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便衣警察  拼音:biàn yī jǐng chá
俗称不穿制服执勤的警察人员。如:「群众中,夹杂一些便衣警察执行采證工作。」
《国语辞典》:警政署  拼音:jǐng zhèng shǔ
隶属于内政部,执行全国警察行政事务,指挥监督全国各地警察机关执行警察任务,并掌理全国性的一般警察、保安警察、外事警察、国境警察、刑事警察及各种专业警察业务。
《国语辞典》:警察学(警察学)  拼音:jǐng chá xué
为研究警察的原理、原则及警察制度的利弊得失,以谋改进的社会综合科学。
《国语辞典》:警察权(警察权)  拼音:jǐng chá quán
警察机关依法所为的命令、禁止与强制等权力。国家制订特别法令,赋予警察必要时可对人民施以强制执行,以维持社会秩序,保障国家安全。
《国语辞典》:刑警队(刑警队)  拼音:xíng jǐng duì
负责犯罪侦防工作的警察编制单位。在直辖市设有刑事警察大队,在县(市)设有刑事警察队,简称为「刑警队」。
《国语辞典》:巡逻箱(巡逻箱)  拼音:xún luó xiāng
管区警察单位设在住家或店铺门外的小箱子。里面装有卡片,警察或其他巡逻人员每次巡逻到此,皆须取出卡纸签名。
《国语辞典》:入山證  拼音:rù shān zhèng
警察机关核发的进入山地管制区许可證明。区分为山地经常管制区入山许可證及山地特定管制区入山许可證,即甲种管制及乙种管制。
《漢語大詞典》:干警(幹警)
公安、检察、司法部门的干部和警察。《人民日报》1981.8.5:“ 南充 地区受灾县的公安机关,组织了628名干警参加抗洪救灾。”《人民日报》1984.5.27:“但是目前检察机关人员不足,工作条件较差,检察队伍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同形势和任务的要求还有差距,极少数检察干警还有违法乱纪行为。”
《國語辭典》:岗警(崗警)  拼音:gǎng jǐng
在岗位上执行任务的警察。如:「他担任岗警的工作十分称职。」
分類:站岗警察
《國語辭典》:港警  拼音:gǎng jǐng
1.港务警察的简称,指负责海港安全的警察。如:「为防范走私,港警的工作异常繁重。」
2.香港警察的简称。如:「日前我刑事局与港警合作,破获自东南亚走私来台的大批枪械。」
《國語辭典》:保證金  拼音:bǎo zhèng jīn
1.供保證目的而存储的金钱,统称为「保證金」。如:「融资需储存一定比例的保證金,方能进行。」
2.为履行某项诺言,预先缴付相当数目的现金作为担保,该现金则称为「保證金」。如:「只要完成住宿契约上的内容,便会归还保證金。」
《漢語大詞典》:乘警
在旅客列车上维持治安的警察。《花城》1981年第6期:“她身后站着一个乘警。”
《漢語大詞典》:税警
税务警察。《诗刊》1977年第8期:“菜刀在手亮锃锃,砍翻吃人税警。”
分類:税务警察
《國語辭典》:三道头(三道頭)  拼音:sān dào tóu
旧时称上海租界的外国警长。因其臂章的标志有三道横,故称为「三道头」。
《漢語大詞典》:警绳(警繩)
警察用来捆绑罪犯的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