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仲蔚园
 
仲蔚庐
 
仲蔚穷居
 
仲蔚蒿
 
依蒿篷
 
孟公不在兹
 
张仲蔚
 
张蔚庐
 
没蓬蒿
 
终岁杜门
  
蒿莱闭庐
  
衡门蒿莱
 
长蓬蒿

相关人物
张仲蔚
 
刘龚


《高士传》卷中《张仲蔚》
张仲蔚者,平陵人也。与同郡魏景卿俱修道德,隐身不仕。明天官博物,善属文,好诗赋。常居穷素,所处蓬蒿没人,闭门养性,不治荣名。时人莫识,惟刘龚知之。

简释

张仲蔚:咏雅逸或贫困。唐李白《鲁城北郭曲腰桑下送张子还嵩阳》:“谁念张仲蔚,还依蒿与蓬。”


例句

张弦鹍鸡弄,闭室蓬蒿深。 储光羲 贻王处士子文

园庐幸接近,相与归蒿莱。 岑参 春兴思南山旧庐招柳建正字

若访张仲蔚,衡门满蒿莱。 岑参 终南云际精舍寻法澄上人不遇归高冠东潭石淙望秦岭微雨作贻友人

君子佐休明,小人事蓬蒿。 岑参 巩北秋兴寄崔明允

谁怜张仲蔚,日暮反蒿莱。 李元操 和从叔禄愔元日早朝

一叶闲飞斜照里,江南仲蔚在蓬蒿。 李咸用 陈正字山居

寂寞蓬蒿径,喧喧湫隘庐。 李峤

未谢留侯疾,常怀仲蔚园。 李德裕 余所居平泉村舍近蒙韦常侍大尹特改嘉名因寄诗以谢

渊明菊犹在,仲蔚蒿莫剪。 李德裕 早秋龙兴寺江亭閒眺忆龙门山居寄崔张旧从事

薄暮柴扉掩,谁知仲蔚园。 李德裕 春暮思平泉杂咏二十首之书楼晴望

谁念张仲蔚,还依蒿与蓬。 李白 鲁城北郭曲腰桑下送张子还嵩阳

下有张仲蔚,披书案将朽。 李贺 感讽五首

寄书寂寂于陵子,蓬蒿没身胡不仕。 李颀 答高三十五留别便呈于十一

江南仲蔚多情调,怅望春阴几首诗。 杜牧 初春雨中舟次和州横江裴使君见迎李赵二秀才同来因书四韵兼寄江南许浑先辈

仲蔚欲知何处在,苦吟林下拂诗尘。 杜牧 残春独来南亭因寄张祜

蓬蒿三亩居,宽于一天下。 杜牧 赠宣州元处士

时来访老疾,步屧到蓬蒿。 杜甫 北邻

车马入邻家,蓬蒿翳环堵。 杜甫 贻阮隐居

那令蓬蒿客,兹席未离尊。 杨衡 广州石门寺重送李尚赴朝时兼宗正卿

可怜户外桃兼李,仲蔚蓬蒿奈尔何。 罗隐 春思

一去蓬蒿径,羡君閒有馀。 郎士元 赠张五諲归濠州别业

蓬蒿驻驺驭,鸡犬傍簪缨。 钱起 赠李十六

应念潜郎守贫病,常悲休沐对蓬蒿。 钱起 重赠赵给事

蓬莱久芜没,金石徒精坚。 陈子昂 赠赵六贞固二首之二

谁念闭关张仲蔚,满庭春雨长蒿莱。 韦庄 铜仪

聊安张蔚庐,讵扫陈蕃室。 骆宾王 夏日游德州赠高四

典故 

《诗经·陈风·衡门》
「衡门之下,可以栖迟。」汉·毛氏传:「衡门,横木为门,言浅陋也。栖迟,游息也。」

例句

山鸡鸣菌阁,水雾入衡门。 储光羲 题崔山人别业

落叶已经寒烧尽,衡门犹对古城荒。 刘沧 深愁喜友人至

衡门无事闭苍苔,篱下萧疏野菊开。 刘沧 秋夕山斋即事

何时止此幽栖处,独掩衡门长绿苔。 刘沧 赠隐者

白云深处葺茅庐,退隐衡门与俗疏。 刘沧 题桃源处士山居留寄

衡门犹未掩,伫立望夫君。 孟浩然 游精思观回王白云在后

终朝衡门下,忍志将筑弹。 孟郊 严河南

胜概纷满目,衡门趣弥浓。 岑参 因假归白阁西草堂

若访张仲蔚,衡门满蒿莱。 岑参 终南云际精舍寻法澄上人不遇归高冠东潭石淙望秦岭微雨作贻友人

莫道东山远,衡门在梦思。 岑参 还东山洛上作

谁见衡门里,终朝自在贫。 张籍 闲居

羡尔方为吏,衡门独晏如。 张谓 过从弟制疑官舍竹斋

上国求丹桂,衡门长绿苔。 朱庆馀 宿山居

多惭孔北海,传教及衡门。 李德裕 余所居平泉村居

稚子候我归,衡门独延伫。 李德裕 夏晚有怀平泉林居

新荆棘路旧衡门,又驻高车会一尊。 李玖 四丈夫同赋

春农亲异俗,岁月在衡门。 杜甫 东屯月夜

劝汝衡门士,忽悲尚枯槁。 杜甫 遣兴三首之三

君看靖节高眠处,只向衡门种五株。 汪遵 隋柳

尽日衡门闭,苍苔一径新。 牟融 题朱庆馀闲居四首之二

归客衡门外,仍怜返景幽。 綦母潜 题沈东美员外山池

客到衡门下,林香蕙草时。 钱起 秋夕与梁锽文宴

即事敦夙尚,衡门方再关。 钱起 蓝溪休沐寄赵八给事

始觉衡门下,翛然太古时。 钱起 赠邻居齐六司仓

惭君角巾折,犹肯问衡闱。 钱起 酬刘员外雨中见寄

莫惊西上独迟回,只为衡门未有媒。 雍陶 人间应举

佳期不可失,终愿枉衡门。 韦应物 期卢嵩枉书称日暮无马不赴以诗答

束带自衡门,奉命宰王畿。 韦应物 秋集罢还途中作谨献寿春公黎公

负暄衡门下,望云归远山。 韦应物 郊居言志

雪中望来信,醉里开衡门。 高适 酬卫八雪中见寄

典故
衡门栖迟


《毛诗正义》卷七之一〈国风·陈·衡门〉~252~
衡门之下可以栖迟,泌之洋洋可以乐饥。汉·毛亨传:「衡门,横木为门,言浅陋也。栖迟,游息也。」
《國語辭典》:衡门(衡門)  拼音:héng mén
1.以横木为门。形容简陋的住所。《诗经。陈风。衡门》:「衡门之下,可以栖迟。」宋。王禹偁〈对雪〉诗:「帝乡岁云暮,衡门昼长闭。」
2.比喻隐者居住的地方。晋。陶渊明〈癸卯岁十二月中作与从弟敬远〉诗:「寝迹衡门下,邈与世相绝。」
《漢語大詞典》:衡门衣(衡門衣)
指平民的衣服。《文选·张协〈杂诗〉之七》:“捨我衡门衣,更被縵胡缨。” 吕向 注:“衡门衣,谓野服。”
分類:平民衣服
《漢語大詞典》:衡门泌水(衡門泌水)
谓隐居之地。 清 王韬 《原才》:“乱世而人才亦盛:或躬耕於陇亩之中,或诵读於草野之内。上虽弗之用,而衡门泌水,固有以自乐其天也。”参见“ 衡泌 ”。
分類:隐居
《漢語大詞典》:衡泌
谓隐居之地。语本《诗·陈风·衡门》:“衡门之下,可以栖迟,泌之洋洋,可以乐飢。” 朱熹 集传:“此隐居自乐而无求者之词。言衡门虽浅陋,然亦可以游息;泌水虽不可饱,然亦可以玩乐而忘飢也。”《宋书·隐逸传·雷次宗》:“汝等年各成长,冠娶已毕,修惜衡泌,吾復何忧。” 唐 陆龟蒙 《自怜赋》序:“余抱病三年於衡泌之下,医甚庸而气益盛,药非良而价倍高,每一把臂,一下杵,未尝不解衣輟食而后致也。” 宋 林逋 《深居杂兴》诗之二:“四壁垣衣钓具腥,已甘衡泌号沉冥。” 清 魏源 《默觚下·治篇九》:“以衡泌为静而城市为嚣,以薖轴为尊而城邑为俗,其起于 东周 之叔世乎!”
分類:隐居
《国语辞典》:衡门深巷(衡门深巷)  拼音:héng mén shēn xiàng
形容简陋、偏僻的住所。《孤本元明杂剧。三化邯郸。第二折》:「闲岁月衡门深巷,淡衣冠博带宽裘。」
《國語辭典》:散带衡门(散帶衡門)  拼音:sǎn dài héng mén
离开官场閒居或过隐逸的生活。《晋书。卷九三。外戚传。何准传》:「充居宰辅之重,权倾一时,而准散带衡门,不及人事,唯诵佛经,修营塔庙而已。」
《國語辭典》:衡门(衡門)  拼音:héng mén
1.以横木为门。形容简陋的住所。《诗经。陈风。衡门》:「衡门之下,可以栖迟。」宋。王禹偁〈对雪〉诗:「帝乡岁云暮,衡门昼长闭。」
2.比喻隐者居住的地方。晋。陶渊明〈癸卯岁十二月中作与从弟敬远〉诗:「寝迹衡门下,邈与世相绝。」
《國語辭典》:衡茅  拼音:héng máo
简陋的茅屋。唐。白居易〈四月池水满〉诗:「吾亦忘青云,衡茅足容膝。」
《漢語大詞典》:衡庐(衡廬)
(1).衡门小屋,言其简陋。多指隐者之居。 晋 皇甫谧 高士传·姜岐:“ 岐 少修孝义,栖迟衡庐,乡里归仁,名宣州里。” 明 杨珽《龙膏记·旤媒》:“蒙投辖,愿执鞭。只是盼衡庐,久縈念。”
(2).谦称自己所居房舍。 清 王韬 《淞滨琐话·田荔裳》:“ 伊川 之东,衡庐在焉,君何不同往耶?”
(3). 衡山 和 庐山 的合称。 唐 王勃 《滕王阁诗序》:“ 南昌 故郡, 洪都 新府,星分翼軫,地接 衡 庐 。”新唐书·卢藏用传:“隐 终南 、 少室 二山,学鍊气,为辟穀。登 衡庐 ,彷徉 岷 峨 。与 陈子昂 、 赵贞固 友善。”
《漢語大詞典》:栖衡(棲衡)
《诗·陈风·衡门》:“衡门之下,可以栖迟。泌之洋洋,可以乐飢。” 朱熹 集传:“此隐居自乐而无求者之词。言衡门虽浅陋,然亦可以游息。”衡门,衡木为门,指简陋的房屋。后遂用“栖衡”指隐居。旧唐书·文苑传下·司空图:“詔曰:‘ 司空图 ……心惟乐于漱流,仕非专於禄食。匪 夷 匪 惠 ,难居公正之朝;载省载思,当徇栖衡之志。可放还山。’”
《漢語大詞典》:衡馆(衡館)
衡门的屋舍。言其简陋。借指士庶或隐者居住之处。 南朝 宋 谢庄 《豫章公主墓志铭》:“肃恭在国,掖庭钦其风;恪勤衡馆,庶族仰其德。”文选·王俭〈褚渊碑文〉:“跡屈朱轩,志隆衡馆。” 李善 注:“衡馆,衡门之馆也。”
《漢語大詞典》:衡樊
衡门与樊篱。指简陋的房舍。《宋书·明帝纪》:“其有贞栖隐约,息事衡樊,凿坏遗荣,负钓辞聘,志恬江海,行高尘俗者,在所精加搜括,时以名闻。”
《漢語大詞典》:窐衡
窐窦和衡门。指贫士所住的简陋房屋。窐窦,圭形的门旁小孔;衡门,门上横木。晋书·隐逸传论:“徵聘之礼賁於巖穴,玉帛之贄委於窐衡。” 杨慎 曰:“谓窐竇,衡门。圭或从穴,作窐。”见《升庵全集》卷六七。
《漢語大詞典》:蒿菜
泛指野草、杂草。例如:蒿菜中侧听徐行。——《聊斋志异·促织
分類:野草杂草
《國語辭典》:蓬蒿  拼音:péng hāo
1.蓬、蒿,皆野草名。蓬蒿,借指野地。唐。王昌龄 塞下曲四首之二:「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
2.茼蒿的别名。参见「茼蒿」条。
《國語辭典》:衡闱(衡闈)  拼音:héng wéi
简陋的居所。南朝梁。范云〈赠张徐州谡〉诗:「物情弃疵贱,何独顾衡闱?」唐。钱起 落第刘拾遗相送东归诗:「预愁芳草色,一径入衡闱。」
《國語辭典》:衡门(衡門)  拼音:héng mén
1.以横木为门。形容简陋的住所。《诗经。陈风。衡门》:「衡门之下,可以栖迟。」宋。王禹偁〈对雪〉诗:「帝乡岁云暮,衡门昼长闭。」
2.比喻隐者居住的地方。晋。陶渊明〈癸卯岁十二月中作与从弟敬远〉诗:「寝迹衡门下,邈与世相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