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猫溺(猫溺)  拼音:māo niào
酒的别称。含有讽刺的意味。《儿女英雄传》第三八回:「她喝两盅子猫溺,就是这么著。」
《国语辞典》:讽词(讽词)  拼音:fèng cí
讽刺的言词。如:「他的讽词刻薄,真叫人下不了台。」
分类:讽刺言词
《国语辞典》:仿讽(仿讽)  拼音:fǎng fèng
修辞法的一种,仿拟前人作品而意含讽刺。又分升格仿讽、降格仿讽两种。
《国语辞典》:霸王风月(霸王风月)  拼音:bà wáng fēng yuè
风月,赏玩清风明月的幽雅事情。「霸王风月」讽刺用粗暴的态度对待幽雅的事情。《镜花缘》第五回:「今主上催花,与众不同,纯用火攻,可谓『霸王风月』了。」
《国语辞典》:不稼不穑(不稼不穑)  拼音:bù jià bù sè
不参与农事操作,讽刺人无功而受禄。《诗经。魏风。伐檀》:「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
《国语辞典》:不拉屎的  拼音:bù lā shǐ de
讽刺不做事的人。如:「像他这样不拉屎的,不知还有多少?」
分类:讽刺做事
《国语辞典》:醉雷公  拼音:zuì léi gōng
(歇后语)胡劈。劈谐音「批」。讽刺喜欢胡乱批评事物的人。如:「一提起政治,他又在那儿醉雷公──胡劈了。」
《国语辞典》:带水带浆(带水带浆)  拼音:dài shuǐ dài jiāng
言语中夹杂隐含其他讽刺寓意。如:「有话请直说,不要这样带水带浆的。」《初刻拍案惊奇》卷二○:「那老子信了婆子的言语,带水带浆的羞辱毁骂了儿子几次。」
《国语辞典》:嘲讽漫骂(嘲讽漫骂)  拼音:cháo fèng màn mà
嘲笑讽刺,胡乱骂人。如:「他时常对人嘲讽漫骂,所以到处得罪人。」
《国语辞典》:痉挛派(痉挛派)  拼音:jìng luán pài
本为批评家卡尔莱尔评拜伦之词,后用以讽刺近代神经过敏的诗人。或读为ㄐㄧㄥˋ ㄌㄨㄢˊ ㄆㄞˋ jìng luán pài。
《国语辞典》:喜剧片(喜剧片)  拼音:xǐ jù piàn
以喜剧方式表现的影片。可分为讽刺喜剧片、抒情喜剧片和闹剧等。是电影史上最早出现的影片类型之一。
《国语辞典》:衣帽年  拼音:yī mào nián
讽刺只重衣装的世俗。指当世人心浇薄,一般事都只用衣帽的华丽与否来取人。
《漢語大詞典》:讽讪(諷訕)
讽刺毁谤。 明 沈德符 野获编·科场二·出题有他意:“此后諂风稍衰,而讽訕者渐出。”
分類:讽刺毁谤
《漢語大詞典》:讽怨(諷怨)
怨恨讽刺。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明诗:“ 春秋 观志,讽诵旧章,酬酢以为宾荣,吐纳而成身文。逮 楚国 讽怨,则《离骚》为刺; 秦皇 灭典,亦造仙诗。”
分類:怨恨讽刺
《國語辭典》:话中带刺(話中帶刺)  拼音:huà zhōng dài cì
言语中带有讽刺意味。如:「你有话尽管直说,不要话中带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