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晤语(晤語)  拼音:wù yǔ
相见对话。《诗经。陈风。东门之池》:「东门之池,可以沤纻。彼美淑姬,可与晤语。」唐。杜甫〈大云寺赞公房〉诗四首之二:「晤语契深心,那能总钳口?」
《國語辭典》:召见(召見)  拼音:zhào jiàn
上级的人要下级的人前来会见。《战国策。秦策三》:「秦昭王召见,与语,大说之,拜为客卿。」汉。孔融荐祢衡疏〉:「陛下笃慎,取士必须效试,乞令衡以褐衣召见。」
《國語辭典》:晤言  拼音:wù yán
相见对谈。《诗经。陈风。东门之池》:「东门之池,可以沤菅,彼美淑姬,可与晤言。」晋。王羲之兰亭集序〉:「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國語辭典》:少见(少見)  拼音:shǎo jiàn
1.久不相见,见面时的客套话。如:「最近少见,近来可好?」《官话指南。卷四。官话问答》:「兄台这一向少见,是有甚么贵干去了么?」
2.事物新奇罕见。如:「这么大的香蕉,真是少见!」《儿女英雄传》第九回:「这样值钱的东西,二百二百的帮人,真可少见。」
3.见闻短少。如:「少见多怪」。《汉书。卷八一。匡张孔马传。匡衡》:「盖聪明疏通者戒于大察,寡闻少见者戒于雍蔽。」
《国语辞典》:求见(求见)  拼音:qiú jiàn
请求见面。《孟子。滕文公上》:「他日又求见孟子。」
《国语辞典》:来期(来期)  拼音:lái qí
未来见面的日子。南朝梁。何逊〈与苏九德别〉诗:「宿昔梦颜色,咫尺思言偃,何况杳来期,各在天一面。」
《漢語大詞典》:如面
如见面。旧时书信用语。
《國語辭典》:问世(問世)  拼音:wèn shì
1.著作物出版或新产品推出。如:「期待已久的创作终于问世了。」
2.进入社会服务。
《國語辭典》:见礼(見禮)  拼音:jiàn lǐ
行礼。《红楼梦》第三回:「黛玉忙起身迎上来见礼,互相厮认过,各归坐,ㄚ鬟们斟上茶来。」《文明小史》第二五回:「黄参赞看见了他,也走过来和他见礼,二人并排坐下。」
《國語辭典》:会客(會客)  拼音:huì kè
接见宾客。唐。元稹〈竞舟〉诗:「君侯馔良吉,会客陈膳羞。」《文明小史》第三六回:「大人今天身上有些不大爽快,不能会客,请老爷们宽住几天,得空再谈罢。」
《國語辭典》:早安  拼音:zǎo ān
1.早晨的请安。《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八七回:「我看,这早安免了罢!到了晚上,一起来罢!」
2.早晨见面时的问候语。
《漢語大詞典》:见节(見節)
谓行见面时的礼节。儒林外史第二回:“和尚走来与诸位见节,都还过了礼。”
分類:见面礼节
《國語辭典》:久仰  拼音:jiǔ yǎng
仰慕已久。初次见面时的客套话。《儒林外史》第三回:「晚生久仰老先生,只是无缘,不曾拜会。」《老残游记》第七回:「申子平走近一步,作了个揖,说声『久仰的很。』」也作「久慕」。
《漢語大詞典》:言面
(1).晤谈,见面交谈。 晋 王羲之 《十七帖》二:“无缘言面为叹。” 南朝 宋 颜延之 《吊张茂度书》:“言面以来,便申忘年之好。”南齐书·张敬儿传:“自尔已来,与足下言面殆絶。”
(2).犹辞色。 唐 韩愈 《送殷员外序》:“今子使万里外国,独无几微生於言面,岂不真知轻重大丈夫哉!”
《國語辭典》:相面  拼音:xiàng miàn
观察人的容貌以判断祸福。宋。苏辙〈同孔常父作张夫人〉诗:「相面识心腹,开口言灾祥。」《西游记》第九四回:「沙僧与八戒笑道:『哥哥近日又学得会相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