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头晕眼昏(头晕眼昏)  拼音:tóu yūn yǎn hūn
头脑昏沉,视觉模糊。《精忠岳传》第二回:「却不知这安人,生产才三日,人是虚极;又遭此大难,在水面上团团转转,自然头晕眼昏,故此问而不答。」也作「头晕眼花」。
《国语辞典》:造形艺术(造形艺术)  拼音:zào xíng yì shù
构有美感形象,透过视觉欣赏的艺术。包括绘画、雕塑、工艺、设计、建筑等。也作「空间艺术」、「视觉艺术」、「造型艺术」。
《国语辞典》:专利地图(专利地图)  拼音:zhuān lì dì tú
一种系统化整理专利资料的方法,以地图性视觉化的效果,呈现己有的专利资料。国内有工业技术研究院工业材料研究所开发的系统。
《国语辞典》:光通量  拼音:guāng tōng liàng
依照光对人产生视觉的能力,来计算辐射能量流的速率。以「流明」为单位。若不考虑相对视见率的辐射通量,则单位为「瓦特」。它等于每一波段的辐射能量和该波段相对视见率的乘积。
《国语辞典》:负后像(负后像)  拼音:fù hòu xiàng
当个体接受与背景有强烈对比的视觉刺激,在视觉刺激消失后,会产生与原刺激颜色互补的视觉经验。如看到一个鲜艳的红色圆形,图形消失后,眼睛所看的地方会产生一个淡绿色圆形的负后像。
《国语辞典》:岔眼  拼音:chà yǎn
北平方言。牲口因视觉错乱而惊怖恐惧。如:「那匹马岔眼了,拖著车子直往前飞跑。」
《国语辞典》:量感  拼音:liàng gǎn
绘画与雕塑制作中,使人在视觉上有轻重、厚薄、多少等感觉。如泥土的沉稳感、棉花的轻柔感等。
《国语辞典》:正后像(正后像)  拼音:zhèng hòu xiàng
视觉刺激消失后,而感觉暂留的现象。参见「后像」条。
《国语辞典》:动心娱目(动心娱目)  拼音:dòng xīn yú mù
诱惑人心并使人视觉舒适。多指声色享乐。宋。陈亮〈跋朱晦庵送写照郭秀才序后〉:「及凡世间可动心娱目之事,皆斥去弗顾,若将浼我者。」
《国语辞典》:大饱眼福(大饱眼福)  拼音:dà bǎo yǎn fú
视觉得到充分的满足。如:「演唱会上,歌手劲歌热舞,灯光音响俱佳,舞台效果十足,让人大饱眼福。」
《国语辞典》:品酒师(品酒师)  拼音:pǐn jiǔ shī
在酒厂中专门品评酒的师傅。其视觉、嗅觉及味觉相当,可以准确定出酒在颜色、气味、及口感上的优劣。
《国语辞典》:散光眼  拼音:sǎn guāng yǎn
因视觉上的障碍,使得纵横两种光源所发出的光线,不能落于同一焦点。可能原因为角膜弯度不一致,可用特制的眼镜矫正。
《国语辞典》:视讯器(视讯器)  拼音:shì xùn qì
记录以及传送视觉资讯的仪器,如电脑终端机、电视、掌上型游乐器。
《漢語大詞典》:发瞽披聋(發瞽披聾)
张开瞽目,打通聋耳。犹言恢复视觉和听觉能力。 汉 枚乘 《七发》:“当是之时,虽有淹病滞疾,犹将伸傴起躄,发瞽披聋而观望之也。”
《漢語大詞典》:谄目(諂目)
谓满足视觉的需要。管子·五辅:“淫声諂耳,淫观諂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