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278,分19页显示  上一页  1  3  4  5  6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告求
乞请
望乞
乞告
告请
启求
启乞
请蕲
挽托
辞免
陈乞
奏请
乞身
请命
申请
《漢語大詞典》:告求
请求。二刻拍案惊奇卷二七:“羣盗大惊,一齐下马,跪在路旁,告求饶命。” 郭沫若 《后悔》:“﹝他﹞更不能不在店员面前告求一次恕饶。”
分類:告求请求
《國語辭典》:乞请(乞請)  拼音:qǐ qǐng
1.乞讨、乞求给与。《管子。山权数》:「而农夫敬事力作,故天毁、地凶旱、水泆,民无入于沟壑乞请者也。」
2.请求。元。关汉卿《裴度还带》第三折:「先生为何如此惊叹,必有其情,乞请知之。」
分類:乞讨请求
《漢語大詞典》:望乞
犹请求。《水浒传》第二七回:“有眼不识 泰山 ,不知怎的触犯了都头,可看小人薄面,望乞恕罪。”《水浒传》第四七回:“望乞大官人致书与 祝家庄 ,求救 时迁 性命,生死不敢有忘。”
分類:请求
《漢語大詞典》:乞告
请求;求讨。 宋 穆修 《上颖州刘侍郎书》:“乞告归养,以慰倚门悽悽之望。” 元 无名氏 《刘弘嫁婢》第三折:“在 玉帝 前展脚舒腰,叩头出血……乞告一子,见今十三岁,乃 刘奇童 是也。” 明 高明 《琵琶记·乞丐寻夫》:“藉手乞告些盘缠,早晚与他烧香化纸。”
分類:请求
《漢語大詞典》:告请(告請)
(1).申请;请求。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十九:“ 寄 乃告请好剑及咋蛇犬。至八月朝,便诣庙中坐。”
(2).请托。 宋 王应麟 困学纪闻·评文:“ 张文定 ( 张方平 ) 庆歷 中草两制。《荐举勅》云:‘盖举类之来旧矣。三代之盛王,其必由之。如闻外之议云:是且启私謁告请之弊也。予不以是待士大夫,何士大夫自待之浅耶?’”
(3).指拜谒等交际活动。《礼记·曲礼下》“问士之子,长,曰能典謁矣” 唐 孔颖达 疏:“謁,请也。士之子年数长,则言能主宾客告请之事。”
《漢語大詞典》:启求
犹请求。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终制:“ 承圣 末,已启求 扬都 ,欲营迁厝。”北史·独孤信传:“ 信 在 陇 右岁久,启求还朝, 周文 不许。”资治通鉴·后周世宗显德五年:“ 唐 江西 元帅 晋王 景遂 之赴 洪州 也,以时方用兵,启求大臣以自副。”
分類:请求
《國語辭典》:启乞(啟乞)  拼音:qǐ qǐ
请求、索取。《南史。卷五。齐废帝东昏侯本纪》:「富人悉诬为罪,田宅赀财,莫不启乞。」
《漢語大詞典》:请蕲(請蘄)
请求。蘄,通“ 祈 ”。列子·黄帝:“ 列子 师 老商氏 ,友 伯高子 ;进二子之道,乘风而归。 尹生 闻之,从 列子 居,数月不省舍。因间请蘄其术者,十反而十不告。”
分類:请求
《漢語大詞典》:挽托(挽託)
犹请求。《天雨花》第一回:“都要与他连姻眷,挽託亲朋来议亲。”
分類:请求
《漢語大詞典》:辞免(辭免)
请求辞官免职。 唐 韩愈 《张君墓志铭》:“不得已就官,数月大不适,即以病辞免。” 宋 曾巩 《代曾侍中辞转官札子》:“臣蒙恩转官,已曾面陈,及具札子辞免,恳诚虽切,志愿未谐,夙夜省循,不遑寧处。” 宋 司马光 《辞免馆伴札子》:“臣近为差舘伴北朝人使,曾进状辞免,今日蒙圣恩差中使宣諭,以人使将至,有合商量事节,令臣不得辞免。”
《漢語大詞典》:陈乞(陳乞)
陈述请求。 唐 刘禹锡 《代裴相公让官第一表》:“伏枕之初,已有陈乞,请罢真食,兼辞贵阶。” 明 沈德符 野获编·礼部一·大臣补荫之滥:“ 嘉靖 末年,朝政浊乱,任子妄行陈乞,苞苴一入,往往破例得之。” 清 管同 《与某君书》:“然公卿贵人,非致敬尽礼,则未尝往见。即见之,亦未尝妄有陈乞。”
分類:陈述请求
《國語辭典》:奏请(奏請)  拼音:zòu qǐng
古代臣子向君王上奏建议、请示。《汉书。卷三四。彭越传》:「吕后令其舍人告越复谋反。廷尉奏请,遂夷越宗族。」《三国演义》第九回:「卿不候奏请,辄入长安,意欲何为?」
《國語辭典》:乞身  拼音:qǐ shēn
旧时视任官为委身于国君,故称官员自请离职为「乞身」。《东观汉记。卷一一。张况传》:「时年八十,不任兵马,上疏乞身,诏许之。」也称为「乞骸」、「乞骸骨」。
《國語辭典》:请命(請命)  拼音:qǐng mìng
1.请求饶恕己命。《后汉书。卷十三。隗嚣传》:「夫以二子之贤,勒铭两国,犹削迹归愆,请命乞身。」
2.代人请求保全其性命。《书经。汤诰》:「以与尔有众请命。」《文明小史》第三八回:「兄弟是为百姓请命的意思,还望老同年大发慈悲。」
3.请示。《仪礼。聘礼》:「几筵既设,摈者出请命。」
4.旧时指请求朝廷任命官职。《新五代史。卷四十一。杂传。卢光稠传》:「求乃自立,请命于梁。」
《國語辭典》:申请(申請)  拼音:shēn qǐng
1.向上级说明理由或提出请求。《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九:「待我申请朝廷,讨个明降,免你死罪。」
2.人民对政府或下级对上级的请求事项。如:「他提出的调职申请,很快就得到上级的批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