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上肴
上等菜肴。《淮南子·精神训》:“ 越 人得髯蛇,以为上肴,中国得而弃之无用。”
分類:上等菜肴
《漢語大詞典》:榛脯
泛指果品和菜肴。脯。干肉。 明 吾丘瑞 《运甓记·剪发延宾》:“你北堂截髮供榛脯。”
《漢語大詞典》:重膳
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菜肴。泛指丰盛的膳食。后汉书·周举传:“理天下寃枉之狱,除太官重膳之费。”三国志·魏志·华歆传:“今大官重膳,而司徒蔬食。”三国志·吴志·是仪传:“﹝ 仪 ﹞服不精细,食不重膳。”
《国语辞典》:生蚝(生蚝)  拼音:shēng háo
生鲜的蚝,当作菜肴,不经烹煮。
《国语辞典》:便菜  拼音:biàn cài
平常吃的菜肴。如:「都是一些家常便菜,请随意用,不要客气。」
分类:平常菜肴
《國語辭典》:寡酒  拼音:guǎ jiǔ
形容饮酒而无菜肴相佐。元。李文蔚《燕青博鱼》第二折:「酒便有了,可没些肴馔,这寡酒如何吃的?」
《國語辭典》:阳春面(陽春麵)  拼音:yáng chūn miàn
一种不添加色素、防腐剂、肉类或香料的经济大众化食品。最常见的是做成汤面或炒面,但以煮汤面较多。汤面中加入青菜、葱、盐及卤肉汁即成。也称为「光面」。
《漢語大詞典》:肴饵(肴餌)
菜肴糕饼。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龙戏蛛:“署中有楼,用藏肴饵,往往被物窃食,狼籍於地。”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陈锡九:“因出榼中肴饵,列母前。”
分類:菜肴糕饼
《國語辭典》:攒盘(攢盤)  拼音:cuán pán
1.由多种食物拼合而成的食品盘。《儿女英雄传》第二一回:「中间又架著一盘,便是那十二件里片下来的攒盘,连头蹄下水都有。」也称为「拼盘」。
2.引申为围殴。《醒世恒言。卷三六。蔡瑞虹忍辱报仇》:「『众光棍大怒,……,将胡悦攒盘打勾臭死!』」」
《漢語大詞典》:盒奁(盒匳)
盛放菜肴果品的盒子。板桥杂记卷下附录 明 沈周 《盒子会辞》:“盒匳来往斗芳邻,手帕绸繆通姊妹;东家西家百络盛,装殽飣核春满檠。”
《漢語大詞典》:胹鳖(胹鼈)
同“ 臑3鱉 ”。菜肴名。《楚辞·招魂》:“胹鳖炮羔,有柘浆些。” 王逸 注:“胹,一作臑。”
分類:菜肴
《漢語大詞典》:单味(單味)
一味菜肴。形容饮食俭约。 南朝 齐 谢朓 《高斋视事》诗:“列俎归单味,连驾止容膝。”
《國語辭典》:南馔(南饌)  拼音:nán zhuàn
南方口味的菜肴。宋。叶梦得《避暑录话。卷下》:「往时南馔未通,京师无有能斫鲙者,以为珍味。」,
《漢語大詞典》:撒羹
日语sakana的音译。佐酒菜肴。 清 袁枚 《随园诗话补遗》卷二:“近见 梁孝廉 处素 履绳 《题汪亦沧〈日本国神海编〉》云:‘贡院繁华繫客情,朝朝应办几番更。筵前只爱红裙醉,拽盏何缘号撒羹。’……佐酒者号‘撒羹’。”
《漢語大詞典》:肉冻
以鱼或肉的碎料添加明胶及调味料后凝成稠厚的一种美味冻膏,冷配在肉或鱼的菜肴上,作为装饰;或者制成肉、鱼或蔬菜的一种模型
一种冷菜,先将肉去骨,填入五香碎肉作佐料,烧熟压实后,再浇上肉冻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