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旷然(曠然)  拼音:kuàng rán
1.旷达无累。《淮南子。泰族》:「见日月光,旷然而乐。」《文选。嵇康。养生论》:「旷然无忧患,寂然无思虑。」
2.豁然通晓。《后汉书。卷二九。申屠刚传》:「此天所以遣告王者,欲令失道之君,旷然觉悟。」
3.广大开阔。《文选。王粲。从军诗五首之五》:「朝入谯郡界,旷然消人忧。」
《漢語大詞典》:参寥(參寥)
(1).庄子中虚拟的人名,寓意虚空高远。庄子·大宗师:“ 玄冥 闻之 参寥 , 参寥 闻之 疑始 。” 陆德明 释文引 李颐 云:“参,高也。高邈寥旷,不可知也。” 邓溥 《玄想》诗之二:“秋魂逍遥游,梦见居 兜率 。 参寥 闻 疑始 ,乃入寥天一。”
(2).泉名。在 浙江省 杭州市 西湖 智果寺 , 宋 僧 参寥子 卜居于此,故称。 宋 苏轼 《喜刘景文至》诗:“新堤旧井各无恙, 参寥 、 六一 岂念吾。” 清 孙枝蔚 《新岁寄怀王季鸿游浙中》诗:“泉水他时照鬢鬚, 参寥 、 六一 肯忘吾。”自注:“ 参寥 、 六一 ,皆泉名。”
《國語辭典》:嚣嚣(囂囂)  拼音:xiāo xiāo
1.无欲自得的样子。《孟子。尽心上》:「人知之,亦嚣嚣;人不知,亦嚣嚣。」
2.言语纷纭的样子。《诗经。小雅。十月之交》:「无罪无辜,谗口嚣嚣。」
《國語辭典》:洞彻(洞徹)  拼音:dòng chè
明白透澈。唐。杜甫〈送韦讽上阆州录事参军〉诗:「韦生富春秋,洞彻有清识。」《金史。卷一三一。方伎传。张元素传》:「乃去学医,无所知名,夜梦有人用大斧长凿凿心开窍,纳书数卷于其中,自是洞彻其术。」也作「洞澈」。
《漢語大詞典》:谬悠(謬悠)
虚空悠远。引申为荒诞无稽。庄子·天下:“ 庄周 闻其风而悦之,以谬悠之説,荒唐之言,无端崖之辞,时恣纵而不儻,不以觭见之也。” 成玄英 疏:“谬,虚也。悠,远也。” 宋 苏轼 《次韵周开祖长官见寄》:“此生岁月行飘忽,晚节功名亦谬悠。” 严复 《救亡决论》:“方其为学也,必无谬悠影响之谈,而后其应事也,始无颠倒支离之患。”
《漢語大詞典》:空界
佛教语。空大。谓虚空范畴。六界之五。 南朝 陈 徐陵 《东阳双林寺傅大士碑》:“空界神仙,共来行道。” 唐 皎然 《答俞校书冬夜》诗:“夜閒禪用精,空界亦清迥。” 明 李东阳 《胡忠安公挽诗》:“浮生过九十,空界出三千。”
《漢語大詞典》:大身
佛教语。谓满虚空之大化身,对丈六之小身而言。《观无量寿经》:“或现大身,满虚空中;或现小身,丈六、八尺。所现之形,皆真金色。” 唐 王维 《能禅师碑》:“始成于初发心,以为教首,至于定无所入,慧无所依,大身过于十方,本觉超于三世,根尘不灭,非色灭空,行愿无成,即凡成圣。”
《漢語大詞典》:壁观(壁觀)
佛教语。大乘虚空宗的修行方法。五灯会元·东土祖师·初祖菩提达磨大师:“﹝大师﹞寓止于 嵩山 少林寺 ,面壁而坐,终日默然,人莫测之,谓之壁观婆罗门。”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二编第六章第三节:“ 菩提达磨 所修是大乘虚空宗的禅法,称为壁观。意思是外息诸缘,内心无惴,心如墙壁,可以入道。”
《漢語大詞典》:临虚(臨虚)
凭临虚空。 晋 郭璞 《江赋》:“迅蜼临虚以骋巧,孤玃登危而雍容。” 唐 杜甫 《石柜阁》诗:“石柜曾波上,临虚荡高壁。”
分類:虚空
《漢語大詞典》:踏空
亦作“蹋空”。
(1).腾空而行。 北周 庾信 《三月三日华林园马射赋》:“繁弱振地,铁驪蹋空。” 倪璠 注:“蹋空,谓腾虚空而行也。” 明 徐渭 《雪》诗:“百神走马散曹吏,马蹄踏空神各视。”
(2).踏物升空。 清 钦善 《龙潭水嬉歌》:“五色险竿云外望,踏空直上如飞鳶。作跌直坠手指鉤,翻身倒挂足趾拳。”
(3).足底落空。儿女英雄传缘起首回:“吓得他一步踏空云脚,一个立足不稳,早从云端里落将下来。” 许杰 《旅途小记》:“我也得一步一步,实实在在的踏着,不能踏空一步,踏失一脚,让自己跌那么一跤的。”
(4).虚空,不切实。朱子语类卷十六:“外面一副当虽好,然里面却踏空,永不足以为善,永不济事。”
《國語辭典》:鸿洞(鴻洞)  拼音:hóng tóng
1.大同、混同为一。《淮南子。原道》:「无所私而无所公,靡滥振荡,与天地鸿洞。」
2.相连无涯的样子。《文选。王褒。洞箫赋》:「风鸿洞而不绝兮,优娆娆以婆娑。」
《漢語大詞典》:洪洞
相通。文选·王褒〈四子讲德论〉:“神光燿暉,洪洞朗天。” 李周翰 注:“洪洞,相通也。”参见“ 洪同 ”。
宏大虚空。太平御览卷三七一引 南朝 梁 沈约 《俗说》:“有人指 周伯仁 腹曰:‘此中何有?’答曰:‘此中洪洞,容卿等数百人。’”
《漢語大詞典》:豁閜
亦作“ 豁閕 ”。 犹虚空。史记·司马相如列传:“谽呀豁閜。” 司马贞 索隐引 司马彪 曰:“豁閜,空虚也。”文选·司马相如〈上林赋〉作“豁閕”。 清 魏源 《嵩麓诸谷诗·太室南溪逍遥谷》:“牝谷夏空濛,雄峯冬豁閕。” 林纾 《记超山梅花》:“至 乾元观 观所谓水洞者,潭水清洌,怪石怒起水上,水附壁而上,石状豁閜,阴緑惨淡,石脉直接旱洞。”
分類:虚空
《漢語大詞典》:贫虚(貧虚)
贫乏虚空。 唐 韩愈 《论变盐法事宜状》:“百姓贫虚,或先取粟麦价,及至收穫,悉以还债。” 唐 范传正 《唐右拾遗翰林学士李公新墓碑铭》:“今士大夫之葬,必誌於墓,有勋庸道德之家,兼树碑於道,余才术贫虚,不能两致。” 宋 叶适 《蕲州到任谢表》:“ 江 黄 之间,山泽相杂,素号僻左,本极贫虚。”
分類:贫乏虚空
《漢語大詞典》:盈冲
犹盈虚。盈满与虚空。语本老子:“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后汉书·蔡邕传》:“时行则行,时止则止,消息盈冲,取诸天纪。” 李贤 注:“易·丰卦曰:‘天地盈虚,与时消息。’”
分類:盈满虚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