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拨工(撥工)
(1).解放初 中国 农村的一种劳动互助形式。 康濯 《买牛记》:“他们地里活都不强,没拨工互相的时候,营生一当紧,娘俩就忙个稀糊烂。”
(2).分派工作。《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妇女走上了劳动战线》:“因为抹秧子比较累,妇女们都不愿意干,队长没办法拨工。”
《漢語大詞典》:白狗子
(1).小白狗。晋书·郭璞传:“后 冰 子 藴 为 广州 刺史,妾房内忽有一新生白狗子,莫知所由来。”
(2).解放前群众对国民党军队的憎称。 蓝田 《朱德的故事》:“有一回, 朱总司令 带了一连人,在 湖南 行军。天黑了,队伍便在一个地方宿营。那地方藏着白狗子的奸细。” 范自爱 《采药》:“我们听说能够采药给同志们治病,谁不高兴!说干就干,就像又接到出发打‘白狗子’的命令似的,大家磨拳擦掌,准备上山。”亦省作“ 白狗 ”。 萧三 《井冈山四大哨口·八面山》:“ 八面山 啊山坐山,哨口设在山上山,反动白狗来进攻,有命来哩没命还。” 李季 《沙梁上的战斗》诗:“班长命令快隐蔽,等白狗走过去再把路赶。谁知道白狗们早发现,从四面把他们包围中间。”
《漢語大詞典》:白公馆(白公館)
解放前国民党反动派监禁屠杀共产党人和进步人士的监狱之一。在 四川省 重庆市 歌乐山 麓。原为 四川 军阀 白驹 的别墅,故名。 罗广斌 等《圣洁的血花》:“ 渣滓洞 和 白公馆 就是‘政治犯’囚禁得最多的地方。” 罗广斌 《在烈火中得到永生》:“在这许多阴森森的集中营里,最大的要算 白公馆 和 渣滓洞 。”
《漢語大詞典》:包山租
解放前农村剥削形式之一。地主将占有的整个山地包租出去,承包者不论年成丰歉,都要按期交纳地租。
《漢語大詞典》:包乾制
1.我国在革命战争时期和解放初期实行的一种关于干部生活待遇的制度。每人每月除按一定标准供给伙食外,再发给若干实物或货币。
2.泛指对某一范围的工作负责到底,损益均由自己承担的办法。 吕光 王玉琨 《五公乡合作社的包工包产经验》:“该社继续采用了社向队实行牲口、农具包干制。”
《漢語大詞典》:包干制(包乾制)
(1).我国在革命战争时期和解放初期实行的一种关于干部生活待遇的制度。每人每月除按一定标准供给伙食外,再发给若干实物或货币。
(2).泛指对某一范围的工作负责到底,损益均由自己承担的办法。 吕光 王玉琨 《五公乡合作社的包工包产经验》:“该社继续采用了社向队实行牲口、农具包干制。”
《漢語大詞典》:曲诺(曲諾)
彝 语。含有“清白人”的意思。亦译作“曲洛”。解放前, 凉山 等地 彝族 奴隶制度下被统治者中的最高等级。人身隶属于 黑彝 奴隶主,不能随意迁出主子家支所控制的地区。占有一定数量的土地和其他生产、生活资料。解放后,经过民主改革,这一等级已被废除。
《國語辭典》:山西票号(山西票號)  拼音:shān xī piào hào
旧时一种类似银行的金融营业。总号设在京师,分号遍于各省市,所发汇票随处皆可汇付。因其任职人员多为山西人,故称为「山西票号」。也称为「山西票庄」。
《漢語大詞典》:荐任官(薦任官)
辛亥革命后至解放前,第三等的文官,由各主管长官推荐给中央政府任命。如中央各部、局的科长、各省的县长。
《漢語大詞典》:精忠庙(精忠廟)
清 代 北京 戏曲艺人的团体。性质略似解放前的梨园公会。会首(或称庙首)数人,由 清 廷内务府加委,带有半官性质。名演员 高朗亭 、 程长庚 等曾先后担任会首多年。由于机构设在 精忠庙 内,因以庙名作为会名。
《漢語大詞典》:解放战争
被压迫的民族或阶级为了争取解放而进行的战争
从1945—1949中国的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
《國語辭典》:码子(碼子)  拼音:mǎ zi
1.银行的现款。如:「这笔码子数目不小。」
2.天平的砝码。如:「天平的码子都比较精细。」
《漢語大詞典》:两面干部(兩面幹部)
解放前在两面政权中工作的我方干部。 萧也牧 《秋葵》:“那时候,我爹还在,他是个两面干部。”原注:“明里支应敌人,实际上是我们的人。”参见“ 两面政权 ”。
《漢語大詞典》:两面政权(兩面政權)
指在抗日民主根据地和敌占区或国民党统治区之间的一些对敌我双方都取应付态度的基层政权。 周立波 《金戒指》:“靠近我们这边的八十里地是两面政权。接近 汾河 的那一段就很危险,敌人的碉堡象油鞋钉子一样,特务比狗还多。要加点小心。”
《漢語大詞典》:龙江剧(龍江劇)
戏曲剧种之一。流行于 黑龙江 。解放以后,在“二人转”、“拉场戏”、“皮影戏”的基础上吸收当地民间曲调发展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