《江行》:“繁阴乍隐洲,落叶初飞浦。” 宋 欧阳修 《醉翁亭记》:“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分類:浓密树荫
《国语辞典》:林荫(林荫)  拼音:lín yìn
林木下的阴凉处。如:「一到夏天,老人家都会聚集在林荫下乘凉。」
分类:林木阴凉
《骈字类编》:上荫(上荫)
水经注石帆山北临太湖水深不测传与海通何次道作郡常于此水中得乌贼鱼南对精庐上荫修水下瞰寒泉西连稽山皆一山也日嵇康秋胡赋上荫华盖下采若英 闾丘冲三月三 应诏诗见下籍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