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行笔(行筆)  拼音:xíng bǐ
1.写毛笔字时的用笔方法。指笔锋在纸上的运转动作。
2.作文章。宋。邵雍 无苦吟:「行笔因调性,成诗为写心。」
《國語辭典》:行文  拼音:xíng wén
1.推行文治教化。《史记。五五。留侯世家》:「今陛下能偃武行文,不复用兵乎?」《汉书。卷八一。匡衡传》:「偃武行文,将欲度唐虞之隆,绝殷周之衰也。」
2.作文。清。李渔《閒情偶寄。卷三。词曲部。格局》:「绳墨不改,斧斤自若,而工师之奇巧出焉,行文之道,亦若是也。」
3.官厅的公文往来。《儒林外史》第一回:「时常有人传说,朝廷行文到浙江布政司,要徵聘王冕出来做官。」《文明小史》第一回:「齐巧这年春天,正逢岁试,行文下去,各学教官传齐廪生,携带门斗,知会了文武童生,齐向府中进发。」
《漢語大詞典》:使转(使轉)
书法术语。指行笔的转折呼应。 唐 孙过庭 《书谱》:“真以点画为形质,使转为情性;草以点画为情性,使转为形质。”
《漢語大詞典》:屋漏痕
草书的一种笔法。谓行笔须藏锋。 唐 陆羽 《怀素别传》:“ 鄔兵曹 弟子问之曰:‘夫草书於师授之外,须自得之。 张长史 覩孤蓬惊沙之外,见 公孙大娘 剑器舞,始得低昂迴翔之状,未知 鄔兵曹 有之乎?’ 怀素 对曰:‘似古釵脚,为草书竪牵之极。’…… 颜公 曰:‘师竪牵古釵脚,何如屋漏痕?’ 素 抱 颜公 脚唱贼。久之, 颜公 徐问之曰:‘师亦有自得之乎?’对曰:‘贫道观夏云多奇峰,輒尝师之。夏云因风变化,乃无常势,又无壁折之路,一一自然。’ 颜公 曰:‘噫!草圣之渊妙,代不絶人,可谓闻所未闻之旨也。’” 宋 姜夔 续书谱·用笔:“屋漏痕,欲其横直匀而藏锋。” 康有为 广艺舟双楫·缀法:“锥画沙、印印泥、屋漏痕,皆言无起止,即藏锋也。”
《國語辭典》:中锋(中鋒)  拼音:zhōng fēng
1.一种运笔方式。写毛笔字时,不论如何运转,笔锋均保持在笔画的中间。也称为「正锋」。
2.篮球、足球等比赛时,担任中间前锋的队员。
《国语辞典》:回锋(回锋)  拼音:huí fēng
写书法时,行笔至笔画的尽头,宜作反向回收,此种运笔法称为「回锋」。
《漢語大詞典》:护尾(護尾)
笔法的一种。行笔至尾再反收其笔锋。 陈思 书苑菁华引 汉 蔡邕 《九势》:“护尾,画点势尽,力收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