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综合
诗话
词话
古籍检索
类书集成
查询
诗词
典故词汇
对仗词汇
词谱
曲谱
诗词地图
登录
韵典
平水韵
词林正韵
中原音韵
中华通韵
校注
律诗校验
词格校验
曲格校验
对联校验
自动笺注
课堂
律绝创作
填词入门
公开课
学习指南
其它
简繁转换
诗社
诗词书店
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处分类
按人物分类
检索结果:
全部
339
典故
4
词典
237
分类词汇
4
佛典
4
其它
90
共339,分23页显示
上一页
11
12
13
14
15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17
18
19
20
下一页
词典
(续上)
驰声走誉
十誉
声誉大振
声誉鹊起
声誉十倍
荣誉军人
商誉
跬誉
交口称誉
矫情干誉
假誉驰声
卖誉
谬采虚誉
面誉背非
面誉背毁
《漢語大詞典》:
驰声走誉(馳聲走譽)
名声传扬。 明
袁宏道
《钦叔阳秀才》
:“ 三代 而下,尽是此一种人,驰声走誉,比善人有恒,更觉完美。”
分類:
名声
声传
传扬
《骈字类编》:
十誉(十誉)
《
唐书·赵憬传
》见一毁下。
《漢語大詞典》:
声誉大振
声望、名誉大大提高。例如:一曲使他声誉大振,举国公认。
分類:
声望
名誉
大大
提高
《国语辞典》:
声誉鹊起(声誉鹊起)
拼音:
shēng yù què qǐ
声望突然崛起,如鹊惊飞。如:「他年纪轻轻,但治学有方,而今声誉鹊起,可谓少年得志。」
分类:
声望
突然
崛起
《漢語大詞典》:
声誉十倍(聲譽十倍)
同“ 声价十倍 ”。 唐
李白
《与韩荆州书》
:“岂不以有 周公 之风,躬吐握之事,使海内豪俊,奔走而归之,一登龙门,则声誉十倍。”
《國語辭典》:
荣誉军人(榮譽軍人)
拼音:
róng yù jūn rén
对因作战而受伤的军人的敬称。缩称为「荣军」。
分類:
残废
军人
尊称
《國語辭典》:
商誉(商譽)
拼音:
shāng yù
商人或商店行号的信誉。
分類:
商品
信誉
《國語辭典》:
跬誉(跬譽)
拼音:
kuǐ yù
一时的名誉。《庄子。骈拇》:「窜句游心于坚白同异之间,而敝跬誉无用之言,非乎?」
分類:
眼前
一时
声誉
《國語辭典》:
交口称誉(交口稱譽)
拼音:
jiāo kǒu chēng yù
众人齐声赞美。《元史。卷一七○。王利用传》:「利用幼颖悟,弱冠,与魏初同学,遂齐名。诸名公交口称誉之。」也作「交口称赞」。
分類:
称赞
《國語辭典》:
矫情干誉(矯情干譽)
拼音:
jiǎo qíng gān yù
掩饰真情,而希求名誉。《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四:「其馀凡贪官、污吏、富室、豪民,及矫情干誉、欺世盗名,种种之人,无不随业得报,一一不爽。」明。王世贞《鸣凤记》第二九出:「既不是惹祸招非,难道是矫情干誉。」
分類:
常情
美誉
《漢語大詞典》:
假誉驰声(假譽馳聲)
传播虚假的名声。
《旧唐书·薛登传》
:“比来举荐,多不以才,假誉驰声,互相推奬。”
分類:
传播
虚假
名声
《漢語大詞典》:
卖誉(賣譽)
谓以虚名炫耀于世。 胡朴安
《〈南社丛选〉自序》
:“然而意气用事之徒,亦得奋笔于其间,窃能文之号,卖誉于当时。”
分類:
虚名
炫耀
《漢語大詞典》:
谬采虚誉(謬采虚譽)
见“ 谬采虚声 ”。
《國語辭典》:
谬采虚声(謬採虛聲)
拼音:
miù cǎi xū shēng
错误地相信虚假的名声。《官场现形记》第五六回:「制台又谬采虚声,拿他当作了一员,先委了他几个好差使。」
分類:
错误
相信
虚假
名声
谦词
《漢語大詞典》:
面誉背非(面譽背非)
见“ 面誉背毁 ”。
《國語辭典》:
面誉背毁(面譽背毀)
拼音:
miàn yù bèi huǐ
当面称赞,背后毁谤。隋。王通《中说。卷下。关朗篇》:「面誉背毁,吾不忍也,群居纵言,未尝及人之短,常有不可犯之色,故小人远焉。」
分類:
当面
面称
称赞
背后
诽谤
《國語辭典》:
面誉背毁(面譽背毀)
拼音:
miàn yù bèi huǐ
当面称赞,背后毁谤。隋。王通《中说。卷下。关朗篇》:「面誉背毁,吾不忍也,群居纵言,未尝及人之短,常有不可犯之色,故小人远焉。」
分類:
当面
面称
称赞
背后
诽谤
《國語辭典》:
面誉(面譽)
拼音:
miàn yù
当面称誉他人。《后汉书。卷三○下。郎顗传》:「三公非臣之仇,臣非狂夫之作,所以发愤忘食,恳恳不已者,诚念朝廷欲致兴平,非不能面誉也。」
分類:
当面
面称
称誉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
粤ICP备17077571号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