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噏訾
谓叽咕诋毁。 明 高攀龙 《大司徒修翁李先生七十序》:“今上赫然詔廷臣,谓奈何遗我寿耇,其亟用以毘朕。众口復噏訿不休者,则何以故?”
分類:叽咕诋毁
《國語辭典》:讪议(訕議)  拼音:shàn yì
毁谤批评。《三国演义》第九回:「不可令佞臣执笔于幼主左右,使吾等蒙其讪议也。」
分類:诋毁非议
《漢語大詞典》:痛毁
(1).竭力诋毁。 明 王守仁 《教条示龙场诸生·责善》:“责善朋友之道,然须忠告而善道之……若先暴白其过恶,痛毁极詆,使无所容,彼将发其愧耻愤恨之心。”
(2).彻底毁坏。明史·循吏传·丁积:“俗信巫鬼,为痛毁淫祠。”
《漢語大詞典》:訾讆
谓诋毁贤者而赞誉恶者。管子·形势:“訾讆之人,勿与任大。” 尹知章 注:“訾,毁贤;讆,誉恶也。如此之人,则乱大邦也。”
《漢語大詞典》:攒毁(攢毁)
群起而诋毁。 唐 李白 《上长安裴长史书》:“何图谤言忽生,众口攒毁。”
分類:群起诋毁
《漢語大詞典》:鄙訾
鄙视诋毁。新唐书·郑仁表传:“ 刘鄴 未仕,往謁 洎 ( 郑洎 ),而 仁表 ( 洎 子)等鄙訿其文。”
分類:鄙视诋毁
《漢語大詞典》:谗诋(讒詆)
诽谤诋毁。新唐书·赵憬传:“时 杜黄裳 遭奄人谗詆……势危甚, 憬 救护申解,皆得免。”
《漢語大詞典》:毁诬(毁誣)
诋毁诬陷。韩非子·孤愤:“人主之左右,行非 伯夷 也,求索不得,货赂不至,则精辩功息,而毁诬之言起矣。”
分類:诋毁诬陷
《漢語大詞典》:毁薄
(1).败坏浇薄。南史·孝义传论:“自浇风一起,人伦毁薄。”
(2).诋毁鄙薄。新唐书·孔述睿传:“高祖 德绍 ,事 竇建德 为中书侍郎,尝草檄毁薄 太宗 。”
(3).瘦弱。尉缭子·守权:“必鼓其豪杰英俊,坚甲利兵,劲弩强矢并於前,么么毁瘠者并於后,十万之兵,顿於城下。”
《國語辭典》:謷丑(謷醜)  拼音:áo chǒu
诋毁。《吕氏春秋。孟秋纪。怀宠》:「辟远圣制,謷丑先王,排訾旧典。」
分類:诋毁丑化
《漢語大詞典》:诃毁(訶毁)
责骂诋毁。南史·荀伯子传:“凡所奏劾,莫不深相訶毁,或延及祖禰,示其切直。”
《漢語大詞典》:风谤(風謗)
谓纷纷诋毁。《魏书·李彪传》:“然时有私於臣,云其威暴者,臣以直绳之官,人所忌疾,风谤之际,易生音謡,心不承信。”
分類:纷纷诋毁
《漢語大詞典》:诟毁(詬毁)
责骂、诋毁。 清 姚椿 《〈乔处士遗集〉序》:“后天子下詔谓人臣之义,各忠所事,毋庸过讳,於是向之詬毁丛集埋没而不显者,廼克湔洗。”
分類:责骂诋毁
《漢語大詞典》:诋贱(詆賤)
诋毁和鄙视。《南齐书·谢超宗传》:“风闻征北諮议参军 谢超宗 ,根性浮险,率情躁薄。仕近声权,务先諂狎。人裁疎黜,亟便詆贱。”
分類:诋毁鄙视
《漢語大詞典》:抵诃(抵訶)
诋毁呵斥。南史·文学传·吴迈远:“昔 刘季绪 才不逮於作者,而好抵訶人文章。”
分類:诋毁呵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