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国际刑事警察组织(国际刑事警察组织)  拼音:guó jì xíng shì jǐng chá zǔ zhī
为促进国际间重大跨国犯罪案件侦查资讯流通,并有计画进行犯罪预防的国际性组织,总部设在法国里昂,目前共有一百九十个会员国。
《国语辞典》:台湾警察专科学校(台湾警察专科学校)  拼音:tái wān jǐng chá zhuān kē xué xiào
我国培育基层警察干部的学校,隶属内政部警政署。前身为台湾省警察学校,民国七十七年六月十五日升格。
《国语辞典》:警察广播电台(警察广播电台)  拼音:jǐng chá guǎng bò diàn tái
民国四十三年创立的广播电台,隶属当时的警政厅。自八十八年七月一日台湾省政府功能、业务与组织调整后,警察广播电台随之改隶内政部警政署。主要服务项目包括提供警政、交通资讯,提升民众法律知识。
《国语辞典》:中央警察大学(中央警察大学)  拼音:zhōng yāng jǐng chá dà xué
我国培育警政干部的最高学府,统一办理全国警官教育,并承接各政府机关如海岸巡防署、移民署、消防署委办之教育训练。民国二十五年成立于南京,先总统蒋中正为首任校长。四十三年在台湾复校,四十六年增办四年大学制本科教育。其后各系陆续创设研究所。原称为「中央警官学校」,八十四年改为「中央警察大学」。简称「警大」。
《国语辞典》:行政警察  拼音:xíng zhèng jǐng chá
负责服务民众、维持公共秩序及指挥交通等行政性质事项的一般警察。
《国语辞典》:铁路警察(铁路警察)  拼音:tiě lù jǐng chá
负责管理铁路沿线治安、秩序与铁路财产的专业警察。简称为「路警」。
《国语辞典》:镇暴警察(镇暴警察)  拼音:zhèn bào jǐng chá
保安警察处理暴乱事件时称之。平日接受特别训练,镇暴时配有特殊装备。
《国语辞典》:专业警察(专业警察)  拼音:zhuān yè jǐng chá
在正规警察业务范围以外,由于各种特殊行政而配备的警力。如以维护森林、工矿、铁路、公路及盐务等国营事业或特殊社会安全为目的的警察。
《国语辞典》:驻卫警察(驻卫警察)  拼音:zhù wèi jǐng chá
警察的一种。负责驻地机关首长厅舍、区域之警卫任务,维护首长及所属员工、各项设施安全。同时协助当地警察在不妨碍本身勤务原则下,共同维护地方治安。
《国语辞典》:制服警察  拼音:zhì fú jǐng chá
制服警察是相对于便服警察的通俗话。泛指依规定每天穿著警察制服出勤的警察。
《国语辞典》:义勇警察(义勇警察)  拼音:yì yǒng jǐng chá
警察机关为运用民力,加强地方警察力量维护治安,遴选义务志愿的地方民众,予以编组,并受当地警察机关指挥监督的民防组织。简称为「义警」。
《国语辞典》:保安警察  拼音:bǎo ān jǐng chá
防卫国家重要机关、外交使馆及办事处,机动协助地方治安事务的警察。简称为「保警」。
《国语辞典》:便衣警察  拼音:biàn yī jǐng chá
俗称不穿制服执勤的警察人员。如:「群众中,夹杂一些便衣警察执行采證工作。」
《国语辞典》:警察学(警察学)  拼音:jǐng chá xué
为研究警察的原理、原则及警察制度的利弊得失,以谋改进的社会综合科学。
《国语辞典》:警察权(警察权)  拼音:jǐng chá quán
警察机关依法所为的命令、禁止与强制等权力。国家制订特别法令,赋予警察必要时可对人民施以强制执行,以维持社会秩序,保障国家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