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匮盟(匱盟)  拼音:kuì méng
私下为盟。《左传。成公二年》:「卿不书匮盟也,于是乎畏晋而窃与楚盟,故曰匮盟。」
《國語辭典》:热诚(熱誠)  拼音:rè chéng
热心诚恳。如:「他满怀热诚,为大家服务。」
《漢語大詞典》:特诚(特誠)
专心诚意。《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五回:“这就是方才那个客送我们老中堂的贄见,特诚来烦兄弟代送的。” 鲁迅 《彷徨·肥皂》:“你是特诚买给孝女的,你咯支咯支的去洗去。我不配,我不要,我也不要沾孝女的光。”
分類:专心诚意
《漢語大詞典》:寡诚(寡誠)
缺乏诚意。 三国 魏 曹丕 《煌煌京洛行》:“多言寡诚,祗令事败。”
分類:缺乏诚意
《漢語大詞典》:表款
表达诚意,表示效忠。北齐书·恩倖传·高阿那肱:“时人皆云 肱 表欵 周武 ,必仰生致 齐主 ,故不速报兵至,使 后主 被擒。”
《漢語大詞典》:款约(款約)
(1).诚意约请。 宋 史达祖 《东风第一枝·立春》词:“寄声沽酒人家,款约嬉游伴侣。”
(2).犹盟约。《东周列国志》第二四回:“不用寸兵成款约,千秋伯业诵 齐侯 。”
《漢語大詞典》:旌信
表明诚意。 南朝 梁 刘孝标 《广绝交论》:“援青松以示心,指白水而旌信。”
《国语辞典》:鄙悃  拼音:bǐ kǔn
谦称自己的诚意。《三国演义》第三七回:「先此布达,再容斋戒薰沐,特拜尊颜,面倾鄙悃。」
《国语辞典》:没意儿(没意儿)  拼音:méi yì ér
没诚意。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三本。第一折》:「哎,你个馋穷酸来没意儿,卖弄你有家私。」
《漢語大詞典》:掬诚(掬誠)
捧出诚意。犹竭诚。 清 刘丽川 《致各国领事函》:“本帅谨掬诚相告:兹者 清 室覆亡在即,深望各国侨民既不接济本军,亦不援助胡 满 。” 孙中山 《〈孙大总统广州蒙难记〉序》:“予非有取于其溢词,仅冀掬诚与国人相见而已。”《新华日报》1942.7.14:“只要我们有一得之见,都愿掬诚提供,使推行无阻。”
《漢語大詞典》:款托
诚意结交。
分類:诚意结交
《国语辞典》:茅庐三顾(茅庐三顾)  拼音:máo lú sān gù
比喻敬贤礼士,诚意邀请。参见「三顾茅庐」条。元。无名氏《醉写赤壁赋》第一折:「不肯去兰省,一朝登北阙,便想这茅庐三顾到南阳。」
分类:诚意邀请
《国语辞典》:尽心竭诚(尽心竭诚)  拼音:jìn xīn jié chéng
竭尽心中的诚意。汉。张禹〈奏事〉:「以臣下各得尽心竭诚,而事公明。」唐。欧阳詹〈泉州刺史席公宴邑中赴举秀才于东湖亭序〉:「公斯宴则风移教行其间矣,真尽心竭诚奉主化民之宰也。」
《国语辞典》:格致诚正修齐(格致诚正修齐)  拼音:gé zhì chéng zhèng xiū qí
《礼记。大学》篇中所说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之为学修持的步骤与方法。
《国语辞典》:推诚待物(推诚待物)  拼音:tuī chéng dài wù
以诚意待人。《明史。卷一七九。邹智传》:「陛下岂不欲推诚待物哉?由其进身之初,多出私门,先有以致陛下之厌薄。」也作「推诚接物」。
分类:诚意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