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154,分77页显示  上一页  4  5  6  7  8  10  11  12  13 下一页
词典(续上)
调元手
改调
千年调
宫调
凄调
公调
越调
调匀
烹调
调梅
调息
调选
调转
调药
调风
《漢語大詞典》:调元手(調元手)
指执掌大政,治理国家的人。 宋 唐庚 《内前行》:“明日化为甘雨来,官家唤作调元手。” 元 柳贯 《河南北水后民往往告饥胡安常以工部主事为其省员外郎赋赠识别》诗:“外廷亦用调元手,化地何殊宰相功。”
《漢語大詞典》:改调(改調)
(1).改变音调。庄子·徐无鬼:“夫或改调一弦,於五音无当也,鼓之,二十五弦皆动,未始异於声而音之君已。” 唐 王建 《宫词》之八六:“玉簫改调筝移柱,催换红罗绣舞筵。” 宋 苏轼 《定惠院颙师为余竹下开啸轩》诗:“饮风蝉至洁,长吟不改调。”
(2).调任他职。《清会典事例·内务府·升除》:“其人不甚相宜,即於补授之后,原可酌量改调。”
分類:调任音调
《漢語大詞典》:千年调(千年調)
(1).长远之计。 元秦简夫《东堂老》第一折:“想着这半世勤劳,也枉做下千年调。”《醒世姻缘传》第九二回:“老狗!老私窠!我只道你做了千年调,永世用不着儿孙。”
(2).词牌名。双调,仄韵。 宋 辛弃疾 有《千年调》词二首。原名“相思会”,因 辛 词有“刚作千年调”句,故改名。
《國語辭典》:宫调(宮調)  拼音:gōng diào
旧乐曲调子的总称。唐、宋人燕乐及词,金、元人曲子,都有一定的宫调,所以都注明调名。小说中指曲子而言。
《韵府拾遗 啸韵》:凄调(凄调)
周密词肠断紫霞深知音远寂寂怨琴凄调
《漢語大詞典》:公调(公調)
官家赋税。晋书·夏侯湛传:“后选补太子舍人,转尚书郎,出为 野王 令。以卹隐为急,而缓於公调。政清务闲,优游多暇。”
分類:官家赋税
《国语辞典》:越调(越调)  拼音:yuè diào
1.词曲宫调,为七宫十二调之一。
2.流行于河南和湖北西北部、河北南部的剧种。唱腔由上下句组成,以四弦为主奏乐器,另有月琴、三弦、唢呐等,音乐风格质朴优美,乡土气息浓厚。
《國語辭典》:调匀(調勻)  拼音:tiáo yún
1.调和均匀。如:「每次看他走上六楼,都会先平静一下,调匀呼吸后才慢慢走进办公室。」
2.协调。《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六:「况且三家相形,便有许多不调匀处。假如要请一个客,做个东道。这家便嫌道:『何苦定要在我家请!』」
《國語辭典》:烹调(烹調)  拼音:pēng tiáo
1.烹煮调理。宋。陆游 种菜诗:「菜把青青閒药苗,豉香盐白自烹调。」《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七:「县宰惊问缘故,王教授道:『此味颇似亡妻所烹调,故此伤感。』」
2.烹制食物的事。如:「烹调是一门大学问。」
《漢語大詞典》:调梅(調梅)
谓用盐梅调味,使食物味美。喻指宰相执掌政柄,治理国家。梅,味酸,古代调味品。语本书·说命下:“若作和羹,尔惟盐梅。” 唐 李乂 《奉和幸望春宫送朔方军大总管张仁亶》:“上宰调梅寄,元戎 细柳 威。” 清 昭梿 啸亭杂录·本朝父子祖孙宰相:“ 王弇州 载 明 代门族之盛,按本朝父子调梅以济昇平之盛者,指不胜屈。”
《國語辭典》:调息(調息)  拼音:tiáo xí
1.调养休息。《西游记》第二回:「当日起来打混,暗暗维持,子前午后,自己调息。」《红楼梦》第一○回:「等待调息一夜,明日务必到府。」
2.调节呼吸。如:「打坐前必先有片刻的调息。」
《漢語大詞典》:调选(調選)
(1).选官调职。史记·袁盎晁错列传“调为 陇西 都尉” 裴駰 集解引 三国 魏 如淳 曰:“调选。” 唐 韩愈 《与汝州卢郎中论荐侯喜状》:“去年, 愈 从调选,本欲携持同行。” 宋 王谠 唐语林·补遗二:“有从子 申甫 自 江 淮 来调选,因告主吏曰:‘但得官便出城即可矣。’”《初刻拍案惊奇》卷四:“但彼是 餘干 县尉 王立 调选流落。”
(2).调动挑选。 明 郎瑛 七修续稿·义理·近日军:“守敌者非召募之土著百姓,则调选别省兵勇,故见戮於贼也。”柳琴戏《状元打更》第六场:“[ 王进 :]各路兵马听你号令,满朝文武任你调选。”
《國語辭典》:调转(調轉)  拼音:diào zhuǎn
1.回转。《水浒传》第四回:「智深等了一回,调转身来,看著右边金刚。」也作「掉转」。
2.调动转换职务。如:「经过多年等待,他终于如愿调转到离家较近的单位任职。」元。王恽〈题冀州马同知拜庆诗卷〉:「任官无调转,享寿到期颐。」元。杨维桢〈强氏母并引〉:「强可事母以孝闻,母年踰八袟,可方以乡校官调转湖州从事。」
《漢語大詞典》:调药(調藥)
调合药剂。《淮南子·泰族训》:“所以贵 扁鹊 者,非贵其随病而调药,贵其擪息脉血,知病之所从生也。”旧唐书·马周传:“ 太宗 躬为调药。”宋史·岳飞传:“卒有疾,躬为调药;诸将远戍,遣妻问劳其家。”
分類:调合药剂
《漢語大詞典》:调风(調風)
(1).条风。八风之一。 南朝 梁 慧皎 高僧传·译经中·佛驮跋陀罗:“舶主曰:‘客行惜日,调风难遇,不可停也。’”左传·隐公五年“夫舞所以节八音而行八风” 唐 孔颖达 疏:“易纬通卦验云:‘立春调风至。’”参见“ 条风 ”。
(2).整顿风俗。 唐 任希古 《和左仆射燕公春日端居述怀》:“调风振薄俗,清教叙彝伦。”
《國語辭典》:条风(條風)  拼音:tiáo fēng
本为立春时所吹的东北风,后多指春风。汉。无名氏〈古诗穆穆清风至〉诗:「青袍似春草,草长条风舒。」宋。周邦彦应天长。条风布暖〉词:「条风布暖,霏雾弄晴,池塘遍满春色。」也称为「融风」。